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舌尖上的城市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朝天锅素称“潍县火锅”
2012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天锅素称“潍县火锅”



  朝天锅现在是潍坊著名的地方小吃。因为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前,现在的城市潍坊称潍县,而朝天锅的历史却很久远,故朝天锅素有“潍县火锅”之称。朝天锅与普通火锅的相同之处都是锅内汤料保持沸腾状态,顾客围锅分餐;区别在于朝天锅的主要原料是猪,普通火锅是羊。朝天锅是特号大锅,普通火锅虽形状特殊,但体积不大。就基本制作工艺而言,朝天锅是煮,普通火锅则是涮。
朝天锅产生于潍县大集 最初俗称“杂碎锅子”
  朝天锅的起源年代众说纷纭,这是因为没有见到确切记载。它发源于潍县大集上,则是众口一辞的说法。
  城市潍坊一带的民众对朝天锅原创过程的传说,道出了它的平民身世。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每逢集日,潍县大集上总有几户摊贩会支上大锅,放入一锅猪内脏(当地俗称“猪下水”或“猪杂碎”),大块现煮热卖,聊以养家糊口。这样的大锅俗称“杂碎锅子”。
  “杂碎锅子”烧煮时散发出的香味对潍县周边前来赶集的农民和早早赶到集市设点摆摊的买卖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人只想喝汤、吃自带的干粮而不愿意买“猪杂碎”。因为只喝汤不好收费,然而让远道赶集的农民和买卖人白白喝掉“杂碎汤”,摊主又舍不得。
  相传,善于体察了解民情的潍县知县郑燮(即著名历史人物郑板桥)在潍县大集上看到这种情况,又联想到当地人都喜欢食用一种又大又薄的白面饼,就给一户摊贩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即摊贩可以取一张白面饼,卷上适量的“猪杂碎”出售。赶集的人只要买上—卷饼,“杂碎汤”便可以随便喝。
  没想到一试就灵。每逢集日,到这个摊贩这里吃饼卷“猪杂碎”、喝热“杂碎汤”的人络绎不绝。这个摊贩的买卖越来越红火。见这种方法有利可图,“杂碎锅子”摊主们便纷纷效仿。于是慢慢地,“杂碎锅子”除了现煮猪心、猪肺、猪肚、猪大肠等“猪杂碎”,也现煮猪头肉、猪口条。煮熟后,摊主切成薄片,让光顾者根据各自的口味随意选择,然后放进滚汤中一涮,卷到面饼中请顾客食用。另外,摊主备下几只大木勺供食客们喝汤。“杂碎锅子”的主顾主要是那些远道而来的赶集者。他们也十分愿意买上一卷饼,再拿出自带的煎饼、火烧或窝头,浇上不花钱的“杂碎老汤”,花费不多却能美滋滋地吃上一顿热饭。在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就着漂着油花、香气扑鼻、烧得滚开的老汤饱餐一顿,马上就寒意尽消,暖流遍体,更显得实惠。
  “杂碎锅子”摊主在潍县大集上都是露天操作,大锅的口也没有盖子。而“杂碎锅子”的名称又实在不雅,人们便取其无盖、锅口冲天之意改称“朝天锅”。
  关于朝天锅原创过程的传说不一,但多与郑燮有关。郑燮任潍县知县的时间是清乾隆十一至十七年(1746-1752)。如果传说属实,那么朝天锅便至少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朝天锅升级换代 从潍县大集走进饭馆
  最早出现在潍县大集上的朝天锅为露天支锅,大锅周围安装上一副木制圆盘放餐具。为防风避沙,摊主用秫秸和着泥巴在锅台四面夹成一道简易墙(俗称“箔帐”),仅留一门出入。这是朝天锅的原始业态。直到民国时期,潍县大集上原始业态的朝天锅还在红红火火地吸引着顾客。露天而食既不雅观又不卫生,因而原始业态朝天锅的消费主体大多是进城赶集的农民,本地人中鲜有光顾者。
  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城市经济繁荣带动了潍县饭菜业的兴盛。朝天锅除了在潍县大集上继续维持红红火火的原始业态,市面上出现了十几家专营朝天锅的饭馆,其中潍县市民蔡凤鸣在东关五道庙街上开设的凤鸣居、胡秩亭在南下河街上开设的朝阳居深受民众欢迎,最有名气。
  在专营饭馆里,朝天锅的基本制作工艺是:事先将猪头和包括猪心、猪肚、猪大肠在内的“猪下水”洗净煮熟,从猪头上剔下的肉以及“猪下水”仍放在保持微开状态的热“老汤”锅里,大锅中还放入一只油母鸡同煮,以增强“老汤”的香醇口感。按照顾客的口味爱好,大师傅用专门的铁钩子从大锅中捞出顾客喜欢吃的部位,切成碎块,撒上芝麻盐卷到面饼里送到顾客手中。后来,肉丸子、去皮熟鸡蛋、牛肉、驴肉等熟食制品也下入大锅,并根据顾客需求卷到面饼里出售,而“油母鸡”一般只用于煮汤,不出售。喝汤时放入芫荽末和葱末,还备有味精、胡椒面、油炸辣椒、食醋、食盐等佐料、调料,以及辣疙瘩咸菜(腌芥菜)段和生葱段供食客调味时自行选用。
  专营饭馆的朝天锅做工精细,卫生条件也改善了许多。它摒弃了露天朝天锅共用一把木勺直接喝“老汤”的做法,改用公用勺把“老汤”舀入碗中请顾客边吃边喝,这样便实现了完全的分餐。朝天锅也逐渐成为民众喜爱、老少咸宜的地方名吃。因为顾客随到随吃,几乎没有等候时间,所以朝天锅是城市潍坊一带地方特色独具的快餐。它的用餐形式是分餐制,符合现代卫生习惯。

