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八国集团峰会救不了欧洲
2012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国集团峰会救不了欧洲
  美国民众戴着八国领导人的面具,抗议八国集团峰会。



◎欧元区经济成为主要议题,会前欧美国家就危机互批 ◎普京缺席导致八国集团“缩水”,或难以达成实质协议
  八国集团首脑峰会于当地时间5月18日至19日在华盛顿郊外的美国总统官邸戴维营举行。本次峰会的议题非常多,在18日的工作晚宴上,八国集团领导人将着重讨论伊朗、朝鲜、缅甸和叙利亚问题,而19日的主要议题则是全球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但外界对于本届峰会的预期很低,不认为本届峰会能开出拯救经济的“药方”。
  关于危机互相指责
  这届峰会的口号是“一同行动”,德国《焦点》周刊17日称,在G8峰会前,欧洲和美国之间相互指责。美国认为欧洲应为债务危机做得更多,欧洲则反击美国应“管好自己”,这在峰会召开前是罕见的。
  外界对于本届峰会在处理经济问题上的预期很低,不认为本届峰会能开出拯救经济的“药方”,同时还担心债务危机引发的困难可能会长期化。
  如今的八国集团已从原先的“富国俱乐部”沦为“负(债)国俱乐部”,一字之差却有难言的惆怅和失落。八国中除了加拿大和俄罗斯之外的其它各国均是债务缠身,欧债危机阴霾不散,美国债务风险依旧,而日本震后债台高筑、资金外流加速,所以也不太可能指望本次峰会能在经济方面有所成就。
  美国白宫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罗曼说,欧债危机将是此次八国峰会焦点话题,但他预期这次峰会在此方面不会取得太大突破,危机仍需留待下个月在墨西哥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继续商讨。
欧美国家各怀心意
  5月15日,希腊组阁失败,有关其将退出欧元区的猜测再次抬头。与此同时,德法“发动机”也出现了分歧,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称要重新探讨紧缩政策“路线图”——财政契约,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紧急磋商,可双方在具体的改革方向上仍是“各说各话”。
  出于捍卫美元霸权、扩大对欧出口等利益考量,美国在欧债危机上一贯是“你急我不急”。不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当前美国也认识到,如果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解体,美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故而它改变了一向“隔岸观火”的态度。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瑞斯克说,美国正在通过“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等机制,“不动声色”地救助欧洲。
  奥朗德促增长的提法符合美国扩大出口的“小九九”,奥朗德当选后就跟奥巴马通电话,两人在“促增长”上找到了共同话题。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尤里·达杜什直言,此次峰会将是美国携手法国、意大利甚至英国劝说德国的好机会。
组织安排异常混乱
  本届八国峰会还将讨论重大国际问题,其中包括伊朗、朝鲜及叙利亚问题等。奥巴马意图在晚宴期间商讨这些问题,似乎是想营造轻松的氛围,但由于讨论时间很有限,与会国领导人只能在相关问题上“浮光掠影”。
  这届峰会的组织安排异常混乱,也将被载入史册。八国峰会原定和北约峰会一起在芝加哥举行,但白宫3月突然宣布将八国峰会地点改在戴维营,并将峰会会场周围列为军事禁区,出乎各界预料。
  美国媒体事后称,如此安排主要是为了照顾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让他与北约峰会“撞车”。但普京又突然宣布不出席八国峰会,总理梅德韦杰夫代为出席。这令美国煞费苦心的安排全部泡汤。
  这样一来,八国峰会19日闭幕后,奥巴马等多国领导人还得马不停蹄从戴维营赶到芝加哥继续参加北约峰会,八国峰会的正式开会时间被压缩到大约24小时,人们更无法指望八国领导人能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就重大议题达成实质性协议。
观察
峰会已“缩水”,难有作为
  表面上看,此次峰会将涉及欧债危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全球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可谓议题广泛,但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缺席,加上各界对峰会有效性的广泛质疑,一个“缩水”的八国峰会最终将难有大作为。
  普京的缺席给八国峰会的命运敲响了警钟。曾几何时,七国集团和后来的八国集团曾叱咤国际风云数十年。而今,全球格局发生沧桑巨变,新兴力量迅速崛起,新的平台不断出现,八国集团昔日的光彩日益暗淡。
