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民警清点在郝某地下“加工车间”查获的枪支零件。 |
|

|
|
◎犯罪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份,360余人落网 ◎通过网络联系,枪支零部件分头卖,买主自行组装 坊子区一农民郝某私自造枪并在网上贩卖,经人举报后,我市公安机关由此侦破了这起2011年公安部督办的特大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案件——“4·8”专案。原来,郝某只是冰山一角,除了他,还有大批全国各地的犯罪分子私自将枪支半成品或零件,通过网络非法销售给买家,再由买家自行组装成整枪。此案涉及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0余个县市区,经过10个月的奋战,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涉案人员360余人,查实涉枪案件720余起。该案覆盖面之广、涉案人员和案件起数之多、犯罪手段之诡秘、社会危害之严重,居全国年内同类案件之首。3月12日,记者针对此案进行了采访,在被我市公安机关抓获的1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7人已被判刑,其中3人实刑,4人缓刑,3人为潍坊籍。目前,3名被判实刑人员已被投放至监狱服刑,其余涉案人员也已由全国各地公检法部门依法作出了处理。 农民造枪 一年制售气枪管二百余支 今年29岁的郝某家住坊子区坊城街道,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就很小聪明,手也很巧。初中毕业后,郝某在一家饭店干起了厨师,但不久后由于嫌工作赚钱少,他心生厌烦,辞职不干了。 2009年的一天,郝某闲着没事上网浏览网页时,偶然发现有贩卖气枪的小广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马上联系到对方,购买了一支气枪。枪寄到后,由于贪玩,郝某把枪给拆了,还不慎丢失了一个小零件。郝某十分懊悔,便重新上网浏览,想搜索枪支零件买回来组装。 通过查找郝某发现,竟然在不少网页上都有人发布“做枪管”的信息,买家可以直接从网上购买。郝某十分惊喜,他觉得“做枪管”肯定能挣钱,于是自己也琢磨起如何制造枪管。自此,他便天天在网上的相关论坛和QQ群里自学起制作枪支的方法。 待时机成熟后,郝某开始到处寻找哪里能买到用来制作枪管的钢管。很快,他辗转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一家钢铁公司和山东省聊城市的一家钢管城,购买了400多根无缝钢管,并在邻村租了住房,自己设立了两个地下生产窝点。依托从网上弄到的气枪枪管制造工艺图纸,他自行用钳工工具,成功将购买来的无缝钢管制造成了带膛线的气枪枪管。 学会制造枪管后,郝某很快在网上,以“小李广花容”、“王者归来”等网名发帖,销售枪管。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喜好枪支的网友看到后,也纷纷响应,从郝某处购买枪支。从2010年9月份开始,短短一年时间,郝某非法销售枪管200余支,非法获利20余万元。 买主举报 匿名信寄到山东省公安厅 转眼到了2010年12月8日,自以为将非法销售枪支半成品和零件之事做得天衣无缝的郝某,没想到被人匿名举报了。 这一天,山东省公安厅接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省的匿名举报信。信中称,家住潍坊市坊子区的郝某、徐某夫妇,自行造枪在网上贩卖。该举报人还称,因为平时爱好打鸟,自己就从网上买了一支气枪打鸟玩,结果被当地公安机关查获了,他也因此被处罚。左思右想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懊悔之中写了这封匿名举报信。 该案很快被交至坊子公安分局侦办,此时郝某依然沉浸在非法销售枪支赚钱的兴奋中。坊子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立即投入战斗,秘密摸排郝某、徐某的住处,围绕二人及其社会关系展开调查。经过大量的工作,民警初步侦查到,郝某二人制造枪支,是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的。 民警马不停蹄地对潍坊市十余家物流、快递公司展开了调查,发现郝某与快递公司签署了“代收货款,货到付款”的协议,民警从中顺利调取了郝某与徐某邮寄货物及取货时的记录情况。通过调查,郝某二人在潍坊某物流公司竟有120多笔物品寄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这条线索为侦查提供了便利条件。 鉴于案件涉及面广,坊子公安分局及时将案情汇报给潍坊市公安局。经研究,成立了由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坊子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组成的专案组。根据案件分工,以负责“打黑”和“涉枪案件”的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为主侦办。 寻找赃物 奔波五地抓获五名买枪者 经过大量的侦查,专案组民警发现除了郝某、徐某夫妇,郝某的父母、岳父母也参与了造枪的犯罪活动。