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笔尖上的大考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高中毕业了,校服上写满了伙伴的祝福
2012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中毕业了,校服上写满了伙伴的祝福
◎潍坊一中、潍坊七中昨日举行毕业典礼,师生告别哭红双眼 ◎高考在即,高三学生离校回家备战
  潍坊一中报告厅内,学生们依依不舍地进行告别。
  潍坊一中的两千余名高三学生郑重宣誓奋力拼搏。
  潍坊一中李天龙老师应学生要求在校服上写下寄语。
  潍坊七中的高三毕业生为任课老师送上鲜花表感恩。
  潍坊七中高一高二学生自发列队为高三的学哥学姐送行。



  在高考即将来临的时刻,6月4日上午,潍坊一中报告厅内举行了高三毕业典礼,2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这一刻,没有学习,没有压力,只有放松和感恩。学生们白色的校服上写满了五颜六色、互相祝福的话语;高三老师成了明星,为学生们签名、合影留念;学生承诺用满分感谢师恩……三天后,高三毕业生将迎接人生的大考,老师为朝夕相处三年的孩子们送上祝福。当天,潍坊七中的1478名高三学生也举行了毕业典礼。据了解,潍坊一中和潍坊七中的高三学生将于当天离校回家复习,潍坊中学的高三学生也将在6月5日上午9时30分前离校。
报告厅内上了最后一堂课
  “是否还记得高一时,你那童稚未减的自我介绍;是否还记得军训的会场上,你那矫健的身姿展示出了青春的气宇轩昂……”6月4日上午8时30分,潍坊一中高63级毕业典礼在该校报告厅内举行。一段长达一小时,记录着高三每个班级学生成长足迹的视频,让现场2000余名高三毕业生和200余名高三任课老师们眼圈泛红。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三年级的最后一堂课,在组织形式上有些不同,课堂是大合堂,除了高三的毕业生和老师外,还邀请了学生家长,高一、高二的学生观摩。”毕业典礼上,潍坊一中校长于允锋动情地说到,这节课给大家上课的“老师”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也不同,有老师,学弟学妹,家长,同窗三年后勤保障人员。最后一堂课的主题是“责任和理想”。
  “自从你们升入高三后,全体教师定期为你们发放公开信6次。每次,我都认真拜读,从信中读到社会各界对你们的期望,母校的关爱,家长的嘱托,全体教师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你们有志青年追求自己的梦想。每读完一封信,留给我的都是感动、感恩。再过三天,你们就要向社会、家长、母校挥洒自己12年的成果。”于允锋的每一句话都触动着全体毕业生的心。现场,于允锋送给了毕业生们第7封信,共16个字:“沉着冷静,从容自如;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最后,于允锋说,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常回“家”看看,将来也能写四封信给学校。分别为:20天后,也就是6月24日,同学们高考成绩公布时发封信给母校;2个月后,当大家进入大学后,再发封信给母校;2年后,再发一封;20年后,再发一封。
毕业生举起右手郑重宣誓
  在将最真诚的祝福和最后的嘱托传达给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后,校领导为高三学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赠送学校纪念品。各班的班长身着毕业学士服,由校长拨穗,并郑重地从校长手中接过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为1000多天的高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在高三毕业生的眼里,“高中毕业”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它承载了父母长辈多年的关爱期待,凝聚了老师们润物细无声的无私奉献。
  随后,高三学生代表进行了《带着美好的理想从这里起飞》的发言,毕业生们还向母校赠送了纪念品——青铜雕塑《凯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凯风》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系感讴母爱的千古名诗。雕塑似慈母鞠身揽子,以息相向,几闻叮咛之音,青铜质坚,堪经风雨。
  “我宣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老师的期望,不负天赐的智慧、青春理想,奋力拼搏、超越自我……”最后,全体高三学生表情凝重,整齐地高举右手,郑重宣誓。
学生用好成绩来感谢师恩
  上午10时许,200多名高三任课老师,安全保卫、宿舍管理、后勤保卫中心的老师们从自己所教、所管的毕业生手中接过鲜花,现场响起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在母校最后的日子里,在这熟悉的礼堂里,演绎最美丽、最动人的离别……
  “老师我舍不得你!”数学老师孙家宝刚刚从领奖台上下来,26班的班长刘晓曦便冲了上去,紧紧抱住孙老师,“没什么,没什么,回家好好休息,好好考。”孙老师拍了拍刘晓曦的肩膀,帮他拭去眼眶边的泪水后,快速转身离去。记者看到,孙老师不停地用手在脸上擦拭着。“相处了三年了,怎么可能没感情,怎么可能不激动。”刘晓曦说,老师们最后一年比前两年都要严厉,但是他们都非常理解。
