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家长们总会送给孩子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爱。几百元一双的名牌运动鞋、上千元的儿童摄影、到洋快餐店大快朵颐等等,可这些方式,孩子们图了一时痛快,家长图了一时高兴而已。为何不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财方式,既可以为了孩子长远打算,又能够培养孩子健康的理财观念呢?
家长理财是关键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无法培养他们树立理财观念之前,怎样为孩子理财的重担就落在了父母身上。 本报曾经报道过,随着理财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目光投向了少儿险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少儿险的保障范围包括教育年金、健康医疗险、意外险乃至带返还功能的储蓄型、分红型产品,有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一系列组合保障计划。保险专家提醒家长,在为孩子投保前应仔细比较,购买适合自身需求的险种。 除此之外,理财专家建议,用基金定投方式储蓄子女教育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基金定投即投资者在每月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持续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基金定投方法简单,省心省力,又可以分享到股市的长期收益。当基金价格走高时,买进的份额较少;而在基金价格走低时买进的份额较多,长期累积下来,成本及风险自然会摊低。 学会支配零用钱 当孩子长到5至6岁,基本上需要懂得钱与购买的关系,如懂得如何区分钱币,懂得加减法,懂得会花钱。当他开始要求你给他买东西时,你就为他准备一些零用钱。那么,给孩子多少零用钱为界限呢?这是父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实,孩子的零用钱不需要逐年增加。因为长一岁,孩子们就期望得到更多的零用钱,这并不能教会他们什么,更主要是让他们了解有关收支平衡、需求与财力关系方面的知识。 要让那些渴望增加零用钱的孩子知道,钱是父母给的,但来之不易。父母应该加以引导,灌输理念。例如,父母为孩子买了学校的午餐,就应该将这项费用加入到他们的零用钱中去。
培养正确理财观 理财是一个过程,包括挣钱、消费、储蓄。父母亲指导孩子理财,是指让孩子了解、参与、实践挣钱、消费、储蓄的全过程。让孩子知道花钱容易挣钱难,挣了钱也不能全部花掉,还要储蓄,保证“财务安全”。 首先,作为父母要有理财意识和科学理财方法,有良好的节俭习惯,为孩子作出榜样。花钱大手大脚、不会节俭的父母很难教会孩子科学地理财。 第二、让孩子了解家庭财务计划。让孩子知道家里近期、中期、长期需要的支出有哪些方面,学费要多少钱?收入多少,支出是多少,有多少剩余? 第三、让孩子学会记账。孩子手中要有一个记账本,随时记下家中的收支项目,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日常开销和收入以及挣钱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和体验挣钱的艰辛。 第四,和孩子一起学习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使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赚钱,又要有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给孩子提供亲身体验理财的实践过程,正确对待金钱,形成正确的理财观,道德观和劳动观。 本报记者 孙艺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