同时,民警也初步调查到,在网上从郝某夫妇手中买枪的省内涉案嫌疑人一共有5人。民警想到这些买枪的人手里肯定还有枪,为了寻找赃物搜集可靠有效的犯罪证据,专案组决定首先对这5人展开调查,然后再对郝某等人实施抓捕。 根据从物流公司调查的情况,专案组民警首先赶赴寿光,寻找涉嫌买枪的张某所开的门头。在一条南北走向乡间道路的西侧,张某的电焊门头出现在民警眼前,6名便衣民警将车停在门头前下车,瞬间冲进屋内。一名衣着随意的男子正蹲在地上干活儿,民警问了一句“是张某吗”,男子一愣,随即回答了一声。确认身份后,民警立刻将他抓获。 但接下来的突击审讯却不太顺利,张某矢口否认自己曾从网上买过枪支。为了搜索证据,民警当场搜查了其门头,并很快从屋内的床底和柜子里,翻出了一把气枪和几盒铅弹,张某见事情败露,只好低下了头。 紧接着,专案组民警又赶赴淄博市临淄区、济宁市高新区、临沂市罗庄区、济南市市中区,依次将购买枪支的其余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共缴获气枪3支、仿“六·四”式气手枪1支,气枪铅弹2685发,枪管、枪主体、枪消音器等枪支零部件8件。 据这几人供述,这些零部件,均是他们从网上购得。由于平时喜欢打鸟,他们便通过上网搜索获得了买枪的途径,即加入一个QQ群,群成员均为买家及卖家,而郝某则是其中一个卖家。在网上进行交易时,为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买卖双方还“发明”了一套专业术语,比如把“买枪”称作“买狗”等等。等货到交易完以后,他们再将从各地寄来的枪支零件,自行组装成整支枪支使用,而枪的用途,也大多用于打鸟玩耍了,被他们打死的小鸟,多为斑鸠和麻雀,已经被食用。 收缴涉案枪支后,专案组及时对赃物进行了鉴定。经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枪的杀伤力已经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40倍以上,认定为枪支。
犯案手法翻新,由整枪改为买卖零部件 3月12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民警。据介绍,此案具有新型的作案特点,犯罪嫌疑人一改以往整枪买卖的传统犯罪方式,以买卖枪支零部件为主要手段,即购买人先购买零部件,后组装成整枪。由于生产制造、销售枪支零部件易于贮存、运输,不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只是单一的零部件,构不成整枪,打击处理非常难。 同时,涉案人员绝大多数是枪支爱好者,遍布全国各地,彼此之间互不相识,仅通过涉枪的QQ群等网络虚拟平台沟通,共同实施犯罪。如,“热血男儿”群,群主是“情人劫”,各群友不仅在群内交流各种枪支知识,而且制造枪支零部件的人通过群主或直接在群内发布销售信息。 “从表面上看,案件貌似普通网络购销行为,流通的只是一些零部件,不引人注意。然而,这些零部件一旦在民间广泛买卖,就会在‘地下’组装成具有较强杀伤力的作案武器,势必给犯罪分子采取暴力犯罪活动提供方便,严重危及社会安全。”办案民警介绍说。 案件冲击波 坊子制枪嫌犯落网牵出团伙 2011年1月8日,专案组民警从天津返回后,迅速对家住坊子区坊城街道的郝某展开抓捕。 民警赶到郝某家门口时,发现大门紧锁,这是一处普通的民房,经过现场调查走访得知,郝某正在奎文区一座大型商场内逛街购物,民警随即驾车来到商场。人流中,民警一眼便认出了郝某,扑上去将他按在了地上。 在郝某的带领下,民警顺利找到了其租来的一处民房,在那里当场查获了一批枪管半成品以及原材料。这间“地下作坊”是一间堆放杂物的不起眼的小屋,屋内到处布满污垢,有一张木头桌子,这就是郝某组装枪支的“加工车间”,桌子和地面上摆放着大量半成品的气枪枪管以及制枪工具。 经过清点,民警现场查获了半成品气枪枪管240多支,以及制造枪管用的螺旋戳、锤子、千斤顶、电钻、铁架子等工具一大宗。 通过接下来对郝某的数次审讯,民警发现该案覆盖面广,涉及一个极大的犯罪团伙,非法销售枪支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众多,虽然他们互相都不认识,但都有各自的网名,说起网名,彼此就会很熟悉。他们并不是售卖整支枪支,而是分别销售枪支的零部件,再由购买者自行组装。
顺藤摸瓜赶赴多地抓获下线 2011年1月份,根据郝某的供述和侦查获取的线索,专案组同时派出多个抓捕组,马不停蹄地赶赴广东河源、佛山、重庆和四川成都等地寻找郝某的下线,伺机实施抓捕。 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民警顺利抓获了从郝某处购买过枪支的“青鹰”陈某某,他26岁,是广东河源人,后又在佛山抓获了网名为“小凡”的吴某。 但是,在抓捕成都的“情人劫”时,民警遇到了困难。“情人劫”是33岁的王甲,自己开了一家五金店,他先是卖玩具枪,后来又从网上购买零件,卖起了自己组装的枪支。经过调查,他曾从郝某手中购买了几十根枪管,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将钱款汇至郝某的账号。将“情人劫”抓捕归案后,在其出租屋内,民警当场查获了大量仿真枪和“充气式气枪”枪管。经查,他曾与“青鹰”陈某联系,销售了郝某制造的枪管共计5支,同时,他还伙同王乙销售气枪套件,销售范围遍及全国。 而家住重庆的“龙十五”陈某,也是郝某的重要下线,事业有成的他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型化工企业。