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静
又快到“六一”儿童节了,像往年一样,山东青岛一所小学本想搞一台大型文艺演出来庆祝,后来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此普遍“不感冒”。于是,学校便让孩子自己投票选儿童节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最终参考投票结果,决定将“六一节”改为“六一周”,这期间每天学生都可以自主安排自己喜欢的活动。 (5月26日《半岛都市报》) 儿童节怎么过?在舞台上参与文艺表演,或者坐在台下当观众,这几乎成了每年儿童节的固定安排。记得二十多年前,笔者自己的儿童节都是这样过的,并且因为没有表演天赋,年年都只能坐在台下拍巴掌。现在,笔者那上幼儿园的小侄子还是这么过儿童节的,不过幸运的是,这孩子有艺术细胞,第一年儿童节就上台当“演员”了。 年年岁岁文艺演出,几年,几十年雷打不动,跟央视春晚都有一拼了。那些被选上了的小演员们,提前好多天就要忙着排练,既为表演又是任务,能不枯燥吗?但是,毕竟这些孩子还有露脸的那一天,也算是付出终有回报了。而更多的孩子则根本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他们只能在台下当寂寞的看客,并且,节目年年大同小异,早已没了新鲜感。这样的儿童节看似组织有序,场面热烈,其实是成年人在用自己的思维绑架儿童节。 还好,今年终于有孩子可以“我的节日我做主”了,不必在儿童节前带着任务排练,儿童节那天也不须“被观众”了。真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更对学校将儿童节还给孩子的做法举双手赞成。本来嘛,儿童节就是为孩子们专门而设的节日,这一天,应该把时间留给他们自己,成年人要做的就是尽量帮他们达成心愿,扮演类似圣诞老人的角色,让孩子过一个梦幻充实的节日。 尤其是在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校紧盯着成绩单不放的今天,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天天闻闹钟起床,到了学校又一头扎入题海,放学回家作业还要写到半夜,好不容易盼到了节假日,不是去补课,就是到各类兴趣班学那“十八般武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一代,连童趣都被剥夺了,孩子们的幸福指数能有多高? 一年就这么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节日,家长也好,学校也好,不妨学学青岛这所小学,给儿童节松松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本属于自己的节日,这样的儿童节色彩才会更斑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