  “老师,我跟你承诺高考数学我一定会考满分!”数学老师张光明从台上下来,还没来得及将鲜花放下,就被王赫撞了个满怀。“好啊,哈哈!”刚刚在台上还眼圈泛红的张光明老师先是一愣,然后眉毛一弯,眼睛一眯,瞬时笑得跟个孩子一样,高兴地答应着。张光明说,他是班长,学习还不错,一模考了660多分,二模670多分,希望高考的时候能越来越高。“临别时,我总想着要送给老师点什么,送礼物太俗,就想着用成绩来感师恩吧,我想这也是老师最想要的礼物。”张光明说,他数学学得尤其好,平时都考140分以上,二模的时候考过满分。“没问题,不可能达不到。”对于自己的承诺,张光明信心满满地握起拳头说。
校服上签满了真挚的祝福
  “毛毛:我们高中一起走过了三年,三年时光,你的笑容,你的嗓音,我永难忘,高考加油!”、“三年的组长,谁也无法代替我们的心情,我会想你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永远是你的!说点实用的,高考祝你考690,我们一定一定一定会在北京见面的。张雯惠”、“爷爷:家族最小的孩子来给你说两句话,毛毛,你那样可爱,让我由心喜欢,你是那样优秀,和我们共同度过三年的每一份美好,毛毛,北师大九月份在等着你。”……高三23班王郑含笑的秋季校服上,被同窗好友写满了五颜六色的寄语,就连衣服领子,袖子上都没有放过。
  王郑含笑告诉记者,她在班里外号比较多,有“毛毛”、“狗狗”等,“爷爷”则是她在家族中的称号。“我们在班里有个家族,有十几个人,大家关系都比较好,还有奶奶呢。”王郑含笑笑着说。她告诉记者,她的理想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的书上经常提到北师大,姑父也是北师大的,所以我很早就立志要考北师大。”王郑含笑说,她想考北师大的梦想大家都知道,因此同学的寄语中都希望她能如愿。“来年送你瓶风油精!”在衣服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行话,她说,晚自习时会有蚊子,同学们平时也会互送风油精,“将来看到这句话,也会让我想起美好的高三时刻。”王郑含笑说,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将自己的秋季校服贡献出来,用来签字留念,“觉得在校服上签字挺有意义的,而且上面还有校徽呢。”
  “或许从今以后,再也不用为了明天的考试思绪不宁了,再也不用花一节课的时间做一道题了,再转转校园的柿林、揽月湖场吧……”三年风雨,三年欢笑,三年奋斗,三年成长,今朝相聚,已是毕业时。毕业典礼的最后,伴随着音乐《二十年后再相会》,学生们进行最后的告别。11时30分前,他们就要全部离校回家备考,迎接三天后的大考。

合影一百多次 老师嘴笑麻了
  毕业典礼上,高三级部的任课老师们成了最忙的人,每个任课老师都被学生们层层围住,纷纷要求合影签名。高三一班的班主任李天龙老师,好容易从学生群中挤出来,接受了记者短暂采访的邀请。
  “签了一百多个名了吧,合影也一百多次了,嘴都快笑麻了。”李天龙老师打趣到,虽然累,但是还是很开心,谈起感受,李天龙老师想了想说,“很复杂。”“老师,合个影吧。”刚跟李天龙老师聊了一句,两个小女生便追了出来。接过学生献的红色小花后,李天龙老师开心地跟学生合起了影,“嗯,很帅,很帅。”拍完照,两个小女生还不忘安慰夸奖。
  “龙哥,拍个照呗!”一个泼辣的女生朝李天龙老师撒娇。“好!”李老师也来者不拒。合完照后,女生又将自己的校服脱下,让李天龙老师签名留念。“‘龙哥’这个名字,你不觉得很亲切吗?”这名叫谭淑君的女生告诉记者,平时放松的场合大家都叫李天龙老师“龙哥”,上课等严肃场合,才会叫李老师,但是自从进入高三后,大家一直都紧绷着弦,好久没叫“龙哥”了,现在再叫感觉很亲切。“‘龙哥’很迷人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会为他倾倒。”这名女生自豪地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高三级部主任张吉刚,他的眼睛明显已经有些红肿。“真是舍不得他们,昔日一些被自己教训过的调皮捣蛋的学生似乎也瞬间长大了……”张吉刚告诉记者,“很酸楚”这三个字,概括了他当前的感受。
◎潍坊七中
欢送毕业生离校 正课延迟十分钟
  6月4日上午,潍坊七中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举行了毕业典礼。1478名高三学生在收拾好行装后纷纷离校,近千名高一高二学生自发在校门排成两队为他们送行,本应于9时50分开始的正课也特地延迟了10分钟。
  当天上午8时,潍坊七中高三学生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在举行国旗和校旗升旗仪式后,高三学生代表、高一高二学生代表、高三教师代表及学校领导纷纷做了讲话。今年的毕业典礼中,学校特地为28个毕业班的班主任举行了献花仪式,由学生代表向三年来最辛苦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了献花和拥抱祝福。
  在七中门口,学校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准备了长达几十米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各种祝福的话语,每位毕业学子都可以在上面签名留念。高三学生离校的时间是9时30分许,正逢上午的大课间,上千名高一高二的学子自发来到学校门前排成两排,欢送学哥学姐。在教学楼的阳台上,同样聚集了许多高一高二的学生目送学长学姐离校。
