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风筝“飞”向伦敦奥运会 |
◎杨家埠一风筝厂承做了奥运文化节节目的部分道具和风筝 ◎英方提供方案糅合了中西方元素,展现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
|
潍坊人都知道寒亭杨家埠以年画和风筝蜚声国内外,但很少有人知道,咱们杨家埠风筝要在今年英国伦敦奥运会文化节上一展风采。今年5月,潍坊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经过激烈角逐,成功签下了为英国伦敦奥林匹克文化节上歌剧《诺亚方舟》制作舞台道具和风筝的订单。在历时90多天的设计与制作后,6月中旬,这批工艺品已运往伦敦。6月21日,记者到潍坊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英国设计师送图纸 邀风筝厂制作参奥 6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寒亭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走进潍坊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全是斑斓炫目的风筝,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恍若置身风筝的天堂。王永训董事长如数家珍,介绍着风筝的历史,眼角眉梢里满是自豪,黝黑质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我喜欢做风筝。”王永训说,每年风筝会的时候他都会带上自己厂里制作的风筝去露两手,同时也竭尽所能为风筝会策划出力。“正是因为风筝会,我才能与伦敦奥林匹克文化节结缘,才能让潍坊的民间传统工艺走上世界舞台。”王永训告诉记者。 今年风筝会期间,英国大使馆的朋友打电话给王永训,说英国设计师Simon曾经无意间在电视上播放的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节目里看到过王永训扎的风筝,很是喜欢,恰巧今年英国伦敦奥林匹克文化节上要演一部名为《诺亚方舟》的歌剧,道具需要融入中国元素,希望他能根据设计图做一些工艺品。 很快,Simon来了潍坊,并给王永训送来了工艺品设计图。王永训仔细看了Simon拿来的老虎的设计图,很快对制作实物有了想法,但是他还是言辞诚恳地建议Simon从全国各地多找几家风筝厂做做看看,让有真本事的厂家来接订单。 拿着图纸研究了几天后,王永训决定做做试试。首先挑选了上好的竹子扎成骨架,又用一种很像皮毛的毛料罩住骨架,来做老虎的皮毛,显示出老虎的矫健。 几天后,当Simon来潍坊看到王永训做的老虎后,连连竖大拇指,称赞说,在他找的数家风筝厂中,就数王永训做的风筝和工艺品最生动。但是他同时提出,毛料过于厚重,无法显示竹子骨架的骨感美,能不能换一种料子来做。 正当王永训头疼什么样的料子既容易上色,又能展现老虎的骨架美时,Simon看到了厂子里随风飞扬的风筝,他提议用做风筝的混合丝来代替。
只为宣传咱潍坊风筝 工艺品仅收取成本价 在与Simon的交流中王永训得知,北京一家风筝厂做了一只狮子,Simon也比较中意。当看到狮子的图片时,王永训感觉狮子看上去有些呆板,建议把狮子头部的毛发做成中国石狮子那种卷着的感觉,而且老虎和狮子的腿都可以做得更富有动感,他的这一提议,Simon很赞同。 商谈价格时,北京的风筝厂每只工艺品要价20000元左右。王永训认为,自己承揽这个项目只是想宣传一下中国的民间工艺,赚不赚钱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能接近完美地展现风筝之美。在粗略核算成本后,他报出了每只3000元左右的价格。“就算是没有北京那家风筝厂的竞争,我也没把赚钱当回事,重要的是能在奥运会上展现咱们潍坊风筝的绝妙。” 王永训笑着说,“朋友都劝我说,不赚钱的事又搭工夫,又费精力的,没必要干。可我根本就没想赚钱,只要能让外国朋友知道潍坊就行了,就这一点咱就赚了。我也没要什么定金,材料费都是自己垫付的,直到干了20多天的时候,英国那边才打过2万块钱来。” 就这样,5月7日左右,Simon代表2012年伦敦奥运会组委会跟王永训正式签订了合同。
每处细节要求都很严 老外把关作品常返工 签订合同后,Simon便在潍坊住下了,每天早上7时就到王永训的风筝厂设计图纸,直到晚上10时左右才回酒店。 王永训坦言,Simon对作品的一些细节要求非常严。比如,为体现中国元素,他设计的长颈鹿背部的鬃毛都是用唐装的盘扣做的,而且从上到下颜色由浅变深,个头由小到大。“就为了做这个鬃毛,我们费了很多劲。首先就是我们都不会做那个盘扣,只好请教村里的老太太,再就是颜色要求渐变,这样的线根本买不到,最后只好把所有的盘扣都做好后并排放地上,然后再用颜料逐一上色。”王永训说起当时的情况,仍感叹不已。 由于语言不通,双方沟通有困难。刚开始时,王永训看着图纸上的“四不像”,就按平时的经验做了改动。可是当做出骨架后,Simon坚决不同意,他们只好返工。王永训摇着头说,后来才明白,他来之前,英国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就要求他以西方人的眼光观察中国文化,设计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尽量把中西方的元素糅合到一起。王永训这才明白,那只长颈鹿为什么头戴乌纱帽,脚上穿着官靴,原来Simon想把它设计成中国古代官员的形象。
作品糅合中西方元素 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这批工艺品中国风浓郁,反映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王永训指着照片解释,骆驼头顶上的万里长城造型是用从厂家定制的泡沫刻出来的。“为了体现烽火台,公骆驼的头上戴着一顶烽火台似的皇冠,骆驼身上的白云则体现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而母骆驼的峰顶则做成安徽黄山迎客松的样子,展现中国人的好客。” 记者发现,最有型的就是马。这匹枣红色的马奋蹄前进,充满昂首向前的精气神,马尾飘逸洒脱,但是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马尾巴竟是繁体字“马”,而马尾后面是一只毛笔。据王永训介绍,Simon设计的时候就是依照徐悲鸿画的马来构思设计的。 “Simon说,表演时都是由10岁左右的小朋友挑着这些工艺品,不能太沉,太沉了玩不起来。”王永训说,为了减轻重量,只能挑选既轻还挺的竹子,最终做出来的长2.6米的骆驼也只有5斤沉。
合作中结下深厚友谊 风筝厂老板八月赴英 这批工艺品和风筝的整个制作过程持续了90多天,回忆起与Simon一起工作的三个月,王永训很怀念。他说,Simon是典型的英国人,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英国中餐馆里的炒面。刚来潍坊去吃饭时,看着满桌五颜六色的菜,他惊呆了。“他回国后一直打电话请我去玩,我们约好8月10日过去。”王永训说。 说起Simon,王永训有说不完的话。工艺品和风筝制作完运往伦敦的那天,Simon握着他的手说,歌剧《诺亚方舟》剩下的彩排时间没几天了。“干活时,他拿着录像机又照又录,说要偷学手艺。”王永训说,其实还真不怕他偷学,设计是平面的,具体做起还得靠师傅们脑子里的想法和手上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 本报记者 陈旭 周晓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