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宫迎神九·任务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宫迎神九·飞天

第03版
宫迎神九·飞天
 
标题导航
昌乐航天迷珍藏景海鹏全家福照
浩瀚太空,他是故地重游
2012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浩瀚太空,他是故地重游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后,航天员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再度飞天的航天员,2008年,他曾乘坐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本次出征,他以指令长的身份带领神舟九号乘组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另一名乘组成员刘旺则成为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大学的他在1988年参加招飞,从此走上了航天员之路。
景海鹏 再飞天,要把祖国的河山看个够
  与近4年前相比,景海鹏的从容风范令人惊叹,仿佛他一直是包容整个乘组家庭的老大哥,仿佛即将开始的只是一次普通的故地重游。
  继完美完成神舟七号飞行之后,他将再次访问太空,以指令长的身份带领神舟九号乘组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这一次,他将成为中国飞得最远的人。
  “我原本是一个农村孩子,在国家的培养下从战斗机飞行员成为航天员。只要国家需要、任务需要,我任何时候都可以重返太空。”景海鹏告诉记者,“说心里话,我曾经想过,如果还有一次机会,我愿意让给我朝夕相处14年的战友,还没有上过天的航天员。但是,这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高、操作难度大,需要一个曾经执行过任务的航天员全力配合协同。我必须义无反顾地做好准备,发令枪一响,就应该冲向终点。”
  神舟七号出舱训练,在模拟失重水槽里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相比之下,新的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体力消耗不太大,但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少。
  “地面不可能完全模拟失重条件下的对接。就算练习得再熟练,在太空中能否同样高精度地进行操作,仍然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景海鹏说,“我必须根据自己的飞行经历和感受提醒其他乘组成员,全力协同他们完成好任务。”
  充满风险的任务,神舟历史上最长的飞行时间,全新的航天员组合。这一切,让景海鹏无法懈怠。
  在飞行乘组的新成员刘洋眼里,景海鹏既是战友、同事,也是老师。飞行手册有8本书、1尺厚,他经常挤出时间带刘洋到模拟区,一个按钮一个按钮地讲解。训练中途,他会在刘洋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问,让她说说某个工作原理。即使在训练时段之外见了刘洋,他打招呼不是说“吃了吗”,而是抛出一堆问题——某个设备在什么地方,正常的指数应该是多少,某个阀门在哪儿,某个开关怎么用?
  让乘组发挥出“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这就是神舟九号飞船指令长的职责。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技术、精神、心理需要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保持的周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14年。
  14年间,景海鹏也有过内心起伏的时刻。
  神舟七号训练期间,人称“航天员总教头”的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发现了景海鹏一闪而过的不安。她特意找到景海鹏长谈,为他分析心理波动的原因——“过于专注、过于追求完美,容易导致紧张”。
  这个小插曲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景海鹏:举重若轻,镇定自如。
  “陆地的棕黄,高山的奇峻,缎带似的江河,要多美有多美。”上一次飞行中看到的地球家园,景海鹏终身难忘,“那时不由得思考宇宙的无际、个人的渺小和国家的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太自豪了。”可惜的是,由于神七飞行时间不长,拍摄的视频不多。
  重返太空,他终于有机会弥补遗憾了。
  “这次上天,我们要把祖国的河山看个够,拍个够。”景海鹏说。
刘旺 像山西老陈醋,越酿越香
  这几天,山西平遥古城向北5公里左右的东游架村来了很多访客,因为神舟九号即将发射了,从这个村走出的航天员刘旺,成为了执行这次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之一,而且成为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
  杨利伟说,他头脑聪明,成绩很突出;景海鹏说,他就像山西老陈醋,越酿越香;刘旺自己则把这14年比作登山: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东游架是个大村子,对于刘旺是航天员的事,家人在村里保持习惯性的低调。
  刘旺家是一座青砖建筑,白灰勾缝,类似于四合院。院子中月季花正在开放,西番莲也长出了花骨朵。这一家都是细致人,黄土院里十分平整,不见一根杂草。
  父亲刘少平做了几十年电工,现在是村里惟一的水泵、电机修理师傅。这几天,虽有大批媒体记者来访,刘少平客气地打着招呼,但生活还是按部就班,浇花、修水泵、张罗重修大门的台阶。
  6月13日下午,村里停了一会儿电,这让等着看新闻的刘翠莲不高兴了,“能不能不要在看新闻的时候停电?”“她年纪大了,有些担心。”刘旺的妹妹刘昕理解母亲的焦虑。刘旺是她惟一的儿子,14年前航天员选拔时,她就舍不得让儿子去从事这一充满风险的事业。
  看到关于神舟九号的新闻,母亲曾打电话问刘旺:“你入选了吗?”刘旺反问:“您希望您儿子入选吗?”她说:“不希望。”“我知道她特别为我担心。”刘旺说,但母亲肯定也希望我实现多年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刘旺的航天员之路是从1988年的招飞开始的。“那个时候家里困难,即使考上名牌大学也上不起。”刘少平回忆,招飞是刘旺能够继续深造的最好机会。
  刘旺说,第一次手控操纵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对载人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重大,对他个人来说责任重大。在进行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之后,刘旺的成功率保持在百分之百。即使在没有参数辅助的情况下,他的操作精度不仅超出工程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胜过了自动交会对接的精度。这一身百步穿杨而正中“靶心”的本领,曾让在训练现场突然设置“考题”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赞叹不已。
◎新华时评
  探索步伐永不停歇
  16日傍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顺利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送入太空;一天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不到36个小时的两项壮举,宣告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海洋和太空的智慧和勇气。
  在人类探索太空和海洋、拓展生存空间的征途上,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不能落后。“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四十多年前气势如虹的放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豪迈;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关键抉择,为中华儿女把“上天入海”的伟大梦想变为美好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科学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为当代中国科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6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和期待,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决心。
  20世纪末至今短短十来年,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蛟龙”号的每一次探海,都在刷新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纪录,报告着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喜讯。
  中国航天即将全面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叩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多次成功深潜的“蛟龙”号已经可以在地球上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个充满豪情的诗句,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上天入海”的梦想,引领着中国人民的探索步伐永不停歇。
  我们期待,神舟九号的太空之旅平安、顺利,“谈笑凯歌还”;我们更期待,在人类将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能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精彩语录
  航天员妙语一串串
  浩渺太空中,已经留下超过400位航天员的脚印。这些探访过神秘宇宙的勇士,也留下了一串串精妙的话语。
  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性完全一样的训练。有件事使我奇怪,在地球上我常常梦见许多事情,而在太空中,我却没做过任何梦。
  ——(前苏联)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
  地球是我们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彩色。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一个小尘埃上,而相比宇宙,银河系微不足道。地球基本是为我们人类而存在,而我们为石油、领土争斗不休,真是莫大的遗憾。
  ——(美国)比尔·安德斯。1968年12月,他乘坐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飞往月球,并拍摄到了蓝色的地球,使人们首次看到地球全貌。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种宁静、深邃和安详的美丽,你会同时感到人类的渺小和伟大,比在地球上更眷恋这个人类的摇篮。
  ——(中国)杨利伟。
  飞船返回时,外面突然出现火焰,我被吓坏了,以为我们会被烧死。但看到其他宇航员都很镇定,我也只好装出一切OK的样子。
  ——(韩国)李素妍。2008年4月19日,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素妍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1”飞船平安返回地面,顺利结束了为期11天的太空飞行。
    本报文均据新华社(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