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妈妈,我领到饭盒了,是好心的叔叔送来的! |
◎爱心人士上门送保温饭盒,临朐县五井镇师生捎饭问题解决了 ◎下站将前往临朐县九山镇 |
|
近期,本报先后以《保温饭盒孩子们都想要一个》、《百余山里娃收到保温饭盒》、《头次用保温饭盒,孩子们开心互问捎啥饭》为题,连续报道了“保温饭盒进校园”活动的进展情况。6月4日下午,记者兵分两路与我市三家爱心单位(团体)的工作人员将413套保温饭盒(含爱心个人捐赠的3套保温饭盒)送到了临朐县五井镇的4处小学。至此,为临朐县五井镇发放保温饭盒活动结束,共为师生发放饭盒929套,下一站本报将前往临朐县九山镇发放保温饭盒。 两个团体捐120套保温饭盒 5月31日下午4时,市民刘少卿和马长德将30套真空保温饭盒送到本报。刘少卿说:“我们是‘晨骑E族’成员,这30套真空保温饭盒是我们大伙一块凑钱买的。” “晨骑E族”是我市自行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个团体,成员们一般早上5时30分在白浪绿洲湿地公园集合,绕白浪绿洲湿地骑行20多里进行锻炼。刘少卿说:“我们‘E族’里的年龄段有60后、70后和80后,固定成员有七八个。我们的理念是‘快乐骑行,共做善事’。” 6月1日,鸢都义工执行主席孙志达致电本报说:“看到潍坊晚报有关保温饭盒的报道后,我在我们义工群里发了通知,大家都踊跃捐款,我们用募捐的钱买了90套保温饭盒,随时都能将保温饭盒送到小学生们的手里。” 鸢都义工在2006年9月由孙志达发起成立,现已拥有正式会员6000多人,团体会员20多个,开展活动600多次。截至目前,累计为灾区组织捐款50多万元,结对救助帮扶特困学生400多名,帮助贫困家庭及失学儿童1000多人,捐赠图书2万多册,援建山区小学图书室10所,为5名病残青少年募捐达30多万元。 “我就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6月4日下午1时,记者与潍坊兴安置业股份公司、某网站(爱心企业不愿透露名称)、鸢都义工三家爱心单位(团体),从本报出发前往临朐县五井镇捐赠爱心饭盒。其中,潍坊兴安置业股份公司捐赠保温饭盒220套,某网站捐赠100套,鸢都义工捐赠90套。 “一个饭盒虽然不大,但它体现的是社会的温暖。我从潍坊晚报上看到这个活动时,内心很感动,就想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捐赠保温饭盒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由潍坊晚报联系学校,统计出所需饭盒的数量,爱心企业和个人只需出资购买饭盒送到学校发给学生就行了,这样我们既省心又办了实事。”潍坊兴安置业股份公司的孙加顺经理说。 某网站负责人林先生在电话里说:“我的籍贯是浙江,已经在潍坊工作了多年。看到捐赠保温饭盒这个活动,我就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捐赠一部分。”4日下午,林先生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前往临朐为小学生们发放保温饭盒,但他非常重视此次爱心捐赠活动,特意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前往。 发饭盒时捐助两名特困学生 当天下午3时30分,经过200多里的行程,记者等人来到五井镇五井小学,在这发放真空保温饭盒130套。该校校长巨同辉说:“学校里虽然有食堂,但毕竟是大锅饭,很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口味,所以仍有部分学生从家里捎午饭。有了这个保温饭盒,家长就可以做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饭菜捎着。另外,以前学生们都是用方便袋、塑料盒捎饭菜,每次吃完饭后地上就会一地方便袋,有了这个保温饭盒,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据了解,五井小学共有21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覆盖了附近21个村。最远的一个村子叫隐士村,离学校30多里地。 当天下午4时左右,另一路记者来到五井镇朱家坡小学发放了80个饭盒。该校是一所乡村小学,离五井镇区20多里路程,该校生源主要来自朱家坡村、青石崖村、利蒋村、常家溜村四个村,全校共有五个年级。 该校80名小学生收到饭盒后,很多学生拆开包装盒左瞅瞅右看看。潍坊兴安置业股份公司的两名负责人询问该校有没有特困生,当得知该校学生高琳和周全莹两名同学家庭困难时,两名负责人对其每人进行了1000元现金救助。 今年11岁的高琳为该校五年级学生,家住常家溜村,家里还有父母和妹妹。去年其父亲高明岗患上了脑脊髓炎,丧失劳动能力,家中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生活十分困难。