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八岁女童喉部插管七年
2012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岁女童喉部插管七年
  好心人来看望张潇萍。



◎青州一弃婴被收养不久便查出患病,家中无钱医治 ◎青州政协提供救助,助其治疗顽疾并尽力帮其家庭

  5月18日上午,青州市政协科技界组的委员付晓等带着牛奶、鸡蛋等物品来到潍坊益都中心医院,看望了因患多发性喉部乳头状瘤住院做手术的8岁女孩张潇萍,鼓励她勇敢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学校读书,并表示科技界组的16名委员承担她此次住院的8000元费用,以后还会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将其送回了家中。据了解,今年8岁的张潇萍原是一名弃婴,2004年被青州市王坟镇南枕头村村民张承松夫妇收养后不久,便查出患有多发性喉部乳头状瘤,当时因养父母无力负担万余元的肿瘤切除手术费用,仅为其实施了气管插管手术,自此张潇萍只能靠气管插管呼吸,不能说话。去年张潇萍作为青州市政协“百名贫困患者”活动的救助对象,成功实施喉部肿瘤切除手术,不再依靠喉咙插管呼吸,但她患的这种病具有多发性,去年以来又多次做过喉部手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痛失爱子,悲痛夫妇收养被弃女婴
  5月18日上午,记者与青州市政协科技界组的付晓、纪博等几名委员带着牛奶、鸡蛋等物品一起来到潍坊益都中心医院,看望了因患多发性喉部乳头状瘤住院治疗的8岁女孩张潇萍,鼓励她勇敢和病魔作斗争,早日回到学校读书。
  记者看到,张潇萍的喉部伤口处贴着医用胶布,由于刚做过手术她说话声音很低,但看到这么多叔叔阿姨来看自己,她显得非常高兴。张潇萍说:“谢谢叔叔、阿姨们来看我,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今天就出院回家了,女儿的病动了手术,现在恢复得非常好。”张潇萍的母亲——51岁的于秀花告诉记者,5月8日晚上,女儿一口痰吐不出来,并且喘不动气,脸憋得通红,可把她和丈夫吓坏了,他们马上联系了救护车赶往医院对其喉部做了手术,从女儿喉部切除了乳头状瘤。
  据了解,2000年,家住青州市王坟镇南枕头村农民张承松和于秀花12岁的儿子突然头疼不止,还接连呕吐,到济南医院检查后查出是恶性脑瘤,没多长时间,儿子就不幸去世了。儿子的去世对已经近40岁的张承松夫妇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夫妻俩始终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之中。
  2004年农历五月十二的晚上8时左右,张承松夫妇突然听见有人敲自家的大门,他们跑出去打开门一看,惊呆了,地上竟然放着一个用小毛毯包着的女婴,而敲门放下女婴的人早已离去。夫妻俩觉得女婴比较可怜,自己也没有孩子,就办理了收养手续。“女儿当时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只有三斤重,晚上天还挺冷,她的小脸冻得通红,我们连夜把她送到医院的暖箱养着。”于秀花告诉记者,因为他们也没有孩子,就一直把这名弃婴当亲闺女来对待和抚养,并给她起名张潇萍。
突然患病,女儿呼吸只能靠根插管
  于秀花介绍,在女儿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一天晚上突然发生休克,丈夫张承松用手使劲掐她的人中,女儿才醒过来,于是他们马上将女儿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到了医院后才查出得的是多发性喉部乳头状瘤,所幸是良性的,但因无力负担肿瘤切除手术需要的万余元费用,当时仅为女儿实施了气管插管手术,从此女儿只能依靠喉咙的气管插管维持呼吸,而且不会讲话。就这样仅万余元的治疗费,让女儿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当时我在家照顾女儿,每天都给她消毒,防止发生感染,就靠她父亲外出打工挣点钱养家糊口,家里非常困难,实在拿不出钱给她做手术。”于秀花流着眼泪告诉记者,这几年为了给女儿看病,已经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并且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欠下了不少债。
  受家庭条件所限,于秀花每天只能用自制的消毒水、棉棒等最简单的消毒工具对女儿的喉部进行消毒,她每天两次为女儿清理气管套管,每半小时用药物滴入气管插管处进行保守治疗,消毒、化痰避免感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一直到去年,张潇萍作为青州市政协“百名贫困患者”活动的救助对象,成功做了喉部肿瘤切除手术,从此喉部才不再插着一根管子维持呼吸。
  据不完全统计,在张潇萍喉部插管的这七年里,2555多个日夜,母亲于秀花用药棉为她清理气管套管共5110次,药物滴入气管插管处消毒、化痰245280次。七年如一日,于秀花夫妇从没有因孩子是抱养的而放弃希望。
  但因为张潇萍患的这种病具有多发性,自去年手术以来又多次做过喉部手术,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爱心涌动,政协委员承担住院费用
  “这次张潇萍住院的8000元治疗费用,由我们青州市政协科技界组的16名委员负担,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关注这个女孩,更多的为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张潇萍可以安心学习,将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付晓告诉记者。
  5月18日上午,政协委员们还将张潇萍一家送回位于青州市西南的王坟镇南枕头村家中。
  “女儿现在上幼儿园了,非常聪明听话,尤其是写的字非常漂亮。”谈起这个8岁的女儿,母亲于秀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都为这个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
  于秀花说:“医生说等女儿年龄大点,这病就不会复发了,女儿从小到现在已经遭了不少罪,在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希望女儿的病能够早日痊愈。”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