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自发摊点群,堵了居民回家路
热线不断,读者踊跃为“包包老人”找家
2012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线不断,读者踊跃为“包包老人”找家
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庄村读者赵慈玉来电反映他们村有名走失老人与流浪老人很相似
  流浪的“包包老人”。(资料图片)



  5月22日,本报A9版以《拎着34个包包,老人流浪街头》为题,报道了安丘有一名随身携带着30多个包的流浪老人后,连日来,本报接到许多热心读者拨打的热线电话,他们纷纷提供线索,希望帮助老人早日找到家。几名家中有老人走失的读者,也来电询问这名老人的具体情况。其中,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庄村读者赵慈玉来电反映,他们村里有一名叫赵慈福的老人,年龄也在60岁上下,已经离家出走两年左右,出走之前精神也不太好,从照片上看,本报报道的流浪老人很像赵慈福老人。
  读者踊跃提供线索
  《拎着34个包包,老人流浪街头》一文见报后的当日下午,安丘市凌河镇读者宋金亮给本报打来电话,说这位老人可能是凌河镇凤凰官庄村的,因为他在该村见过这个人。记者立即联系到凤凰官庄村的一位村民,得知这位老人确实在凤凰官庄村住过一段时间,但不是本村人。这位知情人介绍,这位流浪老人去年11、12月份曾在昌乐县的五图、朱汉两乡镇流浪过,今年的1月份流浪到安丘市凌河镇,在凤凰官庄、于家水西一带村子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在下小路沿途流浪。
  安丘市兴安街道小城埠村韩英、安丘市兴安街道金山村的邹先生等读者也都给报社打来电话,提供老人目前所在的位置。
  寒亭区寒亭街道的齐平德打来电话称,寒亭区华疃村有个叫李安东的人,60多岁,精神不太好,大半年前给人干活时迷了路,离家走失。齐平德认为“包包老人”很象李安东。但是,鉴于寒亭离安丘较远,希望当地好心人能够与他联系,代为确认一下,确定身份后,他再联系老人家人前来相认。5月24日下午,常年在安丘姜蒜市场搞批发生意的安徽人李井峰看到门前路边有一位老人,很像报道中的流浪老人,就立即给报社打来电话。为了确定这名老人是不是寒亭区华疃村的李安东,5月25日,李井峰驱车找到流浪老人,但老人总是不说话,未能如愿弄清他的身份。
另有部分寻亲热线
  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庄村读者赵慈玉来电反映,他们村里有一人与报道中的老人非常相似,老人名叫赵慈福,年龄在60岁上下,已经出走两年左右,出走之前精神也不太好,从照片上看,“包包老人”很象赵慈福。赵慈福有一个兄弟在青岛,两个女儿也已结婚,当时家人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除了提供线索的,也有部分家中有走失老人的市民打来热线电话。诸城市相州镇后塔桥村的李卫华的父亲一个多月前走失,22日下午,听安丘大汶河开发区的朋友说这里有位流浪老人后,立即赶往安丘,一路寻找来到下小路黑埠子姜蒜市场附近,直到傍晚,终于在黑埠路口往南的路上找到这名流浪老人,但却不是他父亲。
  李卫华说,今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他父亲从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社区的姑姑家往相州老家返会时,走到安丘市景芝镇临浯社区时迷路,被一家好心人收留,第二天一早执意离开,随后便杳无音讯。李卫华的父亲叫李传福,今年69岁,身高不到1.6米,稍微有点老年痴呆,平时爱笑不爱说话,但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子女的情况,走失时他的头发很短,头戴一顶灰色单帽,穿一件灰色棉袄,黑色裤子,一双棉鞋。他希望好心人能够提供线索,帮他早日找到父亲。
  在此,本报希望热心读者继续拨打晚报热线96663或记者电话13791632258提供线索,帮助这名“包包老人”早日回家,也帮李卫华等人早日找到走失的家人。
             (记者 王玉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