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城市潍坊的工商业老街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小山村的修桥梦
 
标题导航
南月河崖街百业杂陈
2012年05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月河崖街百业杂陈
  清末民初潍县南门早市上的一处小吃摊(资料图片)。王瑞甫 翻拍于潍坊市档案局编著的《百年潍坊掠影》
  南月河崖街(文昌街)原址大致是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的和平路至爱国路段。王瑞甫 摄



  在潍县两纵两横工商业街道中,南一横——南月河崖街的街景特色独具:街道中间是潍县城的南月河(南护城河);南月河南北两岸都是南月河崖街的路面;南月河崖街路面濒临南月河的一面都没有建筑物,因而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工商业建筑都是隔街面向河面;以潍县南门(安定门)为中心,向东、向西的南月河崖街路面都是集市贸易的场所。 
  目前见到的对南月河崖街名称最早的记载是潍县民国年间出版的地图。河边在当地俗称河崖,南月河崖街因而得名。当时,潍县城外南月河边和北月河边都有街道,两条街道的正式名称都叫月河崖街,并没有南、北之分。为便于区别,加上方位词分别称之为南月河崖街、北月河崖街是适宜的。

以南月河为界,南北两岸俗称南崖和北崖
  因为南月河崖街是在南月河两岸形成的街道,故当地人以南月河为界,南岸的路段俗称南崖,北岸的路段俗称北崖。
  民国早期及以前,南崖地势低洼,车马行人又多,路况很差。雨季南月河水常涌到南崖路面上,故南崖又俗称“水大路”;北崖则是一片无主墓地,俗称“野墓田”。北崖曾建有两座小型古建筑,一座是圆形的“敬惜字纸楼”,提倡人们将写过字的纸或落在地上的字纸捡起来投入其中,以示对文化的尊重。另一座是方形的“万骨楼”,提倡人们将散落的遗骨拾起投入其中,也算一种义举。
  1934年,潍县拍卖北崖范围内的土地,将南月河崖街的南、北两崖都规划开发为新的工商业街道,并借用该街道东端、潍县城东南角城墙顶上文昌阁的名字,将南月河崖街改称文昌街。不过文昌街只是一个官方名称,当地仍然一直沿用“月河崖街”的名称,就连民国年间出版的地图上都是如此。
  为了方便通行,南月河两岸曾建有四座小桥。最东端的小桥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取名状元桥,目的是希望多出人才。1933年,潍县在状元桥西不远处改建一座三孔石桥,仍称状元桥。状元桥原址在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和平路口处。再向西是潍县南门外石桥,俗称南门桥,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原址在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向阳路口处。最西端的小桥称盘龙桥。因为盘龙桥由南、北两座小桥组成,成双成对,故盘龙桥又名鸳鸯桥,位于南门桥以西约11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的记载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重修。
  南月河崖街的南崖东起状元桥并与大马路北口相接,西到西南关大街(原址已无处可寻,在今潍坊市潍城区五道庙小区内),长约0.78千米。1935年前后,本地著名的现代建筑企业潍县工业工程局在烟潍、台潍汽车路的洋灰桥到大马路北口段(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的胜利桥至和平路段)的路南落户。该路段位于南崖以东,并与南崖大致在一条线上。因而潍县两纵两横工商业街道的南一横便最后延伸到洋灰桥附近。
  南月河崖街的北崖东起状元桥并与坝崖大街南口相接,西到鸳鸯桥,长约0.58千米。
  南月河崖街南、北两崖开发为新的工商业街道后,从状元桥到鸳鸯桥的这段街区,成为展示潍县城市经济繁荣成果的亮点区域。1933年,潍县在南门以东、南月河崖街南崖以南俗称为“南关坡”的地带建成一处现代体育运动场并命名为南关操场。南关操场原址在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西市场三街口东南不远处,拥有200米的跑道,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早的体育场。

