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陈显荣及其著作。 |
|

|
|
与《辣椒歌》一同获奖的著名诗人舒婷,亲切地称陈显荣为“辣椒哥”。诗评家杨四平在《中国新诗学》专著中称“当代诗坛有位‘辣椒哥’”,评论说:陈显荣“信奉两只眼睛看世界,两幅笔墨写生活的文学格言”,他认为“美”诗与“刺”诗殊途同归。 陈显荣告诉记者:“抒情诗是挚爱的洋溢,心海的歌唱;讽刺诗是义愤的宣泄,灵魂的战斗。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落后思想的恶性膨胀,只要有阻碍时代前进的落后思想存在,就会有讽刺艺术跟踪追击。普希金有句名言:法律之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 忍痛割舍漫画 转而爱上诗歌 陈显荣生于1938年,少年时代的他酷爱美术,曾幻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在当时的昌邑县昌南中学读初中时,他创作的水粉画《为了幸福的明天》,参加昌潍地区青年美术比赛获了三等奖,逐渐开始在美术方面展露出才华。他尤其爱看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入迷地学习华君武、方成、米谷、沈同衡等著名漫画家的作品画论,倾心于讽刺漫画艺术。17岁开始,他陆续在《新农村》杂志和《山东青年报》发表讽刺漫画。 然而,就在陈显荣立志自学漫画起步不久,讽刺漫画突然从报刊上消失了,停刊的《漫画》杂志竖起了“此路不通”的牌子。要学别的画种,又受当时困难条件限制,最后他只好痛苦地割舍绘画,爱上了诗。自此他一个口袋装本诗集,一个口袋装个本子,走到哪里都可以学,可以写。 这期间,陈显荣先是在诸城县林业局参加工作,翌年又到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进修,开始在《山东文学》发表诗作。196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山东省林业厅工作。是年初冬,国家无偿支援受灾的齐河县20台东方红拖拉机,陈显荣到齐河林场参与救灾,清晨看到红色的东方红拖拉机正在田野耕作,老远一看就像地平线上的红太阳。于是,陈显荣的诗情来了,当即创作了一首《红红的太阳落下地》,表达对中央调拨拖拉机救灾的无比激动和感恩之情,发表于《山东文学》。万万没想到的是,此诗在“文革”期间竟被批判为映射伟大领袖毛主席,被无限上纲打入“文艺黑线”,他也被关进“牛棚”失去人身自由,无辜遭受批斗和残酷迫害。 浩劫过后,妻子李淑华怕他再因写诗惹祸,就把他的日记、诗稿统统烧掉,将文学刊物等书籍当废品卖掉,劝他说:“咱再也不写诗了……”
讽刺诗鞭挞丑恶现象,舒婷称他为“辣椒哥” 虽然遭受了沉重打击,但陈显荣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潜心阅读鲁迅著作,增强心中的爱憎感,也让自己的骨头增加点钙质。当“文革”结束大地复苏之后,陈显荣又重新拿起笔来。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后跑过不少农村,还参加过“学大寨”工作团,到“地瓜干子是主粮,鸡腚眼子是银行”的落后生产队蹲过点的陈显荣,对农村比较熟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丑恶现象,心里为深受其害的农民愤愤不平。老百姓心里憋气,他的胸中窝火,好长时间如鲠在喉。此时有人就对他说:“你这笔杆子也给戳一戳啊!”他的心震动了,但一时却无从下笔。1979年春天,一位文友偶然向他推荐了一首讽刺不正之风的民歌,结果一下子引爆了陈显荣心中储存和压抑已久的感情,他连连叫好,顾不得吃饭睡觉,一口气写了20多首民歌体的讽刺诗。从中选出一组以《辣椒歌》为题寄给《诗刊》,结果很快被配上漫画刊发。此后他连续在《诗刊》发表《辣椒歌》,这些作品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被人们争相传阅。 他在《辣椒歌》序歌中写道:“泥土里长出辣椒棵,熟透的辣椒红似火。莫笑拙!听我唱串辣椒歌。有人听了辣出泪,有人听了红耳朵,我只愿同志快改错,你莫怨辣味辣心窝。”由于《辣椒歌》针砭时弊,群众读了感觉很过瘾,有的为之喷饭,有的忍俊不禁,有的则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坊子煤矿采煤工人出身的诗歌爱好者刘竹坚,他订阅刊有《辣椒歌》的《诗刊》被矿工们争相传阅,传来传去难以找回,书主人至今遗憾。新疆某建设兵团专门通过有线广播喇叭广播《辣椒歌》,在笑声中引起了反响和共鸣。潍坊市远郊某公社文化站的站长,将《辣椒歌》抄在大街上的黑板报上,不料公社书记看后火冒三丈,喝令立即擦掉。原因是《辣椒歌》讽刺了一位“催耕催种开口骂”的公社书记,犯了梨冠瓜鞋之忌。 也有好心人劝他“多栽花,少栽刺”。对此,陈显荣在谈创作体会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何尝愿意写讽刺诗呢?我爱生活,爱美的世界,如果没有苍蝇,我真愿同蜜蜂一起歌唱春天!然而,一旦有苍蝇在身边飞来飞去,我又怎能坐视它传染病菌、有害人体而无动于衷昵?写讽刺诗实在是出于无奈!出于一种责任感!正因为对美爱得真挚,才不能不去鞭挞那些丑的现象,以此间接对照出美的本质情态。这与抒情诗直接显示美的本质情态,就其感情基础和审美理想来说,是一致的。”