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去美元化,人民币“直面”日元 |
◎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启动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 ◎有利于中日双边经贸往来,并促进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 |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9日宣布,自2012年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的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这意味着日元将成为除美元外首个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主要货币。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向前推进。
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 根据相关规定,自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实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直接做市商承担相应义务,连续提供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买、卖双向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规定同时指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询价,将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 此前,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日元汇率套算形成,但近来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损失的风险颇大,兑换手续费也较高。 兴业银行资深分析师蒋舒介绍:“现在推日元直兑人民币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直接汇率,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将人民币对日元的报价模式由名做实了。” 对于即将推出的新交易货币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理万超预计:“初期阶段,市场交易量不会有太明显变化,但其战略意义重大。下一步中日双方金融机构开发新的人民币衍生交易品种,将有助于提高日元直兑人民币的交易额。”
◎利好 减少对美元依赖,有利于双边经济合作 “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可以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汇率,规避了企业因美元汇率浮动而带来的风险,进而降低中日企业间的汇兑损失,有利于双边的经济合作。”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指出。 资料显示,在我国的诸多贸易伙伴中,目前日本是除欧盟、美国、东盟外我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往来极为密切。在目前欧元区经济低迷和欧元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实现人民币与日元货币的直接交易,将更加有利于两国的双边经贸往来。 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开展除美元外人民币与别国货币的直接交易。目前,在对多种别国货币交易中,我国仅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交易。人民币对其他币种的交易方式均是以美元交易做市商和美元为中介进行,其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也均采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该币种汇率套算形成。这一间接交易方式不易形成真实的汇率价格,同时也容易因美元汇率的波动而给双边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汇兑损失。
经贸地位提高,人民币破冰走向世界 分析人士也指出,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还有利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继续推进。 “这不仅是推动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中,人民币正在离开美元中介进入到国际货币市场。”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指出。 据悉,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速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积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同时,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在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中,还新增了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报价,人民币正在破冰前行走向世界。 亚行研究院经济学家邢予青也表示,人民币日元实现直接交易,可以视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将提高包括日元、人民币在内的亚洲国家货币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他说,在美元、欧元不稳定性增强的今天,日中加深货币合作,将给世界货币体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观察 人民币国际化 需要谨慎前行 业内人士指出,我们要看到,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诸多风险和考验,首先,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走强势必遭遇美元战略挤压,人民币被要求快速升值;其次,人民币与日元合作策略虽能借助日元影响力提升人民币作用,但若缺乏以我为主的战略,也会陷入被人架空的险境。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仍需谨慎前行。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人民币跟日元之间自由兑换规模应该是有所限制的,也就是说,由于日元是一个可兑换货币,它会导致人民币一个间接的可兑换,对于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个预期恐怕难以掌控。所以在这个兑换的过程当中,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规模应当是可控的,这样做比较稳妥。 人民币市场汇价 5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如下:100美元——632.62人民币 100欧元——791.88人民币 100日元——7.948人民币 100港元——81.487人民币 100英镑——990.65人民币 100澳大利亚元——620.76人民币 本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