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庆伟
马鞍山市珍珠园小学近日向家长们通知,学校想给教室添置电化教学设备,还想给每个教室安装空调,可是目前政府部门暂时不能投入资金,因此希望学生家长们都能“出把力”。5月30日,有学生家长公开爆料此事,讲述学校“强捐”,引起众人热议。校方称,并非是强捐,而是自愿,家长也可以利用自身关系募捐。 (6月4日《江淮晨报》)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心里有说种不出的滋味。无论是校方想让家长个人捐款,还是让家长去募捐,实质都在打家长们的主意。尽管学校声称不是强捐,但校长的话都撂在那儿了,为了孩子以后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哪个家长敢不捐。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一个请家长们“出把力”,无异于乱收费。 从新闻中得知,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孩子添置电化教学设备也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学校的任务,资金也应该由财政负担,家长不应该为之埋单。政府部门暂时不能投入资金,就需要校领导多出力,多争取,或者想其他办法解决资金难题。老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多开动脑筋,总归能想出来。但一个前提需把握:别打家长的主意。 此外,面对该学校的强捐事件,当地政府也该反省。珍珠园小学校长称,之所以政府部门暂时不能投入资金,是出于教育均衡化的考虑,要优先安排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学校,而珍珠园这样的名牌小学反倒排在后面。如此就有鞭打快牛的嫌疑了,也是对教育公平的矫枉过正。总的来说,财政资金应该对教育多倾斜,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学校与老师的后顾之忧,别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空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