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星小学及中学时的老师、同学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沈星 ◎他各方面表现很好但是很低调 二炮军官沈星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青州古城,感动了齐鲁大地。沈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舍己救人的英雄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循着沈星成长的轨迹,记者来到生他养他的三秦大地。17日、18日,记者通过沈星小学及中学时代的老师和同学的讲述,帮读者还原他生前的点点滴滴,还原一个平凡而又真实的沈星。在众人眼里,沈星就是一个没有棱角的有血有肉的普通娃。 17日下午,阎良二中这所沈星曾就读过的中学,举行了一场名为“追思沈星,学习校友,志做有价值的人”主题队会,队会上该校初一一班被命名为“沈星班”。
小学时 成绩好,让父亲腰杆直嗓门大 “我是1991年秋天接过沈星那个班给他做四年级的班主任的,当时我教数学。”阎良二小现年49岁的教师许爱侠回忆道,现在想起来沈星留给人的印象就是特别聪明,特别听话,听老师的话,也听家长的话,让人省心。 许爱侠告诉记者,当时全班50多名学生,沈星的考试成绩总是排名第一,让其他的学生和家长都特别羡慕。“班里每学期期终考试后都会组织一次家长会,好些家长都挺害怕来开家长会的,可沈星的爸爸沈希望一点都不害怕,他‘大模大样’地坐在沈星的座位上,当时沈星的个头不算高,坐在教室的第三排。家长会要开始了,可沈星的爸爸却朝老师扯着大嗓门喊‘倒水!’底气是那么足,腰杆是那么直,那表情那神态让其他的学生家长羡慕不已。” 反差大,课上课下仿佛两个人 许爱侠告诉记者,沈星平时话不多,在课堂下很低调,但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却很积极,表现反差很大,仿佛就像是两个人。但是他不是那种为了引起老师注意,在课堂上特意表现的娃,回答问题积极就是因为学习好,任课老师私下里都说,这娃将来肯定有出息。 许爱侠告诉记者,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了,好多事她也记不清了。总之,沈星当时就是个没棱没角的普通娃。 初中时 爱助人,当了三年钥匙保管员 针对许爱侠的评价,曾经给沈星当过初中三年班主任的张淑会也给出了类似的说法:“他就是个没有棱角的娃。” 张淑会回忆说,沈星是1994年秋天考入阎良二中的,初一至初三这三年间,她是沈星这个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沈星的学习成绩好,数学成绩尤其突出,因此经常帮她从课外书上挑选练习题抄写在黑板上让同学做,或是帮她刻板印试卷,还无私帮助落后生补习功课,俨然就是个“小老师”。 张淑会说,初中时沈星并不是班长,这些事当时他完全可以不做,可他喜欢做乐意做,这娃从小就有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沈星还是班里的钥匙保管员。”张淑会说,不管春夏秋冬、天气怎么恶劣,沈星都会第一个到学校,早早地用钥匙打开教室的门等候其他同学来上课,一干就是三年。让其他的学生和家长羡慕不已。 做好事,沈星不喜欢别人知道 张淑会说,沈星的功课成绩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但他不张扬总是很低调。有一年冬天,因为教室的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很大,风一吹就“咣当咣当”响,还往屋里灌凉风,沈星就从家里带来锤子、钉子和一块自行车内胎,等放了学别的同学都走了后,他就一个人“当当”地往门框上钉车内胎。门框和门之间有了车内胎,再闭门的时候就不响了,门也严实了,凉风进不来了。 还有一次,教室里的灯绳断了,张淑会从家里找了根细绳准备去换上,结果进教室后却发现,灯绳早已经换上了。她在班上问了好几次,是谁换上的,可就是没人啃声。后来有个学生告诉她,是沈星利用早到学校的时间更换的灯绳。张淑会说,这件事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威信高,曾经做过“护花使者” 别看沈星为人低调,但是因为学习成绩好,加上身体棒,因此在同学中威信很高,班里调皮的“刺头”也挺给他面子。因此他还偶尔“插手”同学之间的小纠纷,充作“和事老”或“护花使者”。比如看到班里有调皮的“刺头”欺负女同学,沈星就会仗义出手跟对方理论一番,换做别人,“刺头”早就跟对方吵作一团或是扭作一团了,可是沈星一出马,“刺头”立马就打怵了,事情也就很快“摆平”了。 “但那时候沈星绝对没有早恋,就是出于同学之间的友谊,或是说出于一种正义感。个子矮小的同学跟沈星在一起,能感到有一种安全感,感觉非常踏实。”张淑会补充道。 张淑会告诉记者,初中三年读完后,沈星在阎良二中继续读高中,那时候还经常在校园里碰到一脸阳光的他。自从2000年夏天沈星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沈星。去年春天,班里的同学组织同学聚会,当时通讯录上都列上了沈星的名字,可是由于正在攻读硕士的沈星学业太忙,当时并没有回来。 高中时 不只是班长,还是一位大哥哥 阎良二中英语老师任芳是沈星高一高二两年的同班同学,高三文理分科后,任芳读了文科,沈星读了理科,尽管不在一个班里,但都在一层楼上读书,还是经常见面的。 任芳回忆说,高一上学期一个周一早上,同学都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活动了,唯独她自己因为胃疼趴在课桌上。作为班长的沈星过去询问她为什么不去参加升旗仪式,当得知自己胃疼难受的时候,沈星随即搀扶着她去了校外一家诊所去取药。“他亲自陪同我去诊所,这件事我记忆犹新。我始终感觉,沈星不只是我的班长,还是我的大哥哥。” 任芳还告诉记者,1997年冬天,担任他们班数学任课老师的郑发启退休离校,沈星提议同学们捐款给郑老师买了一支钢笔。沈星还组织大家到阎良电视台为郑老师点了一首歌,歌名是什么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歌词内容是感谢师恩。 