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精神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假期已过,金泉寺热闹不减 |
◎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珍宝馆的书画展也吸引不少眼球 ◎在庙会的鉴宝活动中,三位专家共鉴定民间藏品一百余件 |
|
5月2日是五一小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当日上午来到潍坊金宝乐园附近的金泉寺看到,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依然不少,其中不少是从外地来的,他们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在朋友带领下前来。位于寺内金宝珍宝馆二楼的书画展,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据了解,庙会期间,在该馆举行的“佛像、艺术品鉴定会”上,三位鉴宝专家共鉴定民间收藏品百余件,其中不乏珍品。此外,庙会将于今天结束,想去玩的话可别错过了。
游客大赞金泉寺之美 5月2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金泉寺看到,虽然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但在寺中游览的游客依然不少。46岁的浙江女游客潘莲华告诉记者,他们一行6人由3个家庭组成,平时关系非常好,趁着春暖花开到山东来旅游。“这个季节来刚刚好,过两天就太热了。我们这次来山东已经转了不少地方了,昨天上午在青岛海底世界看了看,下午去寿光菜博会逛了逛。这不今天上午来金泉寺看看,我们有个朋友在这附近做生意,说这里不错,推荐我们过来看看。”潘莲华说。当天在潍坊的行程结束后,潘莲华一行人次日会到威海去玩。虽然行程紧,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但是一行人对于金泉寺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觉得这里建得特别雄伟、壮观,很漂亮。”潘莲华笑着说。 随后,记者在九龙浴太子雕塑附近碰到了结伴参观金泉寺的昌邑游客,其中73岁的朱星国告诉记者,他们一行6人早上坐着面包车来到这,听说金泉寺的寺庙建筑建得非常好,就慕名赶来了。朱星国告诉记者:“寺院的面积很大,建筑也很美,我已经转了两圈了,这里的几个景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像‘百子戏弥勒’、‘百米转经长廊’、‘珍宝馆’等都非常漂亮。” 22岁的刘峰和朋友刘一波都来自诸城,两人打小就一起玩,刘峰在潍城区一家公司上班,刘一波在诸城工作。“他今天从诸城过来的,好长时间没见了,我们就商量来金泉寺逛逛。”刘峰说。“平时见的机会也少了,今天特意和好哥们一起来逛逛。”刘一波告诉记者,第一次来金泉寺,感觉建筑很美,珍宝馆里的字画很吸引他,他虽然不是内行,但是字画很有感染力,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珍宝馆书画引人驻足 记者又来到金宝珍宝馆,二楼挂有一个横幅,上书“妙笔禅韵”精品书画展字样。记者在几个展厅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绘画作品多为水墨画,比如《无量寿佛》、《洗礼图》等。此外,还有莲花、石竹、牡丹等题材的画作,种类比较齐全。书法作品中以“佛”为题材的作品居多,还有一些别的题材的画作挺吸引人的。在展厅中记者遇见了从临沂来潍坊旅游的陈先生,他告诉记者,因为在潍坊有生意伙伴,所以经常到潍坊来。“我去过富华游乐园、菜博会、湿地公园,旁边的金宝乐园我也去过。这次过来,朋友说金泉寺风景也很不错,就进来逛逛,建得确实挺漂亮的。这个珍宝馆里楼下的佛像和楼上的书画我都看了,感觉还不错。”陈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这里还馆藏了一些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山水、花鸟、人物画一应俱全。据介绍,金宝珍宝馆秉承厚德载物、诚信为本的理念,坚持弘扬民族文化,定期举办佛教书画和艺术品的征集、展销、收藏、鉴定、学术交流等活动。 金泉寺营销部经理朱玉芳告诉记者,经常有潍坊本地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向珍宝馆捐赠书法和画作等。“前几天,潍柴原华丰机器厂70岁的退休老干部孙维彬,刚刚将他装裱完的两幅‘佛’字和‘龙’字墨宝捐赠给金宝珍宝馆。”朱玉芳说,“孙维彬先生心系潍坊金宝珍宝馆,特意书写‘佛’、‘龙’字捐赠,以表达书法家的一片深情厚谊,为金宝珍宝馆的建设做出了巨大支持。”朱玉芳说。 民间藏品中珍品不少 记者了解到,作为此次庙会十大活动之一的“佛像、艺术品鉴定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金泉寺特地邀请了三位鉴宝专家: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总店资深研究员,著名书画、瓷器、玉器鉴定专家刘承诰;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兼职教授,潍坊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青铜器、古文字、考古学家孙敬明;青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曾修学日本的佛教造像、出土文物鉴定专家庄明军。 据统计,三位专家在庙会期间共鉴定民间收藏品百余件,分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造像等。孙敬明给记者介绍了他们鉴定的几件珍品,其中有一个通体高约25厘米的乾隆观音大士造像造型精美,修眉慈目,面带笑靥,并且通体鎏金,熠熠光辉。他们判断为清代乾隆年间承德皇家寺庙中所供奉的。另外,还有一尊形体较小的传世北齐佛教造像,青石质,雕造精美,佛像顶上满布螺髻,井然有序;面容清癯,黛眉婉转,双目微闭,鼻梁稍损,口吻上翘,盈盈笑靥,属于同时代佛教造像中的精品。 “还有个辽代早期影青瓷茶盏托,通体作托盘形,中间为一覆碗,周壁雕莲,莲瓣充盈,饶有生机;底刻宝相花,瓣片蕊心,枝蔓缠绕,生动有趣;盏托为六瓣葵口,均雕刻宝相如意。这件盏托胎质轻盈巧薄,釉色均匀如玉。此种器形极为罕见,属于辽代王公贵族生活用品,流传至今,并且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孙敬明说。此外,他还告诉记者,市民带来参加鉴定的书画以清代光绪年间中上层达官与文人雅士作品为主,尤以扇面属居多。 孙敬明向记者表示,他们三人所鉴定的石刻中有一个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传世魏晋墓葬墓门刻画“蹶张图”,如一门之左扉画面,以浮雕技法刻出一胡人武士像,这位武士耸冠巍峨,高鼻深目,胔髯上翘;身披鱼鳞铠甲,足蹬长靴。袖口挽起,双手用力紧拽弓弦;两腿挺直双足蹬开强弓,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文/图 本报记者 孙锦 王淑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