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工人员正在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将人行横道刷成红白相间颜色。 |
|

|
|
◎“两街一路两站”周边学校前人行横道均将如此改造 ◎部分学校前将设学生专用通道,交通设施不断创新 本报3月29日A3版曾以《彩色斑马线开始“大扩军”》为题,报道了交警部门将在市区胜利街、东风街、北海路、汽车站及火车站(简称“两街一路两站”)等主要道路设置彩色斑马线,商业区画黄白斑马线,学校前画红白相间斑马线。4月1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在位于东风东街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门前发现,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将这里的人行横道换成了红白色,市区学校前的第一条完整的红白斑马线惊艳亮相。红白相间斑马线的色差对比更加强烈,色彩更加鲜艳,对过往驾驶员的警示作用也更明显。下一步,我市“两街一路两站”周边学校前人行横道将全部设置为红白相间,用对比强烈的色差来提醒过往的驾驶员朋友提前减速,保障学生过马路的安全。
现场 信院大门前面,人行横道“红袍加身” 近日,城区胜利街、东风街等主要路段上的人行横道施画黄白相间的斑马线正在紧张施工中。4月1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东风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处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该学校门前的人行横道上,几个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为这里的人行横道“换彩装”。 记者走近发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门前马路护栏南侧的过街人行横道已经画上了红色标线,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不一会儿,红白相间的人行横道雏形初现。马路护栏南侧的人行横道由原来的纯白色斑马线变成了红白相间色,整条人行横道的色差对比非常明显,色彩鲜艳夺目,从远处望去如一条红地毯铺设在地面上,格外清晰醒目。 “这是市区第一条红白相间的斑马线,下一步,我们将对南胡小学、胜利东小学、潍坊职业学院等我市‘两街一路两站’周边学校前的人行横道全部进行改造,将这些学校前的人行横道全部设置为红白相间色。”在现场负责施工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据悉,在此之前,位于胜利东街与东方路东侧的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曾被作为试点学校,在学校门前设置了蓝白相间色过街人行横道,通过试点发现,相对蓝白色斑马线,红白色更加醒目,所以,交警部门决定将红白色斑马线施画在学校周边,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门前的蓝白色过街人行横道也将被换成警示效果更强的红白相间色的斑马线。 师生 视觉冲击力强,走在上面更有安全感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部分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他们都表示,红白相间斑马线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在过马路时心里很有安全感。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刚刚还没出校门时就看见了学校门前的人行横道变了颜色,非常明显。“没想到我们学校门前的人行横道被换成了红色,从远处看就像一条红毯铺在地上一样,真漂亮,我感觉走在这上面能更安全吧。”王老师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地方的人行横道是黄白相间,而我们学校门前的人行横道变成了红白相间,但不得不说,我们学校的这条斑马线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非常扎眼,非常明显。”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9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小孙告诉记者。 “人行横道变成红色,我感觉能提醒司机更加注意减速慢行吧,毕竟红白相间的颜色太明显了,走在上面无形中心里感觉安全了不少。”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9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小秦说。
交警 色差对比强烈,提醒过往驾驶员减速 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了解到,加强学校周边道路过街人行横道标线设置及警示效果,是交警部门推出的又一项道路交通管理新举措。我市将首先从加强“两街一路两站”周边学校道路过街人行横道标线设置开始,将“两街一路两站”周边学校人行横道全部设置为红白相间色,用对比强烈的色差提醒过往的驾驶员朋友提前减速,保障学生过马路的安全。如果效果明显,以后或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 “‘两街一路两站’沿线学校比较多,学生过街时间集中,人员多,为了保证学生横过马路的交通安全,我们将着手把‘两街一路两站’沿线学校周边的过街人行横道进行改造,全部换成红白相间的斑马线,同时将在部分学校门前设置彩色学生专用通道。”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大队长傅国庆说,“把学校附近的过街人行横道设成红白相间,利用强烈的色差对比使人行横道显得更加清晰醒目,提醒驾驶员前方有学校注意提前减速慢行,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出行安全。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提高整个社会对学生交通安全的关注。”傅国庆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以后市区还将推出更多彩色标线,不同地点用不同颜色,让司机很远就能通过颜色得知周围有哪些大型场所,不用单靠路边的标示牌来辨别,既方便醒目又能提高驾驶人的文明让行意识。 优化 城区七处路口,将先行推广可变车道 4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在会议室里记者看到,在大队长傅国庆的带领下,大队相关负责人都在讨论研究“市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道路交通设施将有多处改变。 据了解,我市城区主次干道道路里程约240公里,已安装设置交通信号灯162处,交通标志5300余面,交通标线约42万平方米,交通护栏约68公里。近年来,随着市区车辆增多,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口交通高峰时段拥堵的矛盾开始凸显,随着城市发展,交通设施还有待于统一规划完善。 2月下旬,我市交警部门在市区东风东街与新华路口试点可变车道,投入使用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较好地缓解了高峰时期的交通拥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交警部门计划将可变车道推广应用。经过对市区道路及路口实际调研,城区约有20余处路口交通流量高峰期不同程度存在交通拥堵现象,且具备设置可变车道的条件。“我们经过对市区道路的调研,建议在市区东风东街与新华路、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东风西街与月河路等7处路口先行推行可变车道,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且不需对路口主要设施进行改造。”设施大队大队长傅国庆说,“近期,我们还在深入研讨优化城市交通的一系列措施,通过改进城市道路交通标线设置、增设新型交通标志、优化交通信号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市区道路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市民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相关链接 创意斑马线流行 国内外纷纷尝试 其实,彩色地面标识、标线早已在国内外道路标线设置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地面标识、标线附着牢固、清晰醒目,警示效果明显。除此之外,很多城市的斑马线创意新颖,形式多样。 据了解,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的步行城市中,“特色斑马线”作为一项城市文化备受重视,有专门的部门去设计和保护,如将冰雪节的吉祥物、城市的卡通形象等融入在斑马线中,既给街路带来鲜明的色彩,也凸显了城市的个性。 早在2008年12月,浙江台州在国内首次为斑马线粘上蓝、白、黄三色彩条,使之呈现独特的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各地对斑马线进行“美化”的新闻就不绝于耳。 2009年2月,成都街道上出现一条爱情斑马线,专为新人们打造,斑马线为大红底色,上面印出两颗红心及“I LOVE YOU”的英文字样,形成一条城市红地毯。据了解,这条红色斑马线在全国属首创。 2009年6月,一条富有创意的音乐斑马线出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与西二道街交叉口附近。音乐斑马线上以黄白相间为底,上面用红色绘着五线谱、用蓝色绘出音符,将郑绪岚的《太阳岛上》歌曲乐谱融入斑马线。单调的斑马线变成了彩色五线谱,当时吸引了众多本市市民及中外游客的目光,甚至一度成为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热门景点。音乐斑马线的照片还在全国多家网站转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后,在洛阳市中心医院门口斑马线上,写着年轻人喜欢说的“I LOVE YOU”,因为病人需要关怀需要爱;洛阳王城公园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常去的地方,这里的斑马线上画着两颗相连的心,写着“幸福通道”;洛阳市体育场路口,斑马线中间绘有奥运五环旗,写着“走向健康”……其创意与周边环境相吻合。西安融合本地代表艺术形式,绘出“秦腔脸谱斑马线”,抢尽风头。 文/图 本报记者 辛成凤 实习生 赵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