担任升旗手,站得笔挺笔挺的 现年61岁的李小平曾经担任沈星高三时的班主任,她回忆说,得知学校安排她担任沈星所在班级班主任后,曾经去沈星家做过一次家访,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记得沈星家境不是很好,家里养了许多鸡鸭之类的家禽。 李小平和曾担任过沈星高中政治老师的张春英都回忆说,沈星穿着十分朴素,因为家境不是很好,穿的大都是哥哥穿剩的旧衣服,但都洗得干干净净。 两人还回忆说,高三时作为班级的班长、学校的优等生,沈星曾担任过学校的升旗手,升旗的时候站得笔挺笔挺的,俨然一个小军人,没想到沈星高三毕业真的考上了军校。 ◎沈星小学及中学时的老师、同学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沈星 ◎他各方面表现很好但是很低调 ◎往事悠悠 上小学和初中时,他的名字是沈兴
 曾担任沈星初一、初二英语任课老师的杜导莉告诉记者一个大秘密,沈星小学、初中时的名字是沈兴。 杜导莉说,最先看到沈星救人的报道时她没有在意,后来有人告诉她,救人的沈星是西安阎良二中的,这才怀疑起来,这个沈星是不是就是以前她教过的那个沈兴,再仔细看报道内容和照片,果然,沈星就是沈兴。 18日,记者费尽周折从阎良二中档案室里找出来两份尘封已久的学生档案,一份是《阎良二中初97级(应为97届 编者注)学生档案》,一份是《阎良二中高2000届学生档案》,并由此得到确认,初中时沈星确实名为沈兴。 《阎良二中初97级学生档案》中有一份沈星读初二时所在班级学生入学情况登记,上面记录着,当时班里共有5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14人。“沈兴”学号是18号,当时在班内担任的职务是组长,家长是沈希望,住址为新跃村凤西组43号。 《阎良二中高2000届学生档案》中有一份《陕西省1999年高中会考高二年级成绩册》,上面记录着沈星的考号是0010701002,其中物理97 A,化学94 A,生物99 A,外语91 A,历史77 B。 后经多位老师回忆确认,沈星在小学、初中都叫沈兴,沈星的名字是高一入学后才改的。
◎爱好广泛 小学时,跑步、唱歌、画画等都不错 据张淑会介绍,沈星的家距离学校五六里远,别的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沈星却是步行去。可能正是因为经常锻炼的缘故吧,别看沈星的个头不算高,在同学中也就算是中等偏上吧,但身体特别棒,无论是长跑还是短跑都挺厉害的。最威风的时候就是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了,他简直成了得奖专业户,几乎报什么项目都能得奖,是班里最主要的得分手。 张淑会告诉记者,沈星的篮球打得也挺棒,那时候在球场上经常见到他的身影。唱歌唱得也挺好,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歌咏比赛,他是班里的领唱。因为是班里的宣传委员,沈星还经常给班里出黑板报,他粉笔字写得一般,歪歪扭扭的,但画画却很好。 经常帮老师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 18日,曾经教过沈星三年语文并担任过他高二班主任的姜筱玲告诉记者,沈星各门功课都十分优秀,数理化尤其突出,尽管他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但相比数理化就差些了,不过语文成绩在班里也是属于中游偏上的。沈星的作文成绩一般,也是属于中上游的,印象中没有写得特别好的作文范文。 姜筱玲还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所以沈星经常帮老师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俨如一个小大人。1998年11月,当时沈星正读高二上学期,姜筱玲要去西安市参加一个讲课比赛,需要离开学校一周的时间。走之前,她嘱咐作为班长的沈星帮她管理班级。一周后等她从西安回来后了解到,她离开的这一周时间里,沈星基本上完全代理了她班主任的工作,每天都帮她管理班级,督促同学学习,十分用心。 喜欢打篮球,课间十分钟也忍不住 阎良区职教中心团委书记袁朴曾是沈星高三时的同桌,他回忆说,沈星特别喜欢打篮球,即使课间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也忍不住,会抱着篮球跑到操场上去过过瘾。 袁朴说,小学和初中时沈星不爱说话,性格上有些内向。从高一起,他开始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似乎一下子自信了很多,脸上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微笑,很阳光很帅气。 袁朴回忆说,沈星在上初中前,个子还不算高,充其量算是中等偏上,但上了高中后身体一下子拔了高,高二时就长到了1.78米高。从高二上学期开始,他喜欢上了打篮球,即使课间只有10分钟的时间,他也抱着篮球跑到球场上。 袁朴说,有一次他和沈星一起打篮球,两人不小心撞在了一起,沈星看到袁朴的鼻子被撞出血了,连忙带着袁朴到水龙头旁,并帮他清洗,然后两个人再回篮球场上继续“鏖斗”。 爱骑自行车,曾骑车从天津返回西安 袁朴说,沈星的功课门门都很好,可是自己的英语成绩比较差,作为同桌,沈星没少帮助他。 袁朴还告诉记者,沈星喜欢骑自行车。因为家境的原因,读初中时沈星没有自行车,上学放学都是步行,读了高中后才有了一辆旧自行车用来代步,他喜欢得不得了,经常自己擦油、维修保养,自行车虽然旧,但车况一直很好,车闸、铃铛什么的都很好用。 沈星喜欢骑自行车出去游玩,因此当他听说2003年夏天,沈星大学三年级暑假历时17天骑自行车从天津返回西安阎良的事,他就感觉一点都不奇怪了。 袁朴还说,2001年春节期间,沈星从大学回老家过年时约自己去看望高三时的班主任李小平,当时沈星给李老师带的是他从天津买回来的小吃大麻花。 A6-A7版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张振民 王金 发自西安阎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