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惊喜!这枚恐龙蛋里有胚胎
诸城马耳山景区雕3699米长石龙
杨絮似雪满天飞,不少市民喊闹心
2012年04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絮似雪满天飞,不少市民喊闹心
飞絮带来一种别样的美,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及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杨絮的到来,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又到一年杨絮纷飞时,伴随着春风,杨絮像从天而降的雪花,飘满了大街小巷,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然而,美丽之余,它们的到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路上的行人们无不掩鼻遮面,有的甚至“全副武装”起来,从飞舞的杨絮中穿梭前行。
唯美 乱花渐欲迷人眼,阳春四月作雪飞
  这几天,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杨絮也不约而至。一时间,团状的杨絮像雪花一样随风飘落,飞到行人的脸上,落到路边的植物上。看见“雪花”飘落,公园里玩耍的孩子们可乐坏了,他们伸着小手,迈着还不灵活的脚步,不停地追赶着身边的“雪花”,一阵阵的欢笑声回荡在公园内。
  就连不少成年人也停下急行的脚步,欣赏着纷飞飘舞的杨絮。4月23日,在市人民公园游玩的市民刘菲菲对记者说:“女孩子冬天怕冷,就算喜欢雪,也不敢与它们亲密接触。但是今天却不同,能在这么温暖的天气‘赏雪’,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说着,她伸手想要去抓住一团刚刚飘到面前的杨絮,可是那杨絮像长了眼睛似的一下子闪开了。“没想到,它还不让我抓。”刘菲菲笑着说。
  路上的不少市民看见杨絮纷飞的场景,都不禁掏出手机,把这个场面记录下来。“一年就这几天能看见这东西,咱们这里的杨絮已经比以前少多了,虽然以前很烦这东西,不过物以稀为贵,现在杨树少了,看到这场面也就觉得有意义了。”家住民生西街的市民孙耀武对记者说。
闹心 全副武装出门去,皮肤过敏只能忍
  再好看的东西如果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大家都不会对它有太多好感。23日,在文化路张面河景区附近,市民董秀兰用丝巾蒙着脸,带着一款硕大的墨镜正骑着自行车由南至北行驶着。“这杨絮真烦人,总往眼睛、鼻子、嘴里钻。一下进到嗓子眼里,能让人咳老半天。”对于董女士来说,她对杨絮没有丝毫的好感,“潍坊这个季节风大,逆风骑车费劲的很,大口喘气就很容易把这些杨絮吸进嘴里、鼻子里。”每年这个季节都是她感到最为烦恼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因为我不小心把这东西一下子吸进了气管里,还引起了肺炎,在医院打了一星期的点滴。”董秀兰说,自从那次经历以来,每当杨絮纷飞的季节,她都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
  而在公安巷内,孙先生正急忙往家赶,不是因为有急事,而是因为杨絮在作怪。“我是过敏体质,身上还好些,就是脸上实在碰不得这东西。”孙先生说。原来,孙先生面部的皮肤一旦碰到杨絮,就像被有毒的毛毛虫蛰到一样,不仅会引起大面积的红肿,还会痛痒难忍。
  “我算是让这东西给整败了,以前对它也不过敏,但是从两年前开始就不行了,潍坊的医院也去了不少,药也吃了不少,可是效果却不见好。”只要说到杨絮,孙先生是极为“愤慨”,但是又没办法,只能忍着。
无奈 扫了落落了再扫,园林工人腰酸了
  在文化路张面河附近景区,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忙着清理杨絮的园林工人。“一天能打扫三四车,今天更多。”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记者从交谈中得知,这些落在地上的杨絮清理起来特别麻烦,只要一刮风,刚刚聚拢的杨絮又会被风吹的到处都是,洒水也不行,看似蓬松的杨絮只要一沾水,立刻就会紧紧贴在地上,根本扫不起来。“其实一天打扫这么多,满满的一车杨絮也不过几斤沉,但是我们为了把它们弄到清洁车里却得费不少劲。”虽然景区里纷飞的杨絮配合着花红柳绿煞是好看,但是这些工人们却没这个心思去看。刚刚清理出来的道路,只要一阵风吹过,马上又布满了杨絮。
  “唉,扫干净又落上,跟着再扫干净,接着又落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一旦飞到鼻子里,你就等着难受吧,总感觉痒痒的,抹又抹不掉,太讨厌了。”一位园林工人说,“我们大约要一直这样忙到五月中旬才会消停消停。”说完,他直起身子,用手狠狠的捶了几下腰,接着又弯下身子继续干活。
  这时,从远处跑来两个孩子,看见地上如棉被般的杨絮,忍不住用手捧起,并把它们揉搓成小球。这倒启发了正在干活的园林工人,他们也学着孩子们的动作,把成堆的杨絮揉成很小的絮球。“没想到,这样干起来就不用担心再被吹跑了。”一位工人说。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