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聋哑新娘李玲想找到爹妈 |
◎她与相恋12年的王新年昨成亲,50辆爱心婚车捧场 ◎寻亲未果无法登记,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承诺将相助 |
|
3月12日,本报A4版-A5版以《相恋12年,他却无法和聋哑女友登记》为题报道了31岁的市民王新年与29岁的聋哑女友李玲相恋12年,却因李玲没有户口而无法登记结婚的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记者在得知此事后,采访了两人并表示将尽力帮助他们。3月31日,为了满足李玲的愿望,没有登记的王新年和李玲举行了浪漫的结婚典礼,这场特殊的典礼得到了诸多爱心市民和社会团体的帮助。 现场 幸福婚礼感动全场人 3月31日上午8时30分许,记者在奎文区西虞天成小区,王新年和李玲的家中看到,床上铺着大红色床单,家里贴满了“囍”字,墙上也贴满了各种贴画,非常喜庆。 上午9时许,王新年在家中拜别父母,去接在影楼化妆的李玲。在影楼,李玲已穿上了洁白的婚纱,等待王新年。在影楼里,王新年为李玲递上玫瑰手捧花、戴上胸花、穿上红色的鞋子。随后,他将李玲抱到车上,迎亲车队出发。 上午11时40分许,两人的结婚典礼在吉祥大酒店正式开始。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12年坎坷的感情历程,让在场的参加婚礼的人感动不已。在李玲表达了想要找到父母、落户口的心声后,王新年为李玲戴上了戒指,并表示将继续好好地照顾李玲,李玲也用手语表示,自己愿跟王新年过一辈子,两人紧紧相拥。随后,两人一起倒香槟、倒许愿砂,典礼圆满完成。 在当日的婚礼上,还举行了李玲全国寻亲启动仪式。 愿望 婚后生一个健康宝宝 在婚礼现场一位懂手语的热心市民的帮助下,李玲告诉记者,她非常开心,因为她是聋哑人,因此婚礼的各个方面都由王新年张罗,她却帮不上什么忙。即使是这样,王新年还是将自己照顾得非常好,让她非常感动。与王新年结婚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而她又有了新的愿望,第一个愿望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第二个愿望,是王新年能够继续保护她、爱护她、比以前更爱她;第三个愿望是王新年能够学习更多的手语,两个人以后能够更好地沟通、生活。 “我今天很高兴。虽然我们没有登记,但是我们的爱情已经不需要一张结婚证来证明了。”王新年对记者说,举行了结婚典礼,圆了李玲的梦,他以后会对李玲更好,更爱她。他也会好好工作,让李玲过上更好的生活。另外,他会继续寻找李玲的父母,解决李玲的户口问题。同时,他也非常想要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公婆 盼望儿媳能落上户口 在结婚典礼上,王新年的父母很高兴,因为儿子终于娶媳妇了,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媳能够落上户口,让他们抱上孙子。 “儿子今天举行结婚典礼了,我很高兴。”王新年的妈妈王爱芹说,之前她不同意王新年和李玲在一起,因为她无法和李玲沟通。再就是李玲没有户口,不能登记结婚,将来生孩子也是一个问题,“后来,他们两个一直在一起,十多年的感情非常深厚。只要儿子乐意,我们当父母的也就同意了,只要他们幸福就好。” 王爱芹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儿子和儿媳举行了结婚典礼,但毕竟两个人没有登记,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婚姻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希望儿媳赶紧找到父母,落下户口,然后登记,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再要个孩子,这样我的心事也就了了。” ◎爱心 50辆大红婚车免费捧场,司机请假帮忙不喝喜酒 王新年与李玲当日的结婚典礼,得到了很多热心市民和社会团体的帮助,很多市民都是请假前去帮忙的。 王新年和李玲结婚典礼的迎亲车队共有50辆车,全部为红色汽车,这些车都是爱心市民义务提供的,不收一分钱。车主刘长城请了半天假来帮忙,他告诉记者,他在《潍坊晚报》上看到王新年和李玲的报道,觉得很感人,因此当他接到潍坊富源东南三菱4S店关于参加这个活动的通知时,他立刻报名参加了。“虽然没有报酬,还需要请假,但我觉得挺值。我很乐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同时也祝福他们。” 刘长城表示,除了他以外,还有10位车友参加了当日的活动,很多车友都是请假前去帮忙的。 红中华囍庆车队中共有40位队员义务参加了当日的迎亲车队,提供了40辆车,很多队员也是请假前来帮忙的。该车队总队长、潍坊市喜庆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春生告诉记者,王新年和李玲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了解情况后,非常想提供帮助。而当他通知了队员后,队员们也是积极参与,“我们一共来了40辆车,迎亲结束后,为了减轻王新年的负担,很多队员都回去了,并没有留下喝喜酒。只留下了几位分队队长,方便下午用车。” 记者了解到,两人的结婚典礼还得到了香奈儿舞团、8090婚礼会馆、寿光圆梦传媒、潍坊嘉伦广告公司等单位的义务帮助。 ◎寻亲 李玲提供更多亲朋的线索,中央电视台前来采访 在王新年和李玲举行婚礼之前,3月13日,记者曾与王新年和李玲一起来到潍坊聋哑学校,希望在该校老师的帮助下,从李玲那里获得更多线索,帮她找到她的家人。 该校教务处副主任曹永和教师潘新霞用手语以及书写等方式与李玲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潘新霞告诉记者,李玲说自己没上过学,但她的手语打得非常流利,让人感觉很意外,“她说她没上过学,我觉得不大可能,她的字写得也不错,我觉得她应该上过学。” 潘新霞告诉记者,李玲说,她的家在南方,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已经记不清了,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哥哥,但他们的名字也记不清了。2000年左右,听在火车站干活的父亲说火车跑得很快,她就拿着30元钱坐上了火车到了烟台,后又来到了潍坊,当时她16岁。随后,李玲又在纸上写下了“陈丽丽”、“陈福琴”、“李义乐”、“李义勋”等名字。李玲说,这些名字都是她同学或朋友,其中李义乐和李义勋是兄弟。 李玲说,她的姑姑家住得离火车站很近。她的爸爸和妈妈都抽烟,哥哥比她大两岁。 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记者也对王新年和李玲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说,他们看到了本报3月12日关于王新年和李玲的报道,对二人的事非常感动。他们就想采访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以及现在遇到的困难,然后尽可能地帮助两人解决困难。 文/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凯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