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教师剪纸纪念英雄沈星 |
◎两位教师白天上课晚上剪纸,共同创作《英雄星》 ◎历时近一个月完成,端午节当天送到沈星纪念馆 |
|
|
孙丽萍(左)和刘辉(右)展示她们的剪纸作品。 |
|

|
|
“星星是永恒的,青州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也是永恒的,”6月23日是传统的端午节,青州民间剪纸艺术家孙丽萍和同事刘辉将她俩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创作完成的纪念英雄沈星的剪纸作品《英雄星》赠予了沈星纪念馆,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剪纸名字叫《英雄星》 23日下午,青州市夏庄小学教师孙丽萍和刘辉抬着一幅精心装裱的沈星剪纸画,送到了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据了解,这幅剪纸作品是由她俩合作,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剪制而成的。 记者看到,这幅宽60厘米,高90厘米的剪纸作品精心装裱在一个玻璃框中。大红的底子上,上方是沈星的头像,头像下方是烛光和鲜花拥簇而成的心型图案。剪纸作品中,一个闪耀光芒的星形图案中央,沈星目光坚毅地望着远方,几道简洁生动的线条,使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孙丽萍介绍,这幅作品的名字叫《英雄星》。“星星是永恒的,青州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也是永恒的。”她说道。 两位教师一拍即合 孙丽萍今年48岁,艺名满江萍,是一位痴迷剪纸四十余年的民间艺术家。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老人学剪窗花,从此便再也放不下小剪刀。孙丽萍说,她开始也只是剪着自娱自乐。后来,她潜心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的时候,她创作了献给党的《和谐盛世,百花盛开》十米长牡丹图。2011年年底,为迎接龙年到来,她创作了35米长的《九龙贺春图》。2012年,为庆祝第29届风筝会的召开,她又剪成了5米长的《龙舞鸢都》。 5月13日,沈星舍身救人的壮举感动了青州古城。从媒体上的得知沈星的事迹后,孙丽萍便萌生了为英雄创作剪纸的想法。刚开始她没想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英雄事迹,后来,从报纸上看到市民手捧烛光,在南阳河边摆出心型的图案含泪祭奠英雄时,她脑中开始有了初步的构想。 次日,孙丽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刘辉。今年30岁的刘辉是夏庄小学的英语老师,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她和孙丽萍一拍即合。接着刘辉挥笔画出草图,两人又不断讨论、修改,半个多月后最终商定了剪纸的图样。 白天上课晚上剪纸 接下来,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运刀指尖,轻薄镂空,就这样孙丽萍开始了她为英雄剪纸的活动。 孙丽萍平日教着两个年级的美术课,课程比较多,剪纸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创作。 怀着对英雄的敬意,她将这幅剪纸赶制出来。“那时每天赶制到晚上12点多。第二天还要上课,可并不觉得累,”回忆起制作剪纸的过程,孙丽萍说,剪纸的时候脑海中盘旋着英雄救人的场面,眼中饱含着热泪,只想快点把剪纸制作出来。 历时一个星期,孙丽萍终于在6月13日将剪纸完成。为了方便保存,她将剪纸作品送去装裱,在端午节这一天如愿送到了沈星纪念馆。参观沈星纪念馆时,两位教师再次回顾着沈星的英雄事迹,陷入了忧伤的沉思中。她们说,英雄并未走远,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沈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本报通讯员 喻华刚 陈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