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酒店关门,俺订的婚宴咋办
好心中医接来李升友,治疗见效
2012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心中医接来李升友,治疗见效
◎因无钱医治,李升友丧失自理能力 ◎治疗所需的15000元药费仍无着落
  孙孝光大夫帮李升友做恢复性按摩。



  本报2011年2月25日曾以《这对苦命父子日子咋过呀》为题,报道了潍城区于河街道后徐村李升友身患脑梗塞,妻子离家出走,儿子仅两岁,父子俩无人照料一事。由于无钱医治,出院后的李升友病情愈发严重,一年多来身体已经完全瘫痪。获悉情况后,潍城区一名老中医将其接至诊所附近悉心照料,李升友的身体有了起色,但15000元的药费仍是老大难。

无钱医治身体完全瘫痪
  李升友今年49岁,由于家境贫寒44岁时才找了一名云南籍媳妇,46岁有了儿子小亮(化名)。李升友47岁时被确诊为脑梗塞。2011年2月,李升友曾住院治疗过一段时间。自2011年春出院以来,由于无力医治,李升友每天只吃一点降压药,病情越来越重,年仅2岁的儿子已懂得照顾父亲。2011年12月,本报联合爱心企业一起去探望李升友,当时的他生活虽不能自理,但大小便无碍,说话思维都较清晰。
  李升友的病情牵动着每一个关心他的人。今年5月16日,在潍城区开门诊的中医孙孝光驾车去后徐村看望李升友,此时的李升友身体已完全瘫痪,大小便失禁,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这样的动作都无法自己完成,说话也出现困难。看到李升友病情如此严重,从小就学习中风、脑梗塞后遗症中医疗法的孙孝光决定出手帮帮他。5月17日,孙孝光将李升友和他的儿子小亮接到了潍城区西关街道友爱村,为其租了一间平房居住,并每天上门为其治疗。
悉心治疗仨月后能自理
  5月23日上午9时30分,记者跟随孙孝光大夫来到潍城区西关街道友爱村一户村民家中,见到了躺在地铺上的李升友,李升友的姐姐李桂芳带着3岁的小亮在一旁照顾他。李升友住的这间屋长约2米,宽约1.5米,只容他一人躺着。屋子的角落放着一个烧开水的电壶和一把暖瓶,枕头边放着一只塑料杯,里面插着一根吸管。“平时他就只能用吸管喝水。”李桂芳说。
  屋子的隔壁就是厕所,不时散发出阵阵臭味。李桂芳告诉记者,弟弟实在太困难了,这次来治病为了省钱便租下了这间月租50元的小屋,她每天三时来给弟弟做饭、喂饭、烧水、端屎尿、翻身等。3岁的小亮临时跟着她住,每天小亮都跟着来照顾自己的父亲。
  孙孝光大夫打开随身携带的医药箱,开始为李升友治病。翻身、打活血针、针灸、按摩、贴膏药、喂药……一套下来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由于李升友住的地方太小了,孙孝光只能跪在地上给他针灸。因李升友完全不能动弹,帮他翻过几次身后,孙孝光已满头是汗。
  孙孝光告诉记者,他目前在友爱路开了一家诊所,专门治疗中风、脑梗塞偏瘫后遗症。根据李升友目前的情况,他预计要恢复到能生活自理还需要三个月的疗程。
希望更多好心人来帮他
  李桂芳告诉记者,从5月17日到23日孙大夫已经义务给弟弟治了7天病,7天来,弟弟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现在已经能自己完成蜷腿动作,胳膊也能小范围活动,说话也比以前利索了。“我本来以为治不好了,这回多亏了孙大夫啊……”李桂芳说。
  记者留意到,李升友身上有一些疤痕,头上还有一块黄豆大小的凹陷。李桂芳告诉记者,弟弟以前在家时,由于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旦跌倒摔的满身都是伤。“看到爸爸摔倒了,小亮一边哭一边到处找邻居帮忙……”李桂芳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孙孝光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上午来给李升友治病,自己出药出力,但他本身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他情况这么可怜,我不收他治疗费,想着只收一点药费,但他的情况太困难了,我先给他治着吧。”孙孝光叹着气说。
  记者了解到,李升友三个月的治疗光药费就需要15000元左右,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