  八国峰会重要性的“缩水”还体现在峰会会址随意选择上。八国集团鼎盛时期,东道主对会址的选择慎之又慎。由于峰会是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会址选择有的为了显示东道国的文化,有的则有政治考量,还要考虑应对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的安保问题。而如今的八国峰会,由于风光不再,连反全球化人士也提不起兴致。
  更重要的是,一系列因素决定此次戴维营峰会更可能沦为“清谈会”,各方的期望值大减。
  由于俄最高领导人缺席,峰会难以在伊朗、叙利亚等俄罗斯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上取得进展。俄罗斯总统助理德沃尔科维奇已明确表示,俄反对将涉及伊朗和叙利亚问题的不当内容纳入峰会宣言之中。这实际已关闭了此次峰会在伊叙问题上取得进展的大门。
  此外由于欧美之间、法德之间在应对欧债危机措施上分歧多多,此次峰会在经济议题上想取得进展也很难。刚刚上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意要“促增长”,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偏爱“紧缩”,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倾向前者。因此,期待在戴维营让欧洲人在促增长和维持财政纪律之间做出抉择似乎并不现实。更何况,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说:“欧债危机只能在欧洲解决。”
  世界格局处在大调整时期,没有新兴国家的参与,八国集团已难以应对全球重大经济和政治挑战。八国峰会面临的尴尬局面表明,它在解决全球重大问题上越发力不从心。
油价和撤军让美国头疼
  除了欧债危机,这次峰会上还可能讨论石油价格和阿富汗问题。面临年底大选的压力,奥巴马希望各国“配合”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压低油价。在这一点上,峰会倒是可能取得一些成果,毕竟全球的战略石油储备几乎都掌握在这些工业化国家手里。
  至于阿富汗问题,欧洲国家在自身债务缠身的情况下,普遍不想跟美国玩了。5月10日,默克尔在八国峰会的政策声明中就强调,北约应兑现将作战部队撤出阿富汗的承诺。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说,美国自然不愿欧洲盟友“逃离”自己的战车,希望努力挽留。不过,驻阿联军主体还是美军,欧洲国家占比例不大,实在要走,美国也就只能“好合好散”了。
  出席八国峰会的多位“新面孔”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蒙蒂以及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等,反映了一年之间发达国家政经局势的急速变化。
  奥巴马第一次与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会面,了解法国立场,同时也是首次迎来意大利总理蒙蒂与会。对于正值大选之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而言,这是一个不用出国门便可展示其在国际舞台“领导”作用的良机,同时为其竞选连任造势。
◎相关新闻
  希腊储户挤兑银行
一天取现7亿欧元

  希腊组织联合政府失败令它退出欧元区的风险攀升,希腊人担心该国脱离欧元区后采用的新货币会没人要,纷纷到银行去提领存款,银行开始出现挤兑现象。
  据悉,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和各政党领袖会商文稿记录显示,他当时曾说:“希腊央行行长普罗沃普洛斯告诉我,市场现在还没有到惊慌的程度,但大量的担忧可能最终演化为恐慌。”
  普罗沃普洛斯表示,提款和流出的资金已达到了7亿欧元。
  根据希腊央行的数据,自2010年1月以来,希腊企业和家庭共提取了720亿欧元的存款,截至3月底,所有银行剩下的存款只有1650亿欧元。
  帕普利亚斯召集三大政党组阁谈判终告失败,这引发投资者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忧虑,导致欧元汇率和欧美股市下跌,近日更达到4个月来的新低。
◎名词解释
  八国集团的由来
  八国集团由七国集团演变而来,其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
  1975年,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加拿大参加第二次首脑会议,始称七国集团。2002年,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
  该集团以协调主要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应对经济危机为宗旨,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出现许多新问题,讨论议题逐渐扩大到国际政治、安全、社会、贫困、环境等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文化冲突等前沿问题。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闻晚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