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中考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李升友病情好转,儿子落户成难题 |
老中医孙孝光免费为其治病,还为其租房购买理疗椅 |
|
本报讯 本报5月28日A6版曾以《好心中医接来李升友,治疗见效》为题报道了潍城区一位名叫孙孝光的老中医无偿为家境贫寒全身瘫痪的李升友治病的事。6月11日,记者再次探望李升友,发现其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现在李升友最大的愿望是3岁的儿子能落下户口。 6月11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潍城区西关街道友爱村,在老中医孙孝光的带领下,来到了李升友新租住的平房内。这间平房面积约有十几平方米,比李升友原来租住的房子大得多,也干净得多。李升友正躺在床上,床头放着一个烤电仪,床边放着一把理疗椅。李升友的姐姐李桂芳告诉记者,租这间房三个月的租金就要500元,新买的理疗椅165元,都是孙孝光大夫出的钱。“真是碰上好心人了,要没有孙大夫,他(李升友)可能早就不行了。”李桂芳说。 记者留意到,李升友的脸色比上次有了明显好转,颈部已可以随意活动,胳膊能抬到肩膀位置。孙孝光将他搬扶到理疗椅上,他自己就能坐稳了。“从5月17日至今,他身体有了明显好转,但自己还坐不起来。”孙孝光说,以李升友目前的情况,想生活自理需要三个月的治疗,想外出打工还得需要六个月的治疗。 随后,孙孝光开始给李升友针灸、贴膏药、做康复性理疗。为了锻炼李升友的手臂力量,孙孝光紧紧扶住理疗椅,让李升友自己使劲挪动身体。李升友尝试了三次,终于挪动了一点。随后,孙孝光又给李升友打了活血针。 李桂芳告诉记者,来这里治疗近一个月了,孙孝光大夫不仅跑前跑后地忙活,而且自己垫付了七八千元的医药费,还出钱租房子。现在,她每天早上带着侄子小亮买上一棵白菜、几个馒头,照顾好李升友,直到晚上才回去。 李升友床头放着一个瓶子,里面插着吸管,由于手臂无力,他只能用吸管喝水。床尾还有一个大的塑料瓶,那是他的尿壶。李桂芳告诉记者,李升友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次都是她和侄子小亮帮忙,小亮还经常抢着给爸爸端屎端尿。 在房间北侧一张桌子上,记者看到了一只破旧的蓝色书包,还有五六本小学课本。小亮跑过去把空书包背在身上,兴奋地在记者的镜头前左摆右摆。李桂芳告诉记者,书包和书、铅笔都是好心的邻居送给小亮的。“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整天喊着要上学。其实三岁可以上幼儿园了,但家里这么贫困,他爸爸还生病,最主要的是孩子连户口都没有。”李桂芳叹了一口气说。 据了解,小亮的母亲是云南籍智障人士,当初结婚时并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后来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小亮属于非婚生子,如果要落户口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这笔钱对于贫寒且瘫痪的李升友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记者 郑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