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宫迎神九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刘旺“太空穿针”完美成功
2012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旺“太空穿针”完美成功
◎中国成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据了解,神舟十号还有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具体时间未定
  神九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细节详解。 东方IC供图
  24日,神九航天员向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的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电视截屏)。 新华社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我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在成功完成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之后,3位航天员24日16时许再次进入天宫一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手控交会对接
创造历史 飞船撤离时同样是手控
  神九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模拟训练的43岁航天员刘旺实施的。24日12时38分,他开始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
  对接是在阳照区进行的。北京飞控中心的实时画面中,神舟九号散发着金属色光芒,以倒飞姿态靠拢天宫。
  在距地球343千米处实施这个类似“倒车入库”的动作,相当于“太空穿针”,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
  记者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看到,返回舱中间座椅上的刘旺握住分别位于身体两侧的平移和姿态手柄,包裹在白色手套里的指头上下左右灵活拨动,从容而自信地操纵神九缓缓靠近天宫。景海鹏、刘洋全神贯注监视面前的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对接机构成功接触。12时55分,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至此,在美国、俄罗斯成功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之后,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按计划,4天后的飞船撤离同样以航天员手控方式进行。到29日返回时,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完成神九飞行使命的同时,还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航天专家 “又打了一个十环”
  “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过程顺利,结果完美,可以说是又打了一个十环。”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取得成功后,航天专家对任务结果及航天员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3名航天员在太空的表现非常好,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成功完成了这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突破和掌握了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建造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难掩兴奋之情。他说,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表明我们从科研、研发、设计到最后制造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体现出了一个航天大国的实力。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来,每一次飞行都有新的突破。”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王忠贵表示,这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比自控交会对接还要精准、还要平稳,表明手控交会对接的程序设置是完善的,飞行产品的性能是可靠的,航天员的地面模拟训练是科学的,工程规划是合理的。
  “我们在地面做过大量仿真实验,以完善飞船的操控性。现在看来,这些工作没有白做,任务结果与我们的设计预期完全相符。”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在具备以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与在轨航天器进行交会对接的能力之后,神舟飞船已经成为完整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穿越海天的对话
神九航天员与“蛟龙”号潜航员互致祝福
  24日17时41分,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新纪录的3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
  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说:“今天,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12时55分,航天员成功“驾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送上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一天之内,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重返天宫一号
浩瀚太空见证中国军礼
  24日16时,刚刚作为“驾驶员”操作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刘旺,打开天宫一号前舱门,像鱼儿一样率先“游”进天宫一号。
  与7天前第一次打开天宫之门相比,这一次开门似乎轻松多了。留在神九轨道舱内的景海鹏手持摄像机,实时记录这个过程。
  紧接着,景海鹏和刘洋向前并伸双手,依次进入天宫一号。6天前第一次进“家门”时,他们还不得不靠舱壁上的限位器固定身体,现在,3个人健步如飞、往来自如。
  驻足,站稳,3人并肩而立,冲着镜头挥手致意。
  “神九按计划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再次进入天宫一号。感谢首长和同志们的关心,我们将再接再厉,坚决完成后续任务。敬礼!”刘旺的声音清晰地从太空传回地面。
  身着蓝色的舱内工作服,刘旺站在中间,左右两边分别站着景海鹏和刘洋。3名中国航天员一起抬起右臂,向祖国和人民敬军礼。
  “截至今天,航天员已经把主要的实验项目都做过了一轮。有些实验是需要重复的,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才能利用微重力和真空环境发现新的特征和规律。”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说,3位航天员将继续在天宫一号开展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实验。
  针对媒体关心的女航天员状态,刘伟波说,目前体力消耗大的实验项目并不多,所以女航天员的表现不仅不比男航天员差,女性的细心和耐心还对任务开展有很多益处。
中国航天未来
神舟十号飞船 还有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24日在回答关于神舟十号任务安排的问题时表示,按照规划后续还应该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但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还未确定。
  在当天中国成功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后,武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说,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我国规划了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去年神舟八号实现了无人交会对接,今年神舟九号实现了载人交会对接,按照规划后续还应该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但她指出:“对于神舟十号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要等到这次神舟九号任务完成以后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神舟飞船未来可能会 送外国航天员进太空
  武平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相信有一天会有外国航天员乘坐我们的神舟飞船飞向太空。
  武平说,按照目前我们载人航天的规划,我们现在还处于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飞行次数毕竟还是有限的,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载人航天技术试验。我相信今后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航天技术来培养外国航天员,包括能够有外国航天员乘坐我们的神舟飞船飞向太空。
  武平同时表示,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