家庭已为父亲治病花去十几万元,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 9岁的周全莹是该校三年级学生,她父亲因患白血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挣钱,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她和弟弟一起生活。 ◎现场 见到妈妈头句话“我领到饭盒了” 当天下午5时左右,记者来到五井镇泉头小学发放了80个饭盒。该校离五井镇区30多里,有100多名学生,附近5个自然村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 学生们领到饭盒后,都好奇地打开包装瞧新鲜,看完又小心翼翼地装好。放学后,二年级的江修泽提着保温饭盒跑到早已等在路边的妈妈高列珍身边说:“妈妈,妈妈,我领到饭盒了!是好心的叔叔送来的!”“太好了,以后你就用它给捎饭,我天天给你做你爱吃的。”高列珍高兴地说。 泉头小学50多岁的刘宝科老师端详着保温饭盒说:“质量这么好的饭盒,在咱这里根本没有,用它捎饭太好了。” 另一路记者在当天下午4时30分,到达了五井镇付家庄小学,为这里的师生发放了123套真空保温饭盒。该校校长宋玉武说:“我们学校有师生160多人,除了一小部分学生离家近中午回家吃饭外,大部分学生都捎饭在学校吃。我们没有伙房无法给师生们提供饭菜,只能提供热水,我们学校的13名教师中午都捎饭。这次发放给我校师生的保温饭盒,很好地解决了大家中午捎饭的问题。” ◎捎饭 第一天捎炒菜,心里没数捎多了 6月5日早上6时,记者来到五井镇宋家台村14岁的双胞胎宋金建、宋胤建家。这小哥俩就读于付家庄小学六年级。他们的爸爸、妈妈刚从地里回来,妈妈李本梅说:“现在是麦收的季节,大人们一般天刚亮就趁凉快去地里割麦子,6点左右才回家吃早饭。我起来后给他俩蒸了米饭,他们自己炒了土豆丝。现在有了保温饭盒,他俩捎着饭菜到学校吃,我们就不用操心他们的午饭了。” 7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付家庄小学,大部分师生都提着保温饭盒来到学校。中午11时40分放学后,记者来到办公室,老师们打开保温饭盒开始吃饭。52岁的王兰智老师捎的炒芸豆,26岁的女老师张爱青捎的西红柿炒鸡蛋和蒸米饭。张爱青是学校里唯一的女教师,她家离学校20里路,每天跟其他老师拼车到校。她说:“我挺喜欢吃蒸米饭,但是以前没有饭盒,我只能用方便袋捎馒头或是烙饼,菜就是捎点咸菜。现在有了保温饭盒方便多了,可以捎蒸米饭和汤菜。” 记者来到该校六年级,很多学生都捎的蒸米饭和汤菜。班主任陈文彬说:“以前学生们捎饭都是捎馒头、咸菜。现在有了保温饭盒,同学们都捎着汤菜。”贺暖丽同学说:“第一天捎炒菜,心里没数捎多了。明天我少捎点炒菜,多带着蒸米饭,米饭剩下可以带回家再吃,但是炒菜捎多了就浪费了。” ◎爱心继续 九山镇1017名小学生需要饭盒 临朐县九山镇教育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许法忠说,九山镇共有6处小学,都没有伙房、餐厅,很多小学生都是早晨从家里捎饭菜到学校。据统计,九山镇九山小学需要保温饭盒353套,白沙小学需要101套,青杨峪小学需要39套,宋王庄小学需要70套,付兴小学需要253套,八一希望小学需要201套,6处小学共需要1017套。 许法忠说,近年来,九山镇各小学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也得到了许多省内外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的大力支持。现在该镇共有1017名小学生需要保温饭盒,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慈善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 本报将对我市偏远农村、山区等地的孩子仍用简易包装捎午餐的情况继续跟踪报道。本报愿意同更多爱心人士和团队一起,及时将这样的爱心保温饭盒送到孩子们手中。如果您的身边有贫困小学的学生需要保温饭盒,如果您的企业想捐赠保温饭盒,或是个人想捐赠保温饭盒,请拨打本报热线96663,也可同本报记者联系,手机为15095249083。除报社外,本报未在任何地区设立捐赠点,如果您有捐赠意向,请拨打热线电话联系后,再进行捐赠。 同时,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通银行爱心账号。户名:潍坊市慈善总会;账号:2065 0843 4703;开户行:中国银行开发区支行。同时,本报记者提醒电汇现金的市民,汇款时一定要注明“保温饭盒进校园”活动捐款。 请市民在购买饭盒捐赠时,一定在相关超市或市场选择带有“双层真空提锅”字样的饭盒捐赠,不要选择带有“双层保温提锅”字样的饭盒。双层真空提锅饭盒能保温在5小时以上,本报不再接收带有“双层保温提锅”字样的饭盒以及普通保温饭盒的捐赠。 文/图 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来臣 王玉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