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曾是抗震救灾志愿者的安丘小伙王鹏,在北川当了人民警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一天令全国人民难以忘记。四年过去了,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新北川拔地而起。在一批批建设者当就有一位来自咱潍坊安丘的小伙子,他曾是北川灾区的志愿者,现在已成为一名铁骨铮铮的人民警察,在永昌派出所两年的时间里,他和战友们破获了150起案件,成为了新北川的真正守护者,这个小伙子名叫王鹏。5月11日晚,记者电话采访了王鹏。 我已经成为北川人 王鹏今年27岁,老家安丘市辉渠镇,现在是北川县公安局永昌派出所一名公安民警。5月11日晚,记者与王鹏取得联系时,他刚忙完一天的工作。王鹏说,他现在已经成为北川人了,屈指算来,他从最初的志愿者,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合格成为一名警察,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 “新北川现在非常漂亮,全是咱们山东援建的,有很多大建筑是咱潍坊建设的,每天生活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苦点累点心里也愿意。”王鹏说,虽然在北川工作,但还是时常惦记家里的亲人,父亲5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父母不仅尊重他的选择,也很支持他扎根北川,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鹏遇到不少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不懂四川话。于是,王鹏每天都要到安置点,与受灾群众拉家常,以便尽快熟悉四川话。通过与群众交流,王鹏能及时把群众所想、所需向上级汇报。慢慢地,王鹏不仅学会了说四川话,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后来王鹏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往永昌派出所,工作更加繁忙起来。在永昌派出所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和战友们共破获150多起案件。 工作艰苦却很充实 王鹏告诉记者,在北川他并不感到孤独,因为这里有很多潍坊老乡,像搞旅游的陈博堂,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程浩等,他们都已经在北川成家立业,成为了真正的北川人。大家想家的时候,就一起聚一聚,聊聊天。 王鹏说,除此之外,北川还有很多潍坊支援建设的企业,像北川维斯特商品交易所,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这里还有很多寿光市的技术人员,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和北川人民一道,把新北川建设得更好。 王鹏表示,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因为自己成了灾后重建的一分子。看着灾区百姓的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曾庆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