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宫迎神九·飞天 |
第03版
宫迎神九·飞天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刘洋的父母(居中白衣和紫衣两位)在家门口召开“新闻发布会”。 |
|

|
|
◎得知女儿“飞天”,母亲喜极而泣心中充满牵挂 ◎念女心切,准备用凉皮烩面迎接女儿凯旋归来
作为中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一时间,33岁的刘洋被媒体的目光齐齐聚焦。而在得知刘洋确认“飞天”的那刻,她的母亲喜极而泣;而她父亲真情流露,称这些年特别想见女儿。 16日18时47分,当火箭将载有自己女儿的的神舟九号飞船准确送入初始轨道时,刘洋的母亲牛喜云起身离开电视机,卧倒在床上直擦眼泪。从神九点火到进入轨道,时间持续不到10分钟,这位牵挂女儿的母亲——“想看不敢看”。 神九航天员出征仪式,当刘洋出现在电视画面上,守了一天的牛喜云兴奋起来,她拽拽刘洋爸爸刘石林,一手指着电视眉开眼笑。 刘洋最近一次回郑州探亲是在3年前,逗留了短短两天。前几天老两口赶去北京,与刘洋有一次5分钟的会面。牛喜云分外珍惜见到女儿的机会,15日神九航天员媒体见面会直播,她一刻不移开视线,有人不小心挡到屏幕,她马上着急地喊:“让我看一下!” 点火倒计时开始,一直盯着屏幕比划的牛喜云突然紧张起来,丈夫刘石林紧紧握住她的手,弟弟牛振西环住她有点发抖的肩膀。倒计时结束,点火开始,牛喜云却闭上了眼睛,一手握拳掩住鼻子。 从点火、起飞直到神舟九号飞船被送入预定轨道,牛喜云,这位不愿意放弃女儿任何一个画面的母亲,紧张得几乎不敢睁眼。 当客厅里掌声和欢呼声响起,牛喜云才流露出喜悦的神情,用力地拍手。然后她一步步挪回卧室,一边擦眼泪。 “我的姑娘大了,她有她的志愿,我尊重我姑娘的志愿,相信她一定会干好工作。”作为中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这可能是刘洋一辈子离家人最远的一次,牛喜云说:“我激动、高兴、挂心,也有信心!” 刚刚听到女儿刘洋确定随神九飞船上天时,牛喜云忍不住抱着女儿的相片喜极而泣,直到现在心情都还没平复。当有记者问到会用什么迎接刘洋从太空凯旋时,牛喜云爽朗地笑了:“当然是她最喜欢的凉皮、烩面和米线啦!” 刘洋的表妹说,刘洋是他们同辈兄妹中的老大,一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她的父母和我们一样,都期望她能尽快生个孩子,可还是要以任务为重。”她说,刘洋自从参军后,就几乎和兄妹们断了联系,只是偶尔打电话回来报平安。
◎寄语 中国“神女”,得到俄罗斯前辈祝福 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16日电 在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之际,世界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前苏联女航天员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表示,中国女航天员的飞天更有力地证明女性是航天界的“半边天”。同时,她预祝中国女“同仁”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享受这次太空之旅。 萨维茨卡娅对记者说,作为航天大国的前苏联和美国都一度流行“女人不能从事航天”的观点。就连前苏联载人航天的主要负责人谢尔盖·科罗廖夫也认为航天不是女人的事。但萨维茨卡娅坚信,世界上没有只有男人才能干的工作,在航天方面女性有可能表现得更出色。这取决于一个人的训练程度、心理生理条件、自控能力和个人目标,与性别无关。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女性先后用自己的行动推翻了这种性别偏见,中国女“同仁”顺利飞天则更有力地证明女性是航天界的“半边天”。 萨维茨卡娅对中国女航天员完成所有预定任务充满信心。她表示,自己知道中国女航天员是飞行员出身,她们训练有素,经过层层选拔。她们熟知如何操纵航天器,绝不是象征性飞天的“活行李”。同时,中国掌握了足够的女性航天信息,这将使她们在太空中面临更少的不确定性。 萨维茨卡娅还表示,稳定的心理是航天员在压力下稳定工作的关键。她希望中国女航天员和男同事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不要受失重等因素影响。萨维茨卡娅相信中国女航天员早已胜任各种压力环境下的工作,她将成功完成任务,希望她很快适应失重,享受太空中的感觉。 萨维茨卡娅生于1948年,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是一位飞机试飞员,曾在飞行竞速和高度方面创下3项世界纪录。她是继捷列什科娃之后,前苏联第二位女航天员,曾于1982年和1984年两次飞入太空,在第二次任务中成为全球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萨维茨卡娅在结束航天生涯后选择从政,目前她是俄罗斯共产党议会党团成员。 ◎故事 49年前同一天,世界首位女太空人“飞天” 是巧合,更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好兆头——恰好是在49年前的6月16日,世界首位女太空人、前苏联人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飞天”之旅。 神舟九号飞船飞天,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叩开太空大门。而在世界航天史上,女性航天员早已通过她们的努力作出重大贡献。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50多位女航天员造访过太空。女性航天员不仅承担一些细致的工作,有时也勇挑大梁,为浩瀚的宇宙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 世界首位女太空人是前苏联的捷列什科娃。1936年,捷列什科娃出生于莫斯科东北的一个集体农庄。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同许多姑娘一样,捷列什科娃非常羡慕这位“太空骄子”。她和朋友一起给加加林曾经学习过的航天学校寄了一封申请书,希望他们可以培养女航天员。 几个月后,航天学校向她们敞开了大门。1962年,捷列什科娃被选入前苏联首批女航天员队伍。大名鼎鼎的加加林成为她的同事,负责她们的训练。1963年6月16日清晨,27岁的捷列什科娃乘着东方6号飞船飞向太空。原定的飞行计划是一天,捷列什科娃感觉身体状况很好,于是提出了延期的要求。最终,她飞行了70小时50分钟,航行了两百万公里,于6月19日返回地面。迄今,她仍是全世界在太空单独飞行时间最长的女性。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还以她的名字命名。 ◎盘点 57 全球飞天巾帼 55 升空最大年龄 随着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叩响太空大门,全世界已有57名女航天员到过太空,占航天员总数的约一成。 概况 1963年6月16日,来自前苏联的捷列什科娃飞上太空,成为前苏联及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从此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家共有56名女航天员先后进入太空。据粗略统计,截至2011年,到过太空的女航天员中出了2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1位航天飞机驾驶员,11人次完成太空行走。 年龄 记者统计发现,各国女航天员首次登陆太空的平均年龄为37.18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决定的。此次中国神九升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为33岁。 美国女航天员首次登陆太空的年龄较大,最小的25岁,最大的55岁,平均年龄为37岁,且超过一半集中在36-40岁,除此之外,31-35年龄段占22%,41-45年龄段占17%。而前苏联/俄罗斯的三位女航天员登陆太空时年龄分别为26岁、36岁、37岁,平均年龄为33岁,比美国年轻4岁。 英国唯一一位女航天员海伦·沙曼登陆太空时仅28岁,而韩国的李素妍2008年登陆太空时也只有30岁。 退休 整体来看,登上过太空的女航天员绝大部分在重返陆地之后,继续选择从事航天事业。以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为例,她继续积极地从事与航天有关的社会活动,还希望能参加火星探险。 日本首位女航天员向井千秋在重返陆地后,担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载人航天技术部航天医学生物学研究室室长,主持和协调各项研究,并梦想有一天登上月球。而2007年登上太空的美国原小学教师芭芭拉·摩根在1998年就被NASA征召成为全职航天员。 另外,由于欧美的女航天员有些是应征产生,有一部分人重返陆地后选择了回到自己的本职行业。以英国女航天员海伦·沙曼为例,她是一名化学家,登上太空之后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同年被选为皇家化学协会荣誉会员,随后到了广播电台工作,同时教授科学教育。 现年60岁的向井千秋是日本、也是亚洲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向井千秋曾是一名外科医生,然而1985年偶然读到的一则报道改变了向井千秋的人生轨迹:“征求日本第一批太空人3人,女性亦可参加。”向井千秋随后成为了日本第一批应试合格的3名宇航科技研究人员之一,并于1994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体验“从宇宙看地球”。 本报综合《法制晚报》《北京晚报》《新闻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