陈某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打枪。为了玩枪,他在家里,利用废弃的报纸当“靶子”,用枪打报纸练习。自从与郝某认识后,因为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他还当起了郝某的代理,帮郝某卖过许多枪管。每卖出一根枪管,陈某便从1200元钱的价格中获得两三百元的提成。而陈某所得的提成,他也让郝某以枪管抵账了。 专案组民警赶到重庆后,迅速摸清了陈某的住址,经过数天蹲守,民警在一天凌晨展开了行动。民警悄悄守候在陈某家门口,在陈某推开门想要出门的一瞬间,民警果断地扑上去,将他按在了地上。在陈某的家中,民警还搜出了一支完整的枪与一支已经组装好但尚未使用的枪。此外,还在其家中发现了枪支零件、子弹等一宗物品。 在将几名下线抓获归案后,民警对收缴的赃物进行了清点,一共缴获了6支气枪,气枪铅弹6400余发,铅弹半成品800余发,枪支零部件49件。案件取得了巨大突破。
公安部重点督办大规模清剿 通过对几名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和信息汇总,专案组民警了解到,此案涉案人员已经超过了300人,侦查范围急速扩大,案情涉及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0多个县市区。 据此,潍坊市公安局及时将情况汇报至省公安厅,之后又上报至公安部。公安部在听取了专案组民警的情况汇报之后,鉴于案件性质特殊,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将该案确定为2011年全国重点督办的“4·8”涉枪专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侦查工作。 2011年5月30日,公安部向全国29个省(区、市)公安厅(局)下发通知,全力核查潍坊“4·8”特大网络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 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迅速参加到行动中,在当地对网上买卖枪支涉案人员开始了全面清剿,一场大规模的行动随即展开了。 我市警方马不停蹄地行动。2011年7月8日,家住寿光,曾从网上购买枪、气枪零部件及铅弹,后自己组装整枪卖出的犯罪嫌疑人周某落网。 2011年7月29日,在上海警方配合下,民警又抓获了涉案人员林某。 2011年8月4日,在广东东莞,民警将网名叫“村支书”的气枪套件制造者抓获。经查,今年30岁的“村支书”姓迟,是青岛市即墨人,2010年4月至10月间,他曾依据制造图纸,制造气枪主座50余套,后全部在网上销售出去了。
案件告破全国360余人落网 专案组在公安部和省厅的指导下,根据审查郝某获取的情况并顺线调查,又梳理出涉及全国各地的涉案线索共计719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根据这些线索,会同专案组共同行动,又相继抓获了第二批、第三批涉案人员。直到2011年10月份,经过10个月的不懈努力,整个案件共抓获涉案人员360余人,在这些人当中,我市公安机关抓获了17人。 至此,2011年公安部督办特大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案件——部督“4·8”专案,全案成功侦结。案件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70余个县(市、区),查实涉枪案件720余起。该案覆盖面之广、涉案人员和案件起数之多、犯罪手段之诡秘、社会危害之严重,居全国年内同类案件之首。 2011年11月11日,奎文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一审判决被告陈某某犯非法买卖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 被告王甲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被告人王乙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被告人郝某犯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被告人周某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被告人林某犯非法买卖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被告人王丙犯非法买卖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据办案民警介绍,被判刑的7人中,有3人为潍坊籍,其中郝某是坊子区人,王乙是寿光人。一审宣判后,被判实刑的陈某、王甲、王乙3人向法院提起上诉,但经法院二审判决维持了原判。目前,其余涉案人员已由全国各地公检法部门依法作出了处理。 今年2月28日,陈某、王甲、王乙被押赴至潍北监狱服刑。 A6-A7版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贾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