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吉翔及其身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清明时节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延安迎来八路军首架飞机
2012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安迎来八路军首架飞机
  扬州西郊机场旧址,周致和等人就是从这里驾机起义的。资料照片
  毛主席的亲笔电文。资料照片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纷纷给汪伪汉奸委以各种头衔维护治安,时任湖北省伪省长的叶蓬也在一夜之间当上了第七路先遣军总司令。叶蓬急于从南京飞回武汉,就选中了周致和送他。1945年8月19日,周致和驾驶建国号将叶蓬送到武汉。建国号装油多,续航时间长,正是远距离飞行的好飞机。周致和等人认为时机成熟,决定采取行动。由于人员分散,他们兵分两路,周致和与黄哲夫等六人从空中起义,吉翔和其他人从陆路跟上。经过6小时飞行,他们终于到达延安,建国号成为八路军接收的第一架飞机。
兵分两路,吉翔和家属从陆路直奔解放区
  1945年7月底的一天,在南京城内珠江饭店二楼的一间客房里,周致和,黄哲夫、吉翔、秦传家、白景丰、何健生齐聚在一起,召开秘密会议,心情激动地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驾机飞往延安。汪伪政府有建国号、淮海号与和平号三架九九式双发动运输机,停放在南京明故宫机场,由日本航空公司代管,这种飞机续航时间长,能直飞延安。他们商量用黄金收买日本飞行员,假称飞往西安做生意劫机。最后,他们商定了飞延安的航线,正副驾驶,起义地点。由于参加行动人员多,决定兵分两路行动,由周致和负责驾机,黄哲夫负责同中共方面联系和领航,并当副驾驶。吉翔、白景丰、何健生、陈静山和秦传家等组织地勤人员和起义人员家眷由陆路投奔解放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为了攫取胜利果实,纷纷给汪伪汉奸委以各种头衔维护治安,时任湖北省伪省长的叶蓬也在一夜之间当上了第七路先遣军总司令。叶蓬急于从南京飞回武汉,又要保密,就选中了周致和送他。
  8月19日,周致和驾驶建国号将叶蓬送到武汉,这是一架日本九九式双发动机运输机,装油多,续航时间长,正是远距离飞行的好飞机。周致和等人认为时机成熟,决定采取起义行动。黄哲夫用于飞的名字按周致和的要求,起草了“日内有飞机来延安,万勿误作敌机”的电报,请程明转发延安。
  被周致和争取的赵乃强懂日语,他在前一天到明故宫机场联系飞机,加油,办好手续。二人完成送叶蓬的任务后,当日即从武汉返航扬州。黄哲夫和何健生在扬州机场附近等他,而此时吉翔和白景丰在南京开会,三人当即决定:黄、周空中先走,何健生会同吉翔、白景丰从陆路立即跟上。
  当日傍晚,周致和与何健生约伪空军副总队长彭鹏到茶座消遣,说要到上海做一笔大买卖,拜托彭鹏给飞机加个油,还递过两条各用二两黄金铸的“小金鱼”,见钱眼开的彭鹏满口答应了这一要求。
  当晚10点左右,他们又在扬州新胜街绿扬旅社进一步研究了从扬州飞至延安的航线图,为起飞作了最后的准备。何健生特别叮嘱周致和注意避开航线走廊中的日军防空设施。
驾驶建国号沿洛河北飞,六小时到达延安
  8月20日上午8时,建国号启动了,周致和掏出左轮手枪对着柳树林上空打了三枪。当飞机滑行到起飞线时,隐伏在草丛中的黄哲夫猛跑过来,飞身攀上了机舱。
  就这样,黄哲夫、周致和、赵乃强、管序东、黄文星、沈时槐等6人驾驶建国号从扬州机场腾空而起,向西北方向飞去。
  飞机越过黄河,浮云散尽,晴空万里。没有导航,机组人员全靠罗盘和航空地图,参照预先绘制的地形、地标图航行。飞机飞临山西与陕西接壤的风陵渡,洛河水的波光在西北方闪烁。黄哲夫看看机翼下的洛河,果断地说:“沿洛河北飞,飞过洛川,就是延安,宝塔山就是我们的目标。”果然,片刻之间,他们看到了延河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巍峨的宝塔山就在前方。
  当天下午两时许,经过紧张、焦心的6个小时的飞行,他们终于到达延安。
  正在延安机场捡萝卜缨的勤务股股长油江看到了飞机,他扔掉手里的萝卜缨子,和参谋石蕴玉快步走向飞机。
  他听到飞机上的人对着他们大声喊:“我们是飞来投奔光明的!事前和新四军联系过,昨天晚上还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打了电报!”
  听了这番话语,油江知道,自己迎接到了汪伪空军飞行员周致和、黄哲夫等起义人员。
  这时,美军观察小组正在延安进行考察。让美国人疑惑的是,八路军并没有将这架日式飞机打下来,而是让飞机降落在了延安机场。美军观察组的一辆吉普车疾驰到机场,车上的女翻译问这架飞机是怎么回事,油江说是从前方回来执行任务的。美军军官听了女翻译的转述,将信将疑地耸耸肩。事后,他们才知道,那是起义的汪伪建国号飞机。

按起义日期改为820号 毛泽东重庆谈判乘该机
  这次起义开创了驾机起义的先河,在汪伪空军和国民党空军的营垒中引起了冲击波巨大的“地震”,他们后来都加入人民空军的开拓者行列。
  据了解,起义当天,毛主席还亲笔拟写电文。其中一份写道:
  “华中局:(一)飞机一架从扬州起飞今午飞抵延安;(二)延安机场可容二十架飞机。此外,太行之辽县城西及五台之灵邱城东二十公里各有一可用之机场。”
  8月21日,延安航空研究小组的常乾坤、王弼来看望了起义机组人员。晚上,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在王家坪设宴欢迎他们,同席的还有罗瑞卿、杨尚昆、胡耀邦等。此时,已把名字改为蔡云翔(周致和)、于飞(黄哲夫)、张华(赵乃强)、顾青(管序东)、田杰(黄文星)、陈明秋(沈时槐)的起义机组人员,都换上了八路军的土布军装。
  朱总司令热情洋溢地代表党中央和总部欢迎他们起义来延安,肯定了他们的抉择。他还详细地询问了起义经过,对他们说,八路军要建立自己的空军,但是人才太少了,你们来得正好。叶剑英参谋长说,毛主席知道你们到了延安,很高兴,头一天晚上接到电报,没想到你们第二天就到了。
  建国号飞机按起义日期改为820号飞机,刚到延安就引起了轰动。这是八路军接收的第一架飞机,隶属于八路军总司令部。
  8月底,延安召开军民庆祝抗战胜利大会,820号贴着狭隘的山谷来回低飞,在会场上空绕场一周,作超低空飞行撒传单。传单如花瓣一样从空中撒向会场,人们挥舞着双手大声呼喊,会场一片欢腾。这是起义飞机到解放区的首次精彩亮相。
  “八路军有飞机了!”“我们自己有飞机了!”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延河两岸。住在黄河边上的老乡,带着干粮,长途跋涉来看“自己的飞机”。
  8月28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乘坐的就是这架飞机。登机前,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机场接见了起义机组人员。
  在黄哲夫等人飞抵延安后,《解放日报》记者曾对机组人员进行了采访,但是我党考虑到他们的家庭和陆路起义人员的安全,新华社取消了公开报道的计划。由于这一原因,作为投奔革命的第一架飞机起义的详细情况,一直鲜为人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