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对新生儿父母而言,没有比孩子生病更令人揪心的事儿了。与成人相比,儿童往往起病急,症状变化快,更需要准确而合理地应对。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份“90后妈妈的爱心药箱”一文引起了很多年轻妈妈热情的关注与转载。 但是对于文中“药箱”中的常备药物,多位业内专家认为,这位年轻妈妈的“爱心药箱”当中的大多数药品都不合理。而其药箱中的“常用抗生素—阿奇霉素”更是不能自备的,阿奇霉素是窄谱类抗生素,完全不应该是家庭用药的范畴。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段全纪建议,家长们不可想当然地乱给宝宝备用药物。以免滥用抗生素和成分不明、禁忌症不明的中药,以免贻误病情。
非细菌感染,宝宝不用抗生素 相对于成年人,儿童更容易患病,目前有不少家长对抗生素有很深的依赖意识,宝宝一感冒就挂盐水,一咳嗽就吃消炎药。家长要给宝宝谨慎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以下两种情况。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段全纪提醒,夏季热多是因为宝宝的调温系统还不完善,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里未能及时散热引发的。夏季热有严格的季节性,要区别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发热。很多家长误以为是感冒,给小儿服不少感冒药甚至抗生素,结果适得其反。此时关键是要给宝宝降温,主要是降低环境温度,多喝水。 非细菌性腹泻也是儿童滥用抗生素的病症之一。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过敏刺激、饮食不当、消化不良、使用药物、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而感染性腹泻中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如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且没有特殊的腥臭味,也不需使用抗生素。但是,段全纪提醒,若孩子为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尤其是夏季高发的腹泻,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则应使用抗生素。不过,家长也不应自行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而应由医生处方正规使用。
家庭小药箱,不能自备抗生素 既然药物不能随便自备,那么对于爸爸妈妈而言,家庭应急药箱应该为宝宝们准备些什么呢? 腹泻——对于腹泻(每日大便超过4次),治疗主要以防止脱水为主。为补充足够的水和电解质,家中应备有口服补液盐,以备必要时冲饮服用。腹泻次数较多时应马上送医,不可自行服用止泻药。 发烧——体温低于38.5℃时不用退热药,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温。如果持续高温,退热药效果不佳或热退后迅速回复高热的立即送医。 咳嗽——咳嗽的处理也应区分对待。在尚未明确病因前,家长不应自行使用镇咳药物(如止咳糖浆等)。 外伤——家中应备有必要的消毒药品,比如医用酒精和碘伏(碘伏稀释后使用)。药店出售无菌纱布、棉球和绷带、创可贴等。 段全纪表示,用药前应判断小儿病情是否需要立即送医,再考虑使用应急药物。另外,家长如果给宝宝用药后,再去医院就诊,一定要注意告诉医生给宝宝吃的什么药,服用的量等等,这样医生才能根据宝宝的情况合理地开出适合宝宝的药物。 本报记者 刘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