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中国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聚焦全国两会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母亲哭着闹着劝儿进国企,全白搭
华西村吴芳任副市长引关注
2012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哭着闹着劝儿进国企,全白搭
◎57岁的母亲:3年10次到渝,目的只有一个——劝儿子回河北老家◎27岁的儿子:多次逃离,想法只有一个——只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在小宾馆里,刘喜梅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别人的剩饭,最近几天她靠此度日。



  2009年,冉杰希(化名)从大学毕业后,曾经和睦的母子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母子间的“战争”持续了足足3年:为劝说儿子回河北老家的国企上班,母亲刘喜梅3年10次到渝,从最初的好言相劝,到后来,她打过、骂过,也闹过……3年来,27岁的冉杰希为躲避母亲,搬了3次家、女朋友没了、工作也辞了,如今他不愿再见母亲。

痛苦的母亲 18天打了100多个电话,儿子都不接
  重庆市两路口的开拓旅馆内,608号房,不足7平方米,住宿费每晚40元,刘喜梅已经住了18天。18天来,她依旧没有儿子的音讯,她打了100多个电话,这个158的号码要么关机、要么无人接听……
  2月23日,刘喜梅拎着一个黑色大皮箱,再次来到重庆,这是3年来,她第10次赶来重庆。和前几次一样,刘喜梅从千里之外的河北赶来重庆,目的只有一个:把儿子带回河北老家,进国企,“他不回去,我就不走!”
  “我跟儿子之间究竟是怎么了?”18天来,刘喜梅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刘喜梅是河北高碑店人,二儿子冉杰希1985年出生,母子原本很贴心。
  “老二打小成绩就好,18岁那年,他考上了重点大学,来了重庆。”刘喜梅说,冉杰希读大学时,大哥冉杰勤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父亲所在的国企上班。
  刘喜梅说,进国企,端铁饭碗,是她和丈夫对3个儿女的期望。但让她始料不及的是,这竟成了引发她和二儿子矛盾的导火索,“如今已不可调和”。

执着的儿子 两次放弃,他只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2009年,冉杰希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了。就在这一年,冉杰希开始反对父母的就业观念。
  当时,冉杰希留在了重庆。不久后,丈夫带来好消息。“他爸托了老领导,让他去中铁二十二局五公司报到,这个单位也在重庆。”刘喜梅说,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她难以接受,“他拿着档案去了公司,面试也过了,但一听说要先到偏远地区锻炼,居然就走了。”
  到了2010年9月份,儿子进国企的机会又来了。“当时我和他爸厚着脸皮找到单位,到处求情,单位最后同意接收他。我们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但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刘喜梅说,“没办法,我和他爸只有来重庆,把他找回去。”后来,儿子答应国庆后回去。但就在这番折腾后,刘喜梅也明显感觉到,儿子不再愿意和她说话。而且最终他还是又跑了。
  18天来,他坚持不再接听母亲的电话。他说,这对他也是煎熬,选择躲避,是因为受够了这3年来的争吵。他说,“我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可母亲为何就是不肯放手?”

矛盾再升级 逼儿回家,她卖了儿子的电脑和衣被
  刘喜梅说,儿子这一次放弃进国企的机会,让她无法容忍,去年年初她第三次来重庆。
  “我不死心,父母给你安排得好好的,你为啥就是不听呢?”刘喜梅说,这次来重庆,她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把儿子带回河北。但这次见面,母子俩的争吵开始升级——砸东西,找邻居评理……刘喜梅还去了儿子的单位,找到领导。几番交涉无果后,刘喜梅和儿子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
  接下来,刘喜梅来重庆的频率更勤了,平均一两个月就往重庆跑一次,每次态度都很明确:带儿子回河北。“去年我来重庆6次,有时候他爸也跟着一起来,每次见面都争吵。”
  母子俩变得水火不容,见面就吵,总是不欢而散。“那次,我实在没办法了,就卖了他在重庆的电脑、衣服和被子,逼他回家。”
  20多天后,儿子回家了,还在国庆节参加了堂哥的婚礼,但这次回家也让全家的矛盾继续升级。刘喜梅说,二儿子这次回来,自然成了全家人劝说的对象,“结果他和大哥吵了起来,后来两兄弟还打了架。”
  这一次,是刘喜梅3年来第10次来重庆找儿子。10多天过去了,她始终没能见到儿子。          据《重庆晨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