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招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授称大会昨举行,二炮向其妻颁发二级英模奖章和证书 ◎青州雕塑家郑文被沈星事迹感动,推迟婚期为英雄塑像 因救落水学生不幸牺牲的烈士沈星,日前被第二炮兵追授为“热爱人民的好军官”荣誉称号。6月21日上午,授称大会在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举行。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杨立顺宣读了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政治委员张海阳签署的命令,并向沈星同志的妻子颁发了授予沈星同志的二级英模奖章和证书。仪式结束后,军地领导和沈星亲属参观了学院图书馆四楼的沈星纪念馆,并回忆沈星生活的点点滴滴。 市民 写歌纪念好军官沈星 21日上午,记者在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看到,“学习英雄先进事迹,爱岗敬业争当楷模”等向沈星同志学习的横幅挂满了校园,沈星英雄事迹展看板图片摆放在校园内,引得官兵驻足观看,校园广播里播放的也是纪念沈星的歌曲。“自从沈星为救人而壮烈牺牲后,许多人自发为沈星谱歌写曲,喇叭里正在播放的这首歌曲是一位市民为纪念沈星而写的,名叫《青州忆》。”二炮工程大学士官学院的崔雪萌说。 9时许,第二炮兵追授沈星同志“热爱人民的好军官”荣誉称号命名大会隆重举行,山东、陕西、天津等党政军代表以及沈星同志亲属和2000余官兵参加了大会。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杨立顺宣读了由靖志远司令员、张海阳政委签署的第二炮兵追授沈星同志荣誉称号的命令,向沈星同志的妻子蔡相珍颁发二级英模奖章和证书并讲话。第二炮兵的命令指出,沈星同志的英雄事迹,诠释了当代青年崇高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反映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为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的宗旨本色和优良传统,体现了二炮部队官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自觉和模范行动。 父母 从照片中看到儿子 仪式结束后,记者跟随沈星的亲属一起来到位于学院图书馆四楼的沈星纪念馆。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沈星生前的衣服、日记等遗物及上学期间的获奖证书等,纪念馆中间还有一座沈星的塑像。 沈星的父亲沈希望以及母亲高彩丽、妻子蔡相珍等缓步来到纪念馆,仔细地看着纪念馆的一切。当高彩丽看到儿子沈星牺牲后入棺的照片时,她拍打着墙上的照片,忍不住大声哭喊着瘫坐在地上,“儿子呀,你快醒过来,妈妈想你了!”沈希望强忍着悲痛与儿媳蔡相珍扶起坐在地上的高彩丽,继续参观。 “这是沈星上高中时拍的全家福。”沈星的父母走到一张全家福照片前停了下来。记者看到,照片是上世纪90年代拍的,沈星穿着球服站在母亲右侧,十分帅气。沈希望说,这是他们家唯一的一张有沈星奶奶的全家福。记者注意到,沈星的母亲高彩丽在旁边默默地一手用纸巾拭去眼泪,一边用手抚摸着儿子的照片。 沈希望临走时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三秦育赤子,青州留英魂”10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纪念儿子。 妻子 看到合影失声痛哭 当蔡相珍看到与沈星一起拍的生活照和沈星生前穿过的军装时,失声痛哭起来,泪如泉涌。她低头抚摸着沈星生前所穿的军装,泪水打湿了军装。 走到纪念馆中央,则是雕塑家郑文给沈星铸的塑像。妻子蔡相珍对记者说,这个塑像还是比较像的,比如塑像的鼻子、眼睛、嘴等细节,但是她觉得沈星的塑像还是瘦了一些,“在我的眼中,沈星总是十分阳光的,这个塑像有一些‘深沉’。”看着沈星的塑像,蔡相珍和沈星的父母、哥哥眼睛又湿润了。 当播放《星光永灿》沈星纪录片时,看到沈星的遗体从河中打捞上来的画面,全家人悲痛万分,高彩丽再次瘫坐在地上大哭,被工作人员以及家人扶着离开了。 本报记者 侯江宏 庞志勇 王路欣 ◎相关新闻 为英雄沈星塑像 雕塑家推迟婚期 6月20日,沈星的首尊雕像在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沈星纪念馆落成,英姿飒爽的沈星似乎正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与战友交流着他崇高的思想。那么,这座雕像究竟出自谁之手呢?这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英勇壮举感动艺术家 一个月前沈星在青州为救落水少年牺牲的消息,令青州籍青年雕塑艺术家郑文的心紧紧揪住。出生在青州的郑文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青州是沈星的第二故乡,在那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英雄沈星更令他无比崇敬。 郑文是一名新锐雕塑家,1985年出生于青州,2006年以总分197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录取,连续两年获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助学奖金。2010年进入陕西省雕塑院。 “一定要见到沈星,送英雄最后一程。”郑文从网上订了返乡的车票,他的三名同学张珍、张汝龙和石晴也被真情打动要求同往。 心灵震撼甘做“义工” 5月17日,追悼会那天,青州万人空巷,数万民众和部队官兵泪送沈星。送行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也有请假前来的工人……千万只纸鹤迎风摆动、一捧捧鲜花敬献人民英雄。郑文和同学怎么也忍不住满眼的泪花,任凭泪水如雨下。 青州人民和驻地官兵是如此敬爱沈星,这深深打动着郑文的心。郑文自语道:我一定要以最快速度免费为沈星塑一尊雕像。 说干就干,郑文千方百计得到了士官学院领导的期许。为了尽快完成雕塑,郑文还与未婚妻商定,推迟了原定于本月的婚期。 昼夜开工为英雄塑像 其实,郑文最近正在西安某地雕塑“十大元帅”,那也是一项紧急的重要工程,为了尽快塑造沈星的英雄形象,他不得不把那项工程转交给同学完成。 郑文用一周的时间来熟悉英雄沈星。查看影像、文字和图片资料,采访熟悉沈星的人,一刻也不得空闲。即便在睡梦中,他似乎也在和英雄进行心灵对话。 从6月14日至20日,郑文每天奋战到凌晨成了家常便饭。最初,郑文构思了6个方案,经反复推敲最后定下了制作既有几分刚毅又不失柔和的半身雕像。 仅配原料就让郑文费尽心思,许多原料是他从淄博等地运来的,但施工时还是出现了石膏不凝固现象,他连夜赶到临朐重新选料,然后是又一个通宵的奋战。他还在雕像旁支了个床,吃住在此以捕捉灵感。 终于,一尊得到大家认可的英雄雕像落成了。官兵们感激地说:“郑老师辛苦了!”郑文只是淡淡地说:“我的导师陈云岗曾告诉我,作为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沈星用年轻的生命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为他塑像也是为了尽责。” 本报记者 董晓源 本报通讯员 喻华刚 陈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