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中国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精神
 
标题导航
工业油做原料加工食用油
“白卷英雄”张铁生将成亿万富翁
2012年05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油做原料加工食用油
◎号称西南最大油脂企业的云南丰瑞油脂深陷“质量门” ◎业内人士称用工业油是受暴利驱使,产品已被责令召回
  东方IC供图



  拥有“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称号,甚至还承担着云南省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储备任务……就是这样一家拥有多项殊荣,且号称西南最大的油脂企业如今却深陷“质量门”。5月21日,在昆明市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查获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瑞油脂)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违法加工食用油脂,现已责令该公司对3个问题产品立即实施召回。

工业用油变身食用油
  5月18日,在昆明市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抽查结果发现,丰瑞油脂涉嫌使用工业用猪油和工业用鱼油作为原料,掺混加工食用油脂,所生产的“吉象”牌散装猪油、桶装猪油、猪油植物油调和油产品在云南省内销售。
  目前,相关部门已责令该公司对涉嫌生产问题产品的生产线进行停产整顿,暂扣食品生产许可证,发出“责令召回通知书”,责令该公司对“吉象”牌散装猪油、桶装猪油、猪油植物油调和油3个问题产品立即实施召回。
  “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是集油脂油料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民营企业,不仅是西南最大的食用油脂生产和贸易企业,还承担着我省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储备任务。”在2010年5月份,《昆明日报》的一篇报道中,丰瑞油脂董事长赵建国这样介绍自己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丰瑞油脂专业生产“金菜花”牌菜籽油、大豆油、核桃油、高品质植物油及“吉象”牌系列精炼猪油等。企业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称号,“金菜花”、“吉象”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三道检测形同虚设
  丰瑞油脂一位张姓副总18日下午向记者表示,此次“吉象”牌猪油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该张姓副总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丰瑞油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广东市场,而且整个采购、生产再到销售的过程要经历三道检测。原料厂家先邮寄样品,公司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之后公司再与原料商签订订购合同。原料商负责运输原料,待原料运到昆明,再进行一次检测,然后才进行分装。产品分装完成后,还要再进行一次检测。
  而三道检测都没有检测出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上述张姓副总这样解释:“之前都没有问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出现了问题。”对于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人士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丰瑞油脂在5月18日发布的召回公告中称,公司将正确面对违法行为、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这几天我们都在逐步回收猪油,三天大概召回了几十公斤的猪油。”5月21日下午,记者致电丰瑞油脂“吉象”牌猪油经销网点之一的玉溪富康油脂有限公司,该经销商陈俊春如是说。
价差最高达五倍
  “油脂企业掺混工业用油加工食用油主要是受暴利驱使。”国外一家大型油脂企业的技术经理表示,工业用猪油和食用猪油之间有着巨大的价差,一般的工业用猪油每吨不到4000元,而食用猪油中的精炼板油现在每吨已高达18000元。最便宜的食用猪油每吨也得上万元。
  上述经理表示,工业用猪油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它的卫生指标不高,炼制比较粗糙,甚至用死猪、瘟猪、猪的下脚料均可炼制。由于工业用猪油中的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含量高,所以是严禁食用的。
  互联网上的供求信息显示,目前,工业用猪油的价格每吨在3000元到4000元不等。而食用猪油与工业用猪油的价差最高达五倍。“我们公司的工业用猪油3600元/吨,这个价格不包括运费。不过,如果你要的量大,价格还可以再优惠一些。”浙江一家油脂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记者调查获悉,食用猪油的价格是工业用猪油的数倍。“我们公司的精炼猪板油18000元/吨。”山东一家油脂公司的负责人称,精炼猪板油是最贵的,如果用猪内脏炼的油价格要便宜不少。

◎相关新闻
  卫生部确定三种现场
检验“地沟油”方法

  去年12月卫生部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5月22日,卫生部透露,此次征集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目前正在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卫生部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通过盲样测试等方式,对征集到的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
  据了解,去年12月开始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征集,已是第二轮面向社会的征集活动。之前已征集到由7家技术机构提供的5种检验方法,但经过论证证明,特异性不强,不能作为“地沟油”判定手段。
  卫生部相关人士强调,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应以源头管理和现场监督检查为主,检验手段为辅,并注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举报的作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餐厨废弃油脂的管理也主要是加强源头管理。
  本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