传统集市贸易兴旺,现代工商业实体分布集中
  南月河崖街一带是潍县最早的集市贸易场所之一,其最初形成年代不详。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潍县南门外就是南关城集的所在地。南关城集当时是潍县的16个城集之一。清末,南关城集改称南门城集。到了民国年间,有了南门市集的记载。南门市集每天早晨都有交易活动,因而称之为南门早市。
  民国年间,鼎盛时期的南门早市一般每天早上4至5点就开始上市,到上午10点左右散市,遇集日延长到12点左右,有些摊位则全天营业。在南门桥南头东西两侧,沿南月河南崖摆设摊点的长度可达200多米,每逢集日和重大民俗节日前则达400至500米。固定摊点大多在路南靠近房屋,通常都架有布篷或秫秸凉棚。市场大致按类分段,以南门桥南头为中心,向东依次是早点、面食、鲜活水产、盐、糖、瓜果菜等;向西依次是熟肉禽蛋制品、鲜蛋活禽、杂粮等;南崖路北河边则多是临时摊点,出售时令鲜菜、瓜果、大对虾、活毛蟹、粽子、粘糕、饴糖制品、草编与工器具等。南月河北崖完成开发后,南崖市场的早点、食品摊点北移,从南门桥北头向东延伸100多米。北崖西头新建门面房也多是早点、食品店铺。南崖则仍然是菜市、集市的集中区域。另外,南门桥南头向南是南关大街北段,分布着鲜肉、豆制品、糕点市场(另一种说法:南门早市的水果市场在这个位置)。因而南关大街北段也是南月河崖街商圈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南门早市以生活类消费品经营为主。潍县开埠后工商业实体数量的增多、工商业活动的频繁刺激了生活类消费的增长,直接带来了南门早市的繁荣。
  与南门早市集市贸易的兴旺交相呼应,南月河崖街南、北两崖街道两侧,酿酒、真皮加工、制鬃、生丝、羊毛、毛线、浴池、山果商店、特色饭馆等工商业实体的分布也十分集中,生意同样火爆。著名的工商业实体数不胜数。云宝楼是潍县生产和销售铜首饰的龙头实体,鼎盛时期云宝楼的各类铜首饰销往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及西北的十多个省。当时,铜首饰业是潍县的传统特色工商业门类之一,“三千砸铜匠”就是指铜首饰业曾经达到的规模;坊潍电灯公司1921年建成发电,后改称潍县电灯公司,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早的电力企业之一;青梅冰品厂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早的机器制冰厂,生产冰块和多种颜色味道的冰棍。冰块供各冷饮店制作“冰激凌”和“雪花凌”使用。另外,坐落在南月河崖街以东、洋灰桥以西的潍县工业工程局大致在1933年开张营业,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早的专业市政工程和工业工程建设企业。民国时期,潍县工业工程局承建了朝阳桥桥梁、大马路和坝崖大街南段的道路改造工程、华丰机器厂和日本南信洋行等当地许多新兴的现代工商业实体。
  总之,南月河崖街南、北两崖开发为新的工商业街道后,从洋灰桥到鸳鸯桥,呈现出各类工商业实体与传统市集相依相辅、百业杂陈、共存共荣的景象。因而,南月河崖街当时是潍县城市经济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解放后亦是商业中心,后来改称胜利西街
  1948年底,潍坊特别市着手拆除潍县城南城墙和潍县南门,迁走南门早市,将南月河改建为排水暗渠,在洋灰桥以西新建一条横贯城市潍坊的交通主干道。1949年4月,潍坊特别市取“革命胜利”之意将其命名为胜利大街。同时,将南月河崖街并入胜利大街。
  1951年最初的胜利大街建成后,长约1.1千米、宽约15米。1994年,该段胜利大街改称胜利西街。
  南月河崖街(文昌街)大致是今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的和平路至爱国路段。该路段解放后也一直是城市潍坊的商业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