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编造身份,钓女网友骗钱骗色
2012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造身份,钓女网友骗钱骗色
◎刘某生意亏损欠下高利贷,代办信用卡冒名套现21万 ◎警方“收网行动”中将其抓捕归案,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犯罪嫌疑人刘某。本报记者 张少华 摄



  昌邑已婚男子刘某曾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却因嫌来钱太慢辞去工作,整日里沉迷于网络。后刘某以帮忙办理信用卡为名,骗得11名受害人的相关身份资料,在银行办理了14张信用卡,私自透支21万余元。案发后,刘某潜逃。在一年多的潜逃过程中,刘某冒充机关公务人员,通过网络结识不同地方的三名女青年,并伪造了假结婚证,长期周旋于三人之间骗钱骗色,还与其中一名女青年“结婚”。4月23日,昌邑警方将刘某抓获。5月8日,记者从昌邑警方获悉,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骗取资料办卡透支
  2011年3月份,昌邑私营业主张先生夫妇分别接到了银行催款的通知,张先生信用卡透支6万元,其妻子透支5000元,让其赶快到银行还清欠款。“我们办理的信用卡还在刘某那儿,手里没有信用卡怎么会自动透支呢?”原来,张先生夫妇因业务需要,曾到各大银行办理信用卡,结果因其条件不符,遭到了银行的拒绝。两人多方打听,得知刘某在昌邑市区经营一家门头房,而主要业务就是帮条件不符的人员办理信用卡,两人各拿着相关的资料交给了刘某,但信用卡拖了一年都没有办下来。
  “会不会是刘某已经成功办理了信用卡,后私自用信用卡进行了透支?”夫妻二人越想越不对劲,便赶紧打电话联系刘某,却发现对方的电话已停机,在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两人到了公安机关报案。
  接到报警后,昌邑警方在确定案件属实的情况下立案侦查。然而,当民警依法对刘某进行传唤时,却发现其已失去了踪迹。就在警方对此案展开侦查时,先后又接到9起类似的案件,同样是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条件不符后,将个人资料放在刘某那儿,让其帮着办理的。
  警方立即成立追逃组,分析案情串并案一同侦查。根据线索,昌邑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曾多次前往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地进行抓捕,均一无所获。期间,在河北省定兴县,有群众向追逃组反映,曾在当地见过刘某。然而,办案民警七次前往定兴县排查,却未发现刘某的踪迹。
  为抓获刘某,警方扩大了搜捕范围,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23日上午,办案民警得到确切消息,刘某就藏身于定兴县某家属院四楼,警方迅速出击,于当日下午将刘某抓获。
结识女网友骗钱骗色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刘某,今年40岁,昌邑市人。5月8日下午,记者在昌邑看守所见到了刘某。他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他曾在昌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月薪2000多元,由于嫌来钱慢,加之沉迷于网络游戏,他将工作辞掉了。
  2008年12月,已婚的刘某在上网聊天时认识了滨州某银行职工徐某,随着沟通的深入,两人感情急剧升温,两人相约见面并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在交往期间,刘某谎称自己在当地镇政府工作,因忙于工作至今仍是单身,直至徐某表达想与他结婚的想法后,刘某才坦白了自己的一切。热恋中头脑发热的徐某表示只要刘某与自己结婚她可以既往不咎。于是,刘某匆匆办理了离婚手续,抛弃了糟糠之妻,因为他很清楚,徐某作为银行职员,收入相当可观,正是自己要找的“摇钱树”。
  两人“恋爱”过程中,刘某先后借了徐某17万元做生意,但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此时,徐某也开始怀疑刘某是在欺骗她的感情,催其尽快还债。无奈之下,刘某第一次借了高利贷,后来一发不可收拾。随着身上背负的高利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刘某急切想寻觅发财的机会。
  2010年3月,徐某为拓展银行业务,让刘某帮忙办理信用卡业务。在此期间,刘某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想法:何不通过为他人办理信用卡,透支套现还贷。产生这个念头后,刘某开门头专门做起了帮人代办信用卡的生意。2010年4月至12月间,刘某共为他人办理了14张信用卡,冒名套现21万余元。
  随着高利贷的窟窿越来越大,刘某难以偿还高额利息,同时透支的信用卡也已逾期,银行多次催款,刘某因担心案发潜逃了。
潜逃路上再次行骗
  2011年2月,刘某踏上了潜逃之路。他辗转逃到济南、德州等地,最后在河北定兴县定居了下来。“我之所以落得这般下场,都是徐某害的。”刘某把自己所遭遇的不幸都归罪到了徐某身上,并由此对她产生怨恨。2011年5月,刘某从河北偷偷地赶回滨州,用之前偷偷配好的备用钥匙,将徐某的尼桑轿车开走。
  刘某知道自己已被公安机关通缉,害怕自己的身份被识破,一直不敢外出打工,每天只是待在出租屋里看电视或上网聊天,身上的钱很快便花光了。为了生活,他决定故伎重演,通过上网聊天骗取女网友的钱财。
  刘某化名纪健民,自称是当地政府一名公务员,通过网络认识了晋州的牛某、定兴的张某和石家庄的孙某三名单身女性。之后,周旋于三人之间。2011年2月,刘某伪造了结婚证,与张某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开始同居。
  期间,刘某每天都佯装去上班,开着徐某的车接送张某上下班,下班后一起吃喝玩乐消磨时间,或者躲在出租房里,与别的女网友聊天,寻找下一个诈骗对象,或以脱产学习为名到晋州、石家庄约会牛某、孙某。偶尔碰到张某查岗,他便借正在开会搪塞过去。
  2011年9月,刘某告诉三名受害人,自己即将调到河北省委主要部门工作,以需要购买培训教材为借口,向牛某借款1.1万元。2011年11月,刘某称要调动工作,向张某、孙某借款4万元。直至刘某被抓获,三名受害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5月8日,记者从昌邑警方获悉,刘某已被刑事拘留。
  文/本报记者 张少华 齐文 吴琼 本报通讯员 张洪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