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
 
标题导航
小巷变市场,开车如爬行
水库路本就坑连坑,又添两座垃圾山
2012年06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巷变市场,开车如爬行
◎广文苑小区门口的南北巷交通拥堵,卫生也难保持 ◎路边摊点有利也有弊,李家社区表示管理陷入纠结
  小巷被两侧的摊点堵得很难通行。



  “我们小区门口的南北巷成了个自由市场,一天到晚道路上满满当当的,全是摆摊的,开车从这走太不方便了。”6月4日,家住奎文区广文苑小区的孙先生向本报反映,自己小区门口的南北巷从早到晚被堵得水泄不通,不宽的马路被两侧的摊点占去了一大半,开车上下班很不方便,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

四百米路开车十分钟
  6月4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虞河路与广文街交叉口东约两百米路南的一条南北小巷。还没有走进巷子,记者远远就听见讨价还价的嘈杂声。在巷子北口记者看到,巷内东侧沿街商铺的摊位已经摆到了人行道上,出售熟食、蔬菜、水果、日用品等,使得这条南北小巷俨然成为一个热闹的自由市场。
  随后,记者驱车驶进小巷,看到道路两旁的商贩和来此逛街购物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很多市民将自行车或是三轮车停在道路两侧的摊位前买东西,还有不少市民甚至直接将车子停在道路的中央,过往的车辆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勉强通行。一路上,记者发现,小巷的东西两侧全是居民小区,车辆从居民小区内驶出后,也只能是“艰难前行”。尤其是遇到对行车道也有车辆经过,那么势必会造成拥堵的现象。在巷子南段的东西两侧,虽然没有摊位堵路,但是却停有十几辆车,依然占据着巷子一半的道路。大约十分钟后,记者的车辆才从这条长约400米的小巷内穿出。
商贩在此摆摊缴过费
  记者采访了几个摊位的摊主,这些摊主都表示,他们在这条巷子里摆摊是经过允许的。记者询问一名卖水果的摊主,是什么人允许他们在这摆摊的,该名摊主对记者说:“我也不知道是谁,反正我们每天来这摆摊的时候,就有两个社区的人过来收费,一天5块钱,一天一交,不然就不让在这里摆。”
  随后,记者在巷子里见到了一男一女两个身穿蓝色衬衣的人,他们正向一名摊主收费。该名摊主显然不太愿意交钱,穿蓝衬衣的中年妇女便对他说:“你看看你们的货车都占到路上来了,汽车都过不去,这样能行吗?”随后那位摊主还是交了钱,才被允许经营。
  记者走近两人,发现这两人身穿蓝色制服,制服左臂章上还印有“保安”的字样,当记者询问他们是什么部门在这收费时,两人匆匆转身离去。
市民方便之中有不便
  记者注意到,这条小巷内有三四个小区,人流量较大,对于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不少居民都表示很纠结。“这个自发形成的小市场已存在很久了,卖什么的都有,确实给我们附近居民购物提供了不少方便,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居民周女士对记者说。
  而对于附近开车上下班的市民来说,每天从这条巷子里通过,都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家住广文苑小区的陈先生说:“我在高新区工作,每次开车从小区门口经过时都提心吊胆,有好几次都差点剐蹭到别人。别看这个巷子不长,但是想要从这头开到那头,起码得十多分钟,真的是很不方便。我们小区刚拿到驾照的居民都不敢开车。”
  不仅是交通堵塞的问题,由于这条小巷内摊点密集,每天遗留下来的垃圾也让人很头疼。在附近居住的刘女士之前晚饭后,经常到楼下遛弯,可是自从有了这个小市场后,她几乎不敢出门了。“刚走到这条巷子口,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你想想,一天下来地上落下了那么多垃圾,掺杂在一起,这味道能好闻吗?”刘女士对记者说。
主管部门也非常矛盾
  6月4日下午,记者就这条南北巷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的问题采访了李家社区。李家社区党工委副书记韩学芳表示,这条南北巷的“自由市场”是商贩自发形成的,因为李家社区之前的菜市场多年前拆迁时已取消。大约四年前,有零星的商贩开始在巷内摆摊,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这么一个“自由市场”。当记者问及这个小市场所带来的交通和卫生问题时,韩学芳说:“我们也考虑过多次,但是这个市场给附近居民带来了不少方便,居民下楼就能买菜。而带来的交通堵塞问题显而易见,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也非常矛盾。此外,这条小巷的卫生由润洁物业公司承包,我们会和他们多多沟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的不良影响。”
     文/图 本报记者 殷梦 郑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