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盛会季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印度“烈火—5”洲际导弹完美击中目标 |
◎射程5000公里,可覆盖中国主要城市,最早有望2014年服役 ◎印度打入“洲际导弹俱乐部” |
|
“烈火—5”的三大缺陷 1、精度可能不够。“烈火—5”的制导组件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但是远程导弹的制导系统是敏感的军事机密,俄罗斯未必会把最先进的制导组件卖给印度。 2、机动性能较差。“烈火—5”自重达50吨,印度有没有合适的载重车,印度的公路和桥梁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重量,目前只能采用固定式发射。 3、暂时不能列装。印度要制造出大量这种导弹装备部队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暂时还不能构成现实威胁。 ◎相关链接 烈火家族试射过程 “烈火—2”是烈火家族的第一种实战化导弹,其原型于1999年4月11日试射成功。“烈火—2”的第二次试射于2001年1月17日进行,不仅射程超过2100公里,还携带了模拟核弹。2002年,“烈火—2”正式投产。 随后,研究机构通过砍掉一级发动机,发展出射程在700-900公里的“烈火—1”导弹。2002年1月25日,“烈火—1”导弹首次试射,在飞行700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2003年1月9日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 2006年7月9日,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DRDO)首次试射“烈火—3”,由于导弹的第一级、第二级发动机脱落时出现技术故障,此次试射以失败而告终。2008年5月,DRDO在奥里萨邦近海的惠勒岛测试场的四号发射塔又进行了“烈火—3”的第二次试射,但导弹只飞出203公里便扎进了印度洋。2010年4月28日,第三次试射“烈火—3”导弹成功。 DRDO从2005年开始研制射程达3000公里的“烈火—4”导弹,首枚实弹于2011年11月进行试射,据说“准确命中目标”。 ◎分析 印落后中国30年 印度智库“和平与冲突研究学院”称,在导弹领域,印度至少比中国落后十年,所以印度的威慑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同时,印度军事现代化的速度极其缓慢,与中国之间的不对称差距还在不断加大,“烈火—5”导弹的发展、测试以及部署,都不会削弱这一战略事实。 军事专家马鼎盛表示,就核弹头来说,在弹头的小型化和分导弹头等技术上,印度比中国落后30年。而且,从核导弹推进部分来看,中国早在30年前就已经拥有了5000公里这样的射程。中国导弹在精确打击与反电子干扰等技术上都有长足发展。
两国不是竞争对手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9日表示,中方注意到了印度试射“烈火—5”型中程弹道导弹的报道。刘为民说,中印同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双方应珍惜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坚持中印友好,深化战略合作,为维护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被问及4月在中国举行的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是否是应对印度试射导弹时,刘为民表示,此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双方早已商定好,旨在深化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与印度试射导弹无关。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视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