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宫迎神九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文化潍坊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天宫”收到祖国首封电邮
2012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宫”收到祖国首封电邮
◎空间实验全面展开,天地电子邮件传输实验获得成功 ◎航天员24小时中经历16次日出日落,作息天地同步
  东方IC供图



  6月19日15时46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成功接收祖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首次开展的天地电子邮件传输实验获得成功。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在太空中完成多项预定工作,从18日23时开始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未来几天,航天员还将在“天宫”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

收到第一封电子邮件
  19日15时1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了交会对接后的第1次轨道维持,结果表明轨道维持达到预期目的。
  6月19日15时46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成功接收祖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首次开展的天地电子邮件传输试验获得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按计划将精心选编的包括图片、文档、视频在内的数据包,通过专用的软硬件平台向天宫一号发送。稍后,航天员在终端显示系统看到了来自地面的第一封邮件。据介绍,这是地面第一次以邮件的形式向航天员传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航天员不但能随时接收地面发送的飞行计划、文本信息,还能接收新的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料,极大地方便、丰富了航天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
  在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宫的第一天,3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了目标飞行器照料与管理,并展开了相关空间科学实验。
“一天”只有90分钟
  截至19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24小时。至此,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一天。
  与地面的昼夜更替不同,这短短的24小时中,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已经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这是因为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
  尽管如此,航天员在“天宫”中的作息,依旧按照北京时间进行。“进入组合体运行阶段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将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说,在昼夜更替频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则安排任务,白天进行工作,夜晚以休息为主,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健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邓一兵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在太空中完成多项预定工作,从18日23时开始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目前状态良好。
  邓一兵介绍说,18日是航天员上天后最忙碌的一天,为准备交会对接,连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进入天宫一号后,他们完成了气体采样以及一些设备的更换工作。目前,天宫一号内的环境条件非常好,温度在22—23℃,湿度40%,整体环境相当舒适。
  “执行同步作息制度后,按照预定计划安排,由景海鹏值班,刘旺和刘洋休息。”邓一兵说,“他们今天6点起床,开始全天的工作,按计划将开展飞行器照料与管理、航天医学实验,此外,还有目标飞行器电子邮件、飞行计划上行及短消息下行试验、双向视频通话实验等工作。”
  未来几天,航天员将在“天宫”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同样按照天地同步原则安排进行。
全面开展空间实验
  神九航天员19日全面开展了各项空间实验及失重防护措施。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内首次使用自行车功量计进行锻炼,这也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介绍,在太空骑“自行车”与平时不同。首先,要先进行组装,在两名航天员配合下,大约10分钟可以完成;其次,为了防止航天员骑行时飘走,要用束缚带将自己固定在车座上;最后,太空“自行车”没有握把,航天员骑行时要扶住天宫一号的舱壁。太空“自行车”在使用时以功率计算航天员的运动负荷,分为25瓦特、50瓦特等多个强度等级。
  据了解,为了维持航天员失重环境下肌肉功能,保证航天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突破重量严重受限的困扰,采用不规则形状碳合金机壳,在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了设计要求,自主研制成功自行车功量计。为确保锻炼效果,采用个人最大心率相对值作为强度指标,为每名航天员开出不同的运动处方。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