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招生
 
标题导航
峡山区300孩子收到保温饭盒
2012年06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峡山区300孩子收到保温饭盒
  市外侨办和市侨商会的工作人员在赵戈初级中学向小学部学生发放饭盒。
  赵戈小学的学生们正在领取保温饭盒。



300
◎爱心个人捐100套饭盒,市外侨办联合市侨商会购买200套 ◎两家单位将饭盒送到学生手中,孩子捎饭难题得以解决
  从4月中旬开始,本报发起了“保温饭盒进校园”活动,先后以《保温饭盒孩子们都想要一个》、《妈妈,我领到饭盒了,是好心的叔叔送来的!》等为题,连续报道了活动进展情况。6月21日,记者将爱心个人捐赠的100套保温饭盒及潍坊市外事与侨务办公室和潍坊市侨商企业投资协会捐赠的200套保温饭盒,与两单位(团体)工作人员一起送到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的两所学校。

两单位捐200套饭盒
  本报有关“保温饭盒进校园”活动的报道引起了市外侨办的关注,6月19日,市外侨办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潍坊晚报》发起这个活动使很多小学生中午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报道中表示如果您身边有贫困小学生需要保温饭盒,可向《潍坊晚报》反映。市外侨办到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调研时,发现该街道许多小学生也需要饭盒,希望活动能到该街道开展,我们会参与到活动中。”
  6月20日,市外侨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外侨办联合市侨商会出资购买了200套饭盒,可随时发放给王家庄街道的学生们。
  据了解,市外侨办近年来与王家庄街道埠望庄村结为帮扶对子后,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该村争取修路款10万元并为该村无偿捐赠价值6万元的体育设施一套。
300名孩子收到饭盒
  6月21日上午8时许,记者与市外侨办相关负责人和市侨商会副会长王立智等人一起,携带着两家单位购买的200套保温饭盒及爱心个人捐赠的100套饭盒来到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初级中学,向小学部的207名学生发放了保温饭盒。
  该校校长王焕彩说:“以前我校是一所单纯的初级中学,去年9月份因为师资力量调整开设了六年级小学部。小学部设立后,离家较远的学生在学校里吃午饭。学生们有了保温饭盒后,可以减轻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捎带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
  该校六年级2班李晓萌同学领到饭盒后,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她说:“有了这么好的饭盒,可以既捎饭又捎菜中午在学校里吃,这样很省钱。”她的班主任郭仕礼告诉记者:“李晓萌的父亲过世,全家靠母亲一个人的收入维持,她每天上学的午饭是从家里捎的烙饼加咸菜,有了饭盒她可以捎带汤菜和粥。”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人又来到王家庄街道赵戈小学,向该校学生发放了93套饭盒。该校校长门学珠说:“我们学校共有547名学生,学校没有伙房不提供饭菜。许多离家远的学生需要从家里捎午饭,保温饭盒可以为学生们解决捎饭难题。”

◎相关新闻
坊子女教师托人捎来1300元
  6月11日,坊子区一位李姓女教师致电记者,她表示《潍坊晚报》发起的“保温饭盒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很好,她也想参与活动。
  她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学校里吃午饭,如果吃得不好会影响身体发育。我希望中午捎饭的小学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从而能快乐地在学校里学习。”
  当天晚些时候,她托一名朋友将1300元现金转交给记者,这是本报收到教师的首笔捐款。
临朐龙岗镇867名学生需关爱
  临朐县龙岗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子东日前告诉记者,龙岗镇共有6所小学,学校内部都没有设立食堂,许多离家较远的小学生都是早晨从家里捎饭菜中午在学校里吃,大多数学生没有保温饭盒等器具。据统计,龙岗镇上林福和希望小学需要保温饭盒375套、杭山小学需要105套、桲林小学需要96套、乜河小学需要34套、洼子小学需要136套,桃花小学需要121套,6所小学共需保温饭盒867套。
  陈子东说:“近年来,临朐县龙岗镇各小学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小学也得到许多省内外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的大力支持。现在我镇共有867名小学生需要保温饭盒,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慈善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关爱山乡孩子的饮食卫生。”
  市民在购买饭盒捐赠时,请到超市或市场选购带有“双层真空提锅”字样的饭盒,该种饭盒能保温5小时以上,本报不再接收带有“双层保温提锅”字样的饭盒以及普通保温饭盒的捐赠。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来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