事实证明,《辣椒歌》所鞭挞的现象,正是党中央三令五申必须杜绝的不正之风。可见,艺术和政治,都不会放过邪恶! 与《辣椒歌》一同获奖的著名诗人舒婷,亲切地称陈显荣为“辣椒哥”。诗评家杨四平在《中国新诗学》专著中称“当代诗坛有位‘辣椒哥’”,评论说:陈显荣“信奉两只眼睛看世界,两幅笔墨写生活的文学格言”,他认为“美”诗与“刺”诗殊途同归。 陈显荣告诉记者:“抒情诗是挚爱的洋溢,心海的歌唱;讽刺诗是义愤的宣泄,灵魂的战斗。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落后思想的恶性膨胀,只要有阻碍时代前进的落后思想存在,就会有讽刺艺术跟踪追击。普希金有句名言:法律之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 创作一发不可收,《辣椒歌》写进了文学史 自1979年《辣椒歌》在《诗刊》发表后,陈显荣的讽刺诗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诗刊》、《星星》、《人民文学》、《新观察》、《文学报》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辣椒歌》系列。《诗刊》发表姜清河的评论《泥土里长出的辣椒棵》,称诗作“风格朴素清新,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言简意深,切中时弊”,“呼出了人民的心声”。在1980年《鸭绿江》编辑部举办的新诗民意测验中,《辣椒歌》被读者评选为1979年全国报刊发表的诗歌中最受欢迎的十首(组)诗之一。1981年《辣椒歌》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填补了山东的空白。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山东获得的唯一诗歌最高奖项。 陈显荣以《辣椒歌》一举成名,鉴于他讽刺诗的广泛影响,1986年5月《诗刊》社举办的全国首届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在潍坊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杨金亭(北京)、于薇野(重庆)、石河(新疆)、罗绍书(贵州)、李启云(四川)、杨钧炜(福建)、苗得雨、张维芳、苏文河、孙瑞(山东)等与会。举办全国性的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在中华诗歌史上尚属首次。在潍坊召开的首届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对全国的讽刺诗、寓言诗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会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讽刺诗集——“玫瑰诗丛”,其中陈显荣的诗集《辣椒歌》为主打作品。199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陈显荣讽刺诗选》,收入讽刺诗200余首。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方成、缪印堂、丁聪、江帆、王乐天、苗地、白水、徐进、叶春炀等都为陈显荣的讽刺诗配了漫画。此后陈显荣又与玮平合作出版了诗画配集《笑林啄木》。 作为新时期讽刺诗的代表作之一,《辣椒歌》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被写进文学史,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山东师专当代文学校际组编的《当代文学简史》,在新时期诗歌概述中写道:“也有富有锐气的诗人勇敢地干预现实的斗争之歌,如刘征的《春风燕语》、陈显荣的《辣椒歌》……立意巧妙,语言幽默,切中时弊,受到人们的欢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1979年编的《读写辅导》,收入《辣椒歌》及有关评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杨四平在其专著《中国现代讽刺诗研究》里,辟专章研讨《陈显荣的讽刺诗》。评论说“《辣椒歌》是中国诗坛上独一无二的诗歌品牌,是中国新诗史上一张光彩夺目的诗歌名片。” 《辣椒歌》获奖后,陈显荣的诗作陆续在全国报刊发表,编入诸多诗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新诗年选,多次编选其诗作:《三打祝家庄》入选《1983年诗选》、《打庙》(外一首)入选《1984年诗选》、《话说武松》入选《1986年诗选》、《武松又过景阳冈》入选《1991年诗选》。《另外一个拔萝卜的故事》等入选《中国百家讽刺诗选》,《泥菩萨》入选“20世纪中国诗歌精品分类导读”《短章小诗百首》,并附诗评家的评介。《最好的梯子》入选《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新诗研究所编的《新中国50年诗选》,是全面展示和检阅建国50年新诗成就的大型诗选,选入陈显荣的讽刺诗《话说武松》与《话说李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