|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第二届国术国考评判员合影。资料图片 |
|

|
|
1933年,第二届国术国考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国的选手共计427名武术名家参加了比赛。最终,林经三以术科全胜、学科最优的佳绩,获得全国男子拳术甲等第一名,成为国考男子拳术文武状元。此次比赛也因林经三打败各路名家而引起轰动,从而名声大震,为山东国术馆赢得了荣誉。此时,林经三只有30岁。大会仪式后,参加大会的国民党政要蒋介石、汪精卫等与大会工作人员及全体选手一起合影。 警察找茬,空手独战13人 据林素朴回忆,林经三在国术馆授课期间,一天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碰到一位朋友,就在路边闲聊起来。这时,一辆警用卡车从此经过,莫名停车后,坐在卡车副驾驶位置的一名警察走过来,声称两人站的地方挡了警车的路,有妨碍公务的嫌疑。林经三与对方理论时,这名警察拿起手中的警棍就朝林经三头部抡过,林经三轻抬手臂将其放倒后,遭到卡车上其余12个警察的围攻。不一会儿,13人全部被放倒。 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厅长的李树春曾经跟林经三学习太极拳。得知此事后,他未等众人将事情的始末道出,即道:“此事惟有林经三能敌,除此无他人。”众警察因惧怕林经三,便向警察局局长告状。韩复榘听说了,找到林经三,详细询问情况后说:“你的功夫谁能抵挡?今后望注意,不要再滋事了。”此事在济南民间广为流传,林经三空手独战13名警察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省国术考试中韩复榘赠剑 始于1929年的山东省国术考试是以选拔国术人才,以备参加中央国术考试及各级运动比赛选手,借以比较观摩提高国术程度,并以“革除国术界向来妄自尊大之陋习”为宗旨。省考每年选出成绩优秀者12人,授武士称号,并注重选拔国考人选。在1930年的山东国术比赛中,林经三以优异成绩夺魁,荣获韩复榘颁发的刻有“山东省第一名,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赠”字样的剑一把(“文革”中丢失),和“国术精华,民族之光”八个烫金字的红色漆棍(“文革”中丢失)等奖品,并遴选为参加当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考的山东省选手,此时他只有27岁。 30岁成文武状元名声大振 第二届国术国考原定于1931年10月举行,因九一八事变而延期。第一届国术国考比赛属于“擂台形式”,有伤害及致命的危险,因此第二届国术国考与第一届截然不同,采取点到即止的方式。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第二届国术国考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国的选手共计427名(男418名,女9名)武术名家参加了比赛,其中山东参加比赛的有28人。当时参加大会的国民党政府要人有:蒋介石、汪精卫、林森、冯玉祥、李烈钧、蔡元培、戴传贤、于右任、孔祥熙、何应钦、孙科等,比第一届更为庄严隆重。 那届国考比术科,并考学科(党义、国术源流、国文);术科比赛分预试和正试两项,预试为单人表演拳、械,能试两项以上者为合格,预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正试。正试为两人比武,负者准许再重新编组参加复试,复试中胜者加入正试之胜组进行决赛,负者此时即被淘汰,决试为胜者与胜者比武。 术科比赛中,取中者以生数多寡分为甲乙丙三等,拳术、长兵、短兵、摔跤四项,其中一项胜六次着取中甲等,胜五次者取中乙等,胜四次者取中丙等。搏击一项,惟重量级人数最少,故胜两次者,即取中甲等,胜一次者取中乙等。其余各级别,则胜四次者取中甲等,胜三次者取中乙等,胜两次者取中丙等。各等名次均按学科分数之多寡评定,分多者名次列前。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林经三以术科全胜、学科最优(党义95分、国术源流100分、国文98分)的佳绩,在400余名选手中,获得全国男子拳术甲等第一名,成为第二届国考男子拳术文武状元。此次比赛也因林经三打败各路名家而引起轰动,从此名声大振,为山东国术馆赢得了荣誉。此时,林经三只有30岁。
◎相关链接 国术国考首日 队员高呼抗日 据在第二届国术国考比赛中代表河南参赛的郭力(原名郭增莲,已故)回忆,到了国术国考第一天,各省都打着各省的旗号,人人都穿上了“好衣服”。那一天阳光普照,她穿着一身老牛皮衣服与参考人员操正步围场地绕了一周,经过主席台时,队员们都已汗流浃背,可是也得向主席台上的蒋介石等人行注目礼,后按照各自的位置就坐。 在此期间,有一个欢迎队伍特别惹人注意,他们是东北流亡学生组成的队伍,当时东北遭日本侵略已沦陷,东北三省流亡到平津的学生自己组织了一个代表队,旗子上写着“东北流亡学生队”,每位队员穿着与参赛人员大不相同,一身黑绸子制式的衣服,其中两人还拿着两面非常小的小白旗。当这支队伍入座后,其中一名学生将大旗往学生队前面一放,这支队伍的白旗一举就演变成了“九一八”字样,随着字的出现,这支代表队高唱《九一八》这首抗日爱国歌曲,在场的年轻人都跟着唱起来。在场的所有参赛队员又一起唱了很多爱国歌曲。这时,有几个学生率先站了起来,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场所有人员立即跟着高喊,此时国术国考比赛俨然成了一个抗日动员大会。 郭力回忆,当时主持国术国考比赛的是冯玉祥手下的将军张之江。他是冯玉祥部队的高级军官,也有爱国思想,所以他也不制止大家。这时,台上坐的到底有没有蒋介石、汪精卫这些人,郭力也记不得了。只说当时场面十分悲痛壮观,直到大家尽兴了,才开始正式比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