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中考
 
标题导航
公路当麦场 晒粮又打场
垃圾堆了半年,咋没人管
2012年06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路当麦场 晒粮又打场
◎昌乐县红河镇、安丘市辉渠镇之间红孔路上占道严重 ◎农民只顾埋头劳作无视过往车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记者顺着红孔路一直来到安丘市辉渠镇地段时,麦秸被堆在了路面上。



  眼下又到了麦收季节,相关部门年年明令禁止公路上打场、晒粮,然而,在不少乡镇农村,仍然有不少人置若罔闻。6月11日,记者在昌乐县红河镇、安丘市辉渠镇之间的红孔路上看到,石头、树枝、酒瓶等物品都被村民用来圈占“地盘”为己所用,成捆的麦子堆在公路边上,麦秸直接铺在公路上,不仅严重阻碍了车辆通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路上晒粮打场忙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了昌乐县红河镇上的红孔路段,看到此处平整的柏油路两侧车道上都被晒上了小麦,过往骑车以及步行的路人只好走上路中间的车道,与来往的机动车辆擦肩而过。
  记者沿着红孔路继续往西行驶发现,柏油路两边随处可见成片晾晒的麦子,大大小小的石块、带有钉子的木棍,还有一个个啤酒瓶子一字排开成了圈占“地盘”的标尺,宽约10米的公路只剩下了4米左右的路面,来往的车辆难以会车通行。
  当记者顺着红孔路一直来到安丘市辉渠镇地段时,发现不仅路两侧晒上了很多小麦,而且从农田里割来的成捆成捆的麦子被堆到了红孔路,更有甚者竟然把脱粒机也摆在了公路上,三五成群地打场。一捆捆的麦秸随后被堆在了公路上,占了约有两个车道。打碎的麦子皮、尘土弥漫在空中,经过的行人都难以睁眼,来往的车辆更是赶紧关上车窗,减速通过,一度造成拥堵。记者在车内等了约有5分钟后,才慢慢驶离了此处。继续西行,发现路两侧也被晒上了小麦,路中间铺了一些麦秸,过往车辆缓慢地行驶在路面中间又滑又险的麦秸上,非常危险。
过往司机怨声载道
  途经此处红孔路的司机张先生气愤地对记者说:“公路上并非晒粮之地,而这些人如此占道晒粮,对驾驶员来说非常危险,车轮压在麦粒上很滑,极易引发事故。另外,晒粮的农民在马路上只顾晒粮、清扫里面的麦皮,根本无视过往的车辆,对他们来说也很不安全。”张先生说,村民为了占地方还在路上摆放大大小小的石块、带有钉子的木头、酒瓶等,车辆通行时极有可能被扎破轮胎,存在安全隐患。
  潍坊的石先生驾车经过此处,他对记者说,附近辉渠镇的一些村民在公路上打场,不但严重阻碍了车辆通行,还弄得公路上杂乱不堪、尘土弥漫,司机万一迷了眼睛,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以前每到小麦收获前夕,农民都会在村内找块空旷的地方当场院,专门晒粮。但是,现在农民们都不愿费时费力地开辟场院了,而是就近占用公路打场晒粮,给我们这些过往的车辆造成了极大不便,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石先生担心地说,他希望相关部门关注此事。
  对此,几位正往公路上堆放成捆小麦的农民对记者说,他们这里的麦田大多不是成片的大片麦田,而是一些丘陵地带的小块麦田,联合收割机根本无法进入田内。并且,村内也没有集中晒粮的地方,他们只得用手割小麦后,用拖拉机直接将成捆的小麦运到公路上,他们才就近打场晒粮。
相关部门将落实处理
  对此,潍坊市公路局路政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只负责国、省道的管理,近段时间,他们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现国、省道上发生打场、晒粮的问题,此处的红孔路不属国、省道,所以,不归他们管理。
  记者又将此事反映给963369交通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落实,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潘高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