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聚焦全国两会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村里天天给俺发热馒头
闲置硬壳纸别丢弃,请捐给盲童
2012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里天天给俺发热馒头
◎青州史家店村投资五万余元钱,在村委建起爱心馒头房 ◎向村里老人孩子免费发放热馒头,帮他们解决吃饭难题
  两位老人到爱心馒头房领取了免费馒头。



  3月13日中午,青州市王府街道史家店村爱心馒头房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向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免费发放馒头。据悉,为了能让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60岁以上的党员及18岁以下未成年人天天能吃上免费热馒头,去年12月1日,村里投资5万余元建起了设施齐全、干净卫生的爱心馒头房,每天免费向村里的老人发放两个馒头,向未成年人发放一个馒头,此举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老人孩子可免费领馒头
  3月13日中午,记者来到青州市王府街道史家店村,在该村爱心馒头房外看到,十几位老人正拿着饭票排队等候领取馒头,3名穿着工作服的女性工作人员从蒸笼里拿出热气腾腾的馒头递给老人们,老人们高兴得一直咧嘴笑。“凭一张饭票可以领到两个大馒头,而且还是免费的,够我中午一顿吃的了,活了这么大岁数,这么好的事还是头一回遇到。”62岁的村民吕存爱表示,以前的时候买馒头都要自己掏钱,自从村里建起了爱心馒头房以后,他每天都能吃到免费馒头。
  村民刘本英今年78岁了,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只有老两口在家,人上了岁数,白天还要下地干活,做饭很不方便。“我现在年纪大了还得下地干活,以前的时候回到家里还要给老伴做饭,有时太累了,我们老两口就吃点凉饭凑合一下。”刘本英告诉记者,爱心馒头房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难题,村里每月发给他们60张馒头票,每天用两张,可以领到4个馒头,足够两人吃的。
  “你看领回家的馒头还是热的,比俺自己蒸的还要好吃。”刘本英笑着说,免费领取的馒头嚼起来特别筋道,在城里两个要卖一元,他们可以免费领到很知足。
让老人在村里幸福留守
  记者在爱心馒头房里看到,里面打扫得窗明几净,地上更是一尘不染,生产馒头的器械一应俱全,所用物品全都摆放得整整齐齐。3名女性工作人员全是本村村民,村里每月发给每人900元钱工资。“我们蒸的馒头没有任何添加剂,非常干净卫生,尽管放心吃。”工作人员吕玉琴告诉记者。
  “我们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留守老人比较多,考虑到老年人年龄偏大,日常生活极不方便,加之近年来,村里建起了土地合作社,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所以村里投资5万余元钱,购置了各种生产馒头的设备,在村委建起了爱心馒头房。”  史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史云建告诉记者,村里每天免费向70岁以上的村民、60岁以上的党员发放2个馒头,免费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发放1个馒头,目前免费领取馒头的老人有40人、未成年人有100多人,这样一来,爱心馒头房每天要送出200多个馒头。
馒头房会一直开下去
  据了解,史家店村是个典型的小山村,村里共有110户,390人。村里除向老人和孩子免费发放爱心馒头外,还向70岁以上的村民、60岁以上的党员每年发放300元生活补助,向村里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每人发放奖励1000元,每年每户免费发放2罐液化气,村民喝自来水全部免费。
  “这个馒头房我们会一直开下去,而且会保质保量地把馒头做好,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真正得到实惠。”史云建向记者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