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代管拆迁款,还是免了吧
“急于成功”见证浮躁的社会心态
“不会全面调查”是变味的定心丸
2012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于成功”见证浮躁的社会心态
孙曙峦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
        (5月8日《中国青年报》)
  既然“急于成功”,那么又急到何种程度呢?对此问题,网上有句话是最好的回答,“到三十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这样的结论,真令人万分焦虑。
  常言道“三十而立”,这就意味着人到三十,就应当找到确切的方向与目标,直面人生的困难。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三十岁,可以算是一个人为梦想奋斗的起点。毕竟在此之前,年轻人心性不定,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往何去。但可怕的是,无意之中,“三十而立”竟然变成了“三十而成”,可问题在于,一个人到三十岁时,真能打拼成功吗?
  先来看看当代人的人生轨迹吧。六岁上小学,十八岁上大学,毕业已二十出头,如果再读读硕士,走上社会已二十四五了。就算接下来的时光里,他们全力以赴为目标而奋斗,可他们能不走弯路吗?能不犯错误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如此一来,成功又从何谈起呢?
  事实上,当前年轻人之所以急于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个社会弥漫着急功急利的浮躁气息。孩子尚在娘胎,胎教就已开始;孩子刚刚出世,早教便已进行;孩子未上小学,算术、拼音和英语早已装了一肚子;至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响亮口号,更让无数父母变得焦虑不安。除了教育,其他领域也好不到哪去:水果刚上枝头,膨大剂、催熟剂就轮番上阵;奶牛产量有限,激素就来帮忙……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年轻人怎能不受影响、怎能不渴求早日成功?但不幸的是,早熟的水果必先早烂,那些早早成功的年轻人,也有许多被社会淘汰。
  实际上,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真正的成长,恰是缓慢的。犹如树木,长得越慢,越能充分经历风雨吸收阳光,让材质变得结实细腻,让自己最终成为栋梁。树木如此,人类亦然。数据显示,2009-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医学奖得主共有21位科学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六十五岁。看看他们,谁还会觉得三十岁不成功就没希望呢?
  年轻人理应摒弃浮躁的心态,沉下心来,踏实而专注地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之树,自然地开花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