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女士拿着被夺回的金耳环。 |
|

|
|
◎市民于女士在公园锻炼时左耳上的金耳环被人抢去 ◎路人帮忙追回却未留名,她希望找到好心人表达谢意 4月1日晚8时30分左右,热心读者致电本报,说自己的邻居于女士1日上午10时许在公园里领着两个孙女游玩时,不幸被人抢走了一只金耳环。当时,一对路过的父子得知情况后马上帮忙追歹徒,并最终将于女士的金耳环夺了回来。当晚,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见义勇为帮助自己的那对父子表示感谢,但是由于他们没留下姓名,于女士希望通过本报寻找这两位好心人。
当街遇险 公园休闲遇歹徒明抢 4月1日晚8时许,记者来到樱前街与文化路交叉口东北角的铁路樱园小区。 “这个小伙子应该练过功夫,要不那么短时间怎么能追上歹徒?”“估计这个小伙子以前在学校里是运动员,要不然的话就让歹徒溜了。”“大白天就从人耳朵上抢耳环,真是大胆!”传达室里很多居民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白天于女士在公园里被抢金耳环的事。 记者随后与小区居民来到于女士家,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事,于女士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可吓煞我了,一想起来我就害怕,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事情,真没想到竟然让自己给遇上了。” 于女士说,当天上午10时许,她领着两个小孙女在樱前街与文化路交叉口东南角虞河畔的小公园里玩。看着两个小孙女玩得起劲儿,于女士就自己在附近压腿锻炼。 当她面朝一侧活动时,突然感觉有人从背后拧她的耳朵,她当时还以为是哪个老姊妹在开玩笑,也就没在意地说了声“谁啊”,可背后并没有回声,于女士扭头一看,顿时被吓了一跳,原来竟然是一个男子正在摘她左耳上戴的金耳环。于女士大喊了一声“干什么!”歹徒见状扯下了她的耳环就向西逃去。 见义勇为 好心父子帮忙夺回 于女士的两个孙女,被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哭了。于女士一边安慰她们,一边大声呼救。就在此时,从南边跑来一对父子,向她问明情况后,父子俩一起朝于女士所指的歹徒逃跑的方向追去。不一会儿,小伙子便把金耳环给追了回来。 于女士非常感激父子二人,询问他们的姓名,但父子俩都不肯说,悄悄地离开了。于女士在现场向周围群众打听这对父子的情况,有位市民说这对父子好像姓于,但对于他们的具体姓名、工作单位及住处,没有人能够提供。 于女士的老伴王先生说:“这对父子真是好样的,特别是跑在前头的小伙子,当时如果歹徒手头有凶器的话,追赶他是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小伙子还是毫不犹豫地帮我老伴将耳环给追了回来。 “我和老伴非常想找到他们,当面说声谢谢。”于女士说,帮助她的小伙子20多岁,身高1.7米左右,小伙子的父亲60岁左右,身高稍矮一些。 友情提示 老人外出别带饰品 当天晚上,记者留意到,于女士的左耳下方有两道被耳环划过留下的血痕。于女士说:“抢我耳环的歹徒,是个小伙子,身高在1.7米左右,头发较长,有点蓬头垢面的感觉。要不是那对好心的父子,我这老太太怎么能追上歹徒呢!我今年6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倒霉的事,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提到那对金耳环,于女士告诉记者,那是老伴20多年前去外地出差时给她买的,买时花了300多元,20多年来她一直戴着,非常有纪念意义。 于女士的邻居齐女士表示:“以前听说外出时尽量别带背包、提包等,以免被抢丢失证件。像我们老年人,出去散步很少有背包的,最多也就是随手带个马扎。但没想到戴个耳环,也会被歹徒盯上,看来外出时饰品也尽量不要佩戴。”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来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