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希腊欧元区“某个周末”分手? |
◎花旗预测几率75%,欧洲或将额外支付8000亿欧元“分手费” ◎多国已准备善后,病入膏肓之下默克尔“新药”疗效难测 |
|
尽管欧元区各国领导人一再表示要努力挽留希腊,但至今没有达成任何成果。有关欧元区国家已制定希腊退出应急预案的消息却不胫而走。花旗集团预测,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为75%,为此,除已受到的影响外,欧洲央行估计需要提供额外的8000亿欧元的“分手费”。在多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善后之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推出新药——“德国模式”与“中国经济特区模式”组合,但疗效如何尚待观察。
“闪电分手” 汇市休市终结良缘 希腊前总理帕帕季莫斯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上公开表示,希腊正在考虑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而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6日报道,花期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预测,希腊在6月17日新选举后无法组建落实经济紧缩措施的政府,并将因此于2013年1月1日宣布退出欧元区。花旗集团预测,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为75%。 日前西方流行着关于希腊“46小时闪电退出欧元区”的说法。这一说法称,如果欧元区想将分裂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全过程就必须在周末国际汇市休市的46个小时内完成。 华尔街金融分析师认为,在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希腊政府不仅需要消除国内的不安情绪,宣布新的货币体系,还需要重组全国银行并防止资本外流。 欧洲央行日前出台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底至2012年3月期间,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及西班牙这五个债务危机严重欧元区国家的银行存款流失总额已超过800亿欧元。而为了抵消希腊退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欧洲央行估计还需要提供额外的8000亿欧元。 各国谋善后 为希腊退出做预案 比利时副首相兼财政大臣范纳克尔日前暗示,欧元区一些国家正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做预案。这是欧元区国家政府高官首次在公开场合承认正在为希腊退出做准备。他说:“我们必须努力坚持从而避免希腊退出欧元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在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 芬兰财长尤塔·乌尔皮莱宁24日也透露,芬兰已拟定应急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希腊退出欧元区后欧洲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的局面。 德国媒体5月26日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政府建议希腊这样的债务危机国建立经济特区,认为这样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这份由德国财政部起草的计划中,还建议希腊在劳务市场、福利待遇以及化解青年失业率方面仿效德国模式。 要堵希腊人 英拟收紧移民政策 英国媒体26日援引内政大臣的话报道,英国正准备收紧移民政策,以防欧元“崩溃”后可能涌入英国的移民潮。 《每日电讯报》援引内政大臣特雷莎·梅的话报道:“在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做一些准备以应对偶然事件未尝不可,这正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按照她的说法,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或欧元债务危机加剧,可能有大批希腊或其他欧洲联盟国家的破产者或失业者涌入英国,加重英国就业负担。 特雷莎·梅没有详述如何收紧移民政策,但英国媒体报道,减少临时签证和工作签证的发放是可能的选项。 《金融时报》报道,现阶段旅居英国、获得英国公民身份的希腊人在3万人至4万人之间,主要集中在伦敦。
◎观察 默克尔新药能改掉希腊人午睡习惯吗 默克尔近日推出六点计划,继续侧重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问题是,默克尔的新药方能否获得广泛支持?会不会在南欧遭遇水土不服? 默克尔的新药方从内容看,有点像“德国模式”与“中国经济特区模式”的组合。她一方面建议南欧国家仿效德国本世纪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如改革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削减福利等,并引入德国的“双元”职业教育体制;另一方面建议南欧国家成立经济特区,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外国投资,借外力拉动经济增长。 眼下,围绕促增长,欧洲大体形成南北两大阵营。南方阵营以奥朗德为代言人,要求重新谈判欧盟“财政契约”、发行欧洲债券和项目债券、欧洲央行直接介入。北方阵营以德国为首,认为前者仅要求资金投入而无改革,实质上是希望由北方国家出钱和欧洲央行印钞票为南方买单。 欧元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社会发展模式,即北欧模式、大陆模式和地中海模式,欧债危机折射出欧洲南北模式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北欧国家和大陆模式的德国等通过社会改革和科技创新,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端,经济竞争力强。相比之下,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面对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日益艰难。 欧债危机以来,默克尔一直想把德国代表的大陆模式经验推而广之,以治本而非治标作为出发点。她的新药方中,受中国发展经验启发提出的“经济特区”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默克尔的新药方必须得到南方阵营的认可,才可能成为欧盟的统一政策;而能否得到南方阵营的认可,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的表态又至关重要。法国预定6月中旬举行议会选举,媒体普遍认为奥朗德目前的表态仍有“选举语言”之嫌,议会选举尘埃落定后他才会真正“亮剑”。 欧洲南北之间,社会条件、教育水平、民众意识均不相同。针对默克尔的新药方,一些媒体戏谑式质疑:默克尔能让希腊人改掉睡午觉的习惯吗?
◎民忧 不想脱离欧元区 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支持推行财政紧缩政策的希腊新民主党所获民意支持率超过反对紧缩的左翼激进联盟党。 一些分析师说,新民主党领先优势微弱,预言议会选举的最后赢家为时尚早。不过,新民主党支持率上升显示一些选民担忧希腊脱离欧元区的后果。 5项民调26日发布结果,新民主党的选民支持率为25.6%至27.7%,而先前领先的左翼激进联盟党的支持率为20.1%至26%,另一传统大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率为13%至15.5%。 政治分析师约翰·卢利斯说:“这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赛。新民主党有微弱优势,但是,如果有人说他们是最受欢迎的政党,那是巨大错误。” 对希腊选民而言,选择不容易。选择新民主党或泛希社运意味着可能需要继续勒紧裤带,支持左翼激进联盟党意味着面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和不确定的未来。 ◎民愤 不满拉加德“逃税”论 当地时间5月26日,英国《卫报》刊登对拉加德的专访。这名法国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说,她知道许多希腊人的福利遭削减,但其他一些国家的公众更值得同情。 拉加德说,一些非洲国家非常贫困,儿童教育条件很差,“他们比希腊首都雅典的人更需要帮助”。她批评希腊“逃税”风气加剧财政严峻状况,“那些人整天想着逃税”;希腊人应该缴纳税款,“集体自我救助”。 拉加德这番话招致希腊一些政党抨击。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前财政部长韦尼泽洛斯27日在一次竞选集会上说:“危机时期,所有人都不可以羞辱希腊人……拉加德的说法对希腊公众是一种侮辱。”拉加德的专访刊登后,不少希腊人在网络上留言,表达不满。 拉加德27日出面“澄清”,称她“非常同情希腊人,关注他们面临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心帮助希腊,以渡过危机”。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