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劳多得是市场经济一个基本伦理,所以能进球的运动员年薪几千万,演技高的大明星片酬也以百万千万计,同样的道理,动辄日赚数亿元的国企,其掌舵人高薪酬也是应该。然而,貌似合情合理的逻辑却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国企会赚钱不等于国企老总会赚钱,因为国企的赚钱之道并不是走的纯市场路子。 在全国两会3月9日的分组讨论中,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企老总薪酬并不高。他说,“我们这些国企老总,是把信念、把国家、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这么干。假如去民企,早就被抢光了。我退下来后多少人抢?市场经济中都有个价位,一个运动员年薪几千万,因为他进球啊;一个老总高薪,因为他会赚钱啊。” (3月11日《羊城晚报》) 多劳多得是市场经济一个基本伦理,所以能进球的运动员年薪几千万,演技高的大明星片酬也以百万千万计,同样的道理,动辄日赚数亿元的国企,其掌舵人高薪酬也是应该。然而,貌似合情合理的逻辑却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国企会赚钱不等于国企老总会赚钱,因为国企的赚钱之道并不是走的纯市场路子。 “市场竞争”这个词对民企来说意味着拼技术拼管理拼人才,是真正的战场厮杀,一不小心就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对国企来说“市场竞争”的风险却相对低不少,获利能力也稳定得多。一方面,国企尤其是央企一般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资源,往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或者几家共同把持,他们的产品你不用也得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企业又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国企也是企业,所以就有了提价的理由,譬如石化双雄,尽管日赚好几亿元但涨起价来毫不含糊。照这个架势来看,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差别只在于赚多赚少。更厉害的是,万一不小心赔了,不要紧,还可以向国家哭穷要补贴要减税,当真是爽。不否认大多数国企的老总很有经营才华,但毋庸讳言,真正让国企日赚斗金的不是掌舵者的才华,而是体制优势。 李荣融替国企老总喊冤,怎么看都有种护犊子的感觉,“我们这些国企老总,是把信念、把国家、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这么干”也让人不禁哑然失笑。真要这么高尚的话,老百姓也不用抱怨油价高了,天价吊灯、天价酒也就不会出来刺激人了,“造富神话”也不会是神话了,山西焦煤老总白培中也不会被劫匪抢出腐败问题……至于国企老总是否退休后人人争抢咱不得而知,但像李荣融那样的退休高官有民企邀请却大有可能,但路人皆知的是,民企此举绝不仅仅是冲着他们的才华,更多的是其掌握的丰厚人脉与体制资源。 中国的老百姓最是通情达理,民众质疑国企老总高薪酬实属被逼出来的。即使受惠于体制优势,你要高薪酬没有任何问题,但起码出售的产品价格低一些,给老百姓让一下利,别光想着赚钱。但现实总是让人无奈,油价高到离谱,银行收费多如牛毛,电信资费霸王条款,如此不一而足。当然,这也是国企老总会赚钱的办法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上,“改革”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词汇,“坚定推进改革”“路程不怕曲折”已成代表委员们的共识。实际上,改革开放30多年,容易改革的领域都已完成改革,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这也是诸多改革胎死腹中的根源。国企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从李荣融的话中可以发现,阻力非同小可,进程必定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