制作方法变化不大
已经成为“中华名小吃”

  民国时期,朝天锅摊贩和专营店的营业时间一般是自晚秋天气寒冷至第二年春天。夏季一般不营业。这是因为夏季人们对饭食的凉热不用介意,况且夏季炎热,肉制品容易腐烂变质。
  从“杂碎锅子”在老潍县大集上出现,到朝天锅成长为潍坊地方名吃,经历的过程虽然十分漫长,但是其基本制作方法则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
  近年来,“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的桂冠化作朝天锅头顶上的道道炫目光环。这两个称号都是在1997年由中华烹饪协会和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认定的。朝天锅也早己作为向外界展示潍坊特色的品牌名吃进入高级酒店宾馆,并演变为朝天宴,让最初的“乡土灶台”升级为星级酒店的特色招牌。
  朝天宴以高档宴会的需求来审视朝天锅的独特亮点,发掘朝天锅的未尽潜能,在锅台布局上巧加设计:一张特制的餐桌周围,桌中央设置一口直径5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锅,锅口与桌面齐平,锅底有特制燃料,锅内烹煮精心加工的原料,并在食客到达时正好烹煮到最佳状态。同时,宴会中配炒的各道菜肴包含潍坊地方特色菜品的精华,产生群星拱月般的美食效果。
  从外观上看,朝天宴上的朝天锅凸现齐鲁豪迈气派,肉熟汤滚,磅礴大度;从烹饪技法上讲,以一点带全面,达到了一锅多料、一锅多烹、一锅多味的境界。
  另外,遍布城市潍坊街巷的大小朝天锅专营饭馆依然在满足着人们的食欲中展现着自己朴实平和的本色——既乏门庭若市的喧闹,又少门可罗雀的窘迫。不过朝天锅的原始业态早已绝迹,“朝天锅”已不算那么名实相符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济南、青岛、淄博、滨州、河南新乡等省内外城市都已见到了朝天锅专营饭馆、专营加盟店的身影。作为地方名小吃,朝天锅已经走出潍坊,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满足着人们美食需求的同时,展示着潍坊这座千年古城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