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当心高温立法成“美丽的花瓶”
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何时休
对“掺尿牛奶”别急着说不可能
装嗲的“气象女郎”是否有些喧宾夺主
2012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掺尿牛奶”别急着说不可能



  邓海建 

  近日,中国乳业领军企业蒙牛再陷质量门,被网友爆料其在牛奶中掺入牛尿,令人作呕,更让人心寒。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说,他个人认为此事不可能发生。
            (本报昨日A15版)
  蒙牛说冤枉,乳协说荒唐,支撑的说法大致两层意思:一是程序机械化,两道关卡铜墙铁壁,牛尿想要蒙混过关,这个基本很难;二是经济上不合算,原奶按质论价,牛尿不含脂肪等“干物质”,加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尽管都希望这是一则不攻自破的谣言,也希望阴影不断的国产乳业能真正洗心革面,但以理性逻辑而言,这些辩词似乎并不足以自证清白。专家信誓旦旦所谓“绝无可能”之事,时有轻飘飘兑现为可能的现实。譬如地沟油事件初始,就有专家铁齿断定其“绝无可能回流餐桌”,说是因为提炼难度大、成本高,完全是赔本的买卖——结果呢?现实无情地嘲讽了相关专家,并让这个群体的公信力再受连累。至于赌输在周老虎事件上的专家学者、咬定房价“绝无松动可能”的业内人士,更是如过江之鲫。
  怀疑是舆论监督的基本品质,而怀疑一切又会给公共生活滋生无妄风险。蒙牛或乳协的解释或有道理,但这个“道理”需要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企业自律蔚然成风,不会拿百年字号说谎;二是监管程序基本天衣无缝,杜绝了作奸犯科的可能。这两点,起码于当下的市场经济生态而言,还是较为遥远的梦幻。当年的三鹿,论起民族情感不比蒙牛差,在三聚氰胺事件上,一样折戟沉沙。所谓“自律”的信仰,不过是任其自肥与自利的空间。加之“康菲”“沃尔玛”等生猛的风习,结结实实让中国消费者意识到,天上从不会轻易掉下“企业社会责任”,没有严苛的监管与罚单,行善积德的好孩子迟早也会鱼肉乡里。至于监管的水平,5月24日《新快报》一则消息可谓例证。日前,广东佛山一家年产酱油八万多箱的某大型调味品公司,被发现使用易致癌的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该厂家被发现购入工业盐水达760多吨。可怕的是这不是小作坊的小打小闹,而是“年产酱油八万多箱”的某大型调味品企业的行业秘密——更令人咋舌的是,官方的正规通报中,只有“某食品公司”“其单位”“该厂”等说法。难道曝光致癌酱油也要“为假者讳”?如此监管,比真相更让人心寒。
  当此语境之下,“掺尿牛奶”事件在公众逻辑中究竟是“不可能”还是“皆有可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