  高一九班的小赵同学说,高三的学哥学姐她一个都不认识,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来到校门前,为每一位毕业生鼓掌欢送,她也被这动人的场景所感动,有些热泪盈眶。
  高三27班的邵晴刚从教学楼走出来,看到两旁的学弟学妹们热情的笑脸和熟悉的老师,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该校团委老师姚宁告诉记者,这上千名学子都是自发来欢送毕业生的,学生们的热情让她十分感动。学校也通过广播通知学生们,为了给毕业生送行,正课延迟10分钟,赢得了学生们的欢呼。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张振民张蓓 本报通讯员 陈永杰(署名除外)
◎相关新闻
车辆系上“蓝丝带”,免费送考生一程
本报联合市交警支队推出爱心助考活动,今日起爱心车主可免费领取蓝丝带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为给高考学子“保驾护航”,本报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推出“蓝丝带爱心助考”活动,爱心车主及出租车司机可免费领取蓝丝带,高考期间,考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招停系有蓝丝带的执勤警车及爱心车辆,凭本人准考证由爱心人士直接送往目的地。同时,本报与交警部门也倡议更多的爱心车主及出租车司机参与其中。
  据报道,2011年高考首日上午9时20分,一位贵阳考生在高考考点门口被拒之门外,此时距开始考试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0分钟。考生哭着离开考场。后据了解,该考生当天上午8时乘公交车赶考,由于路上堵车延误了高考时间。
  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考生因为种种原因迟到。7日、8日高考的前两日又是正常上班日,上班高峰期易出现拥堵等情况,为让每一名考生都能及时赴考,本报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推出“蓝丝带爱心助考”活动。高考期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组织路面执勤车辆和各考点执勤警务车悬挂蓝丝带,考生因意外情况需要帮助时,可以招停悬挂有蓝丝带的路面执勤警车,由交警将其送达考点或目的地。
  十年寒窗苦读、今朝奔赴考场。为了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大爱。本报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发出倡议:如果您是出租车司机、爱心企业或者是有车一族,愿意奉献您的爱心,请加入到爱心送考的队伍中来,为高考学子尽一份力量。凡愿意参加本次活动的爱心送考人士可到指定地点领取蓝色丝带,或自行为爱车佩戴蓝丝带,统一系于汽车右侧反光镜上。
  凡在6月7日、8日、9日高考三天期间,考生及家长如有需要,出示考生准考证后,均可招停系有蓝色丝带的爱心送考车辆,由爱心司机将考生免费送达考场。同时,活动还将开通“高考直通车”,建立“一对一”送考服务,有意向参与的车辆登记后,城区内距离考点较远的学生,居住地没有公交车通行、出行不便等特殊情况考生,可提前与本报联系,请出租车公司等相关部门“一对一”对接后,“专车”接送。另外,特殊考生及家长也可致电本报,由爱心车辆将其免费送到考场。
  凡参与本次爱心助考活动的爱心车辆,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警指挥,特殊情况可及时拨打电话予以协助。临近考点时,所有送考车辆必须服从现场执勤民警的指挥,确保及时将考生安全送达目的地又不影响考试秩序。
  愿意参加“蓝丝带爱心助考”活动的爱心车主如有疑问,可以登录潍坊交警新浪官方微博进行咨询,在高考期间交警部门也将推出#潍坊交警助力高考#微专题,6月6日、7日、8日三天在各个考点进行微直播,为广大的学子和家长提供出行服务。
  蓝丝带飘扬,传达的是潍坊市民的一份温暖和爱心。因此,我们欢迎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为高考学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蓝丝带的含义
  蓝色的丝带代表了表达感恩、鼓励、关怀和爱。纽约市一名中学教师——海莉丝·布里姬女士,曾以作业的形式发起一项小规模的“蓝丝带赞美行动”,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拿到一条她设计的蓝丝带,上面写着“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意思是:我可以为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些价值。蓝丝带运动藉由赠予与接受蓝丝带的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发觉自己的价值。
            本报记者 周晓晴
蓝丝带爱心助考
  蓝丝带领取时间:
  6月5日下午2时—6月9日

  蓝丝带领取地点:
  奎文交警大队一中队,胜利东街与北海路交叉路口市府岗,潍城交警大队一中队,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亚星岗,以及所有考点现场的交警执勤点。

  咨询电话:8196157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