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短道速滑世锦赛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经历内讧风波之后迎来的第一项重磅赛事。在冬奥冠军王濛、周洋双双缺阵的情况下,李琰率领的中国队取得4金2银。如此表现说明,中国队已经初复元气,队“魂”还在。 去年夏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那次队内冲突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斗。王濛离队、王春露换岗自不必说,身为主教练的李琰也并非赢家。从表面上看,在队伍主导权的争夺中,李琰似乎获得了胜利。然而,李琰也暂时失去了手中的两大“王牌”。 事实证明,李琰绝非浪得虚名,而是一位实力不俗的职业教练。她的执教能力加上个人魅力,确保风波过后队伍的人心没有散,“魂”还在。尽管中国队在2011-2012赛季的世界杯比赛中战绩一般,但是在赛季末分量最重的世锦赛中,中国队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与赛场上取得的奖牌相比,更可贵的是李琰和队员之间在场外的和谐。她们的确应该感谢彼此,正是年轻队员的努力帮助李琰度过了信任危机,而范可新、刘秋宏、李坚柔也在李琰的帮助下证明自己有实力在王濛、周洋缺阵的情况下挑起中国队的大梁。 在本届世锦赛上的表现证明,如今的这支中国队并不是仅仅依靠王濛、周洋这样的明星队员,而是一支有一定积累和底蕴的队伍。与辛庆山主导的“四朵金花”时代的中国队相比,李琰时代的中国队新人冒尖的频率明显加快,队伍的流动性增强。挖掘所有人的潜能、按状态选拔人才、创造良性竞争的氛围,是李琰之所长。中国队的战绩没有因为王濛、周洋的缺阵轰然垮掉,也得益于此。 剩下的悬疑就是:王濛何时能够回归?内讧风波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全国冬运会和世锦赛王濛也未能参加。与2007年“炮轰”李琰事件后相对短暂的离队相比,这次王濛的反省应该算是够久了。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的道理,相信年轻气盛的王濛这回应该想明白了。其实,事到如今,阻挡这位“个性领袖”回归的实质性障碍已经几乎不存在,核心的问题是她自己的状态。 “濛主”已经快27岁,运动生涯的高峰期所剩无几。不过,年龄倒并不是最大的阻碍,关键是在长时间缺乏系统训练之后她是否能迅速恢复良好的竞技状态。现在的王濛,有点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时的杨扬。能否回归国家队?回归之后能否像以前那样成为队伍的领袖?这不仅取决于王濛自身的恢复程度,也取决于范可新、李坚柔这些新锐到底有多强。因此,王濛需要调整的不仅有状态,还有心态。 强大如王濛,运动寿命也是有限的。从王濛的角度说,如果她能够遇挫愈勇,以成熟的心态迎接挑战、重新融入队伍,那将是中国短道的幸事;从冬管中心的角度说,处罚队员并不是目的,治病救人、不浪费每一个人才是其应尽之责。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各方都有足够的胸怀和智慧,当初的内讧闹剧并非没有可能变成两年后索契冬奥会的喜剧。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