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种毒品样本广场露“真容” |
◎昨天是国际禁毒日,公安部门开展禁毒活动并展示毒品样本 ◎近年来我市禁毒成果显著,曾破获一起特大制毒贩毒案件 |
|
|
市民在观看展示的毒品样本。 |
|

|
|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当天上午,市公安局和奎文公安分局联合在风筝广场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并将近年来的禁毒成果进行了集中样品展示,向群众宣传禁毒知识。记者采访得知,我市警方曾破获一起特大制毒贩毒案件,当场缴获海洛因针剂16240支,此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对外销售了8万余支,王某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集中展示毒品样本 6月26日上午9时许,市公安局和奎文公安分局联合在风筝广场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并将近年来的禁毒成果进行了集中样品展示,包括部分毒品样本和吸毒工具。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是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仍络绎不绝。 记者看到,现场摆着两个展示柜,其中一个展示柜内分别是冰毒、杜冷丁、氯胺酮(K粉)等六种毒品样本,另一个展示柜内则放着多个吸毒工具。两名民警正忙着向市民讲解怎样分辨毒品和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缉毒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警方对缉毒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亦高明不少,不但散播形式有所改变,毒品的类型也由原来的传统型毒品衍生成新型的合成毒品。从警方近年来查办的涉毒案件中,发现吸毒人群有从中青年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可估量。警方举办“6·26”禁毒宣传活动,希望能动员全社会,提高全民拒毒识毒的意识和能力,让贩毒、吸毒等违法行为无处可藏。 近年来禁毒成果显著 奎文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7日,奎文公安分局曾在辖区内开展整治吸毒人群集中收网行动,配置百余名警力,对奎文区小旅馆、未拆迁民居区进行集中清查,依法查获寄居在内的外来吸、贩毒人员50余人。经审查,监视居住2人,治安拘留20人,强制隔离戒毒16人,遣返原籍16人。 此次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辖区外来吸、贩毒人员的嚣张气焰,促进了奎文区社会治安秩序,净化了社会环境。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和奎文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曾在2011年10月11日,联合破获一起特大贩卖毒品案,当场抓获潍坊犯罪嫌疑人敌某、拉某两人,缴获毒品海洛因420余克。 破获一起特大制毒案 2009年6月5日,市公安机关和奎文公安机关经过慎密侦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于某,缴获毒品海洛因针剂16240支,现金19万元,现代途胜越野汽车两辆,制毒工具一宗。该案是历年来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一起制毒贩毒案。 奎文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滕东宁告诉记者,2009年,他们在日常办案过程中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制毒贩毒,就立即向上级领导做了汇报,并成立了专案组。经过前期侦查,警方发现王某在文化路租了一个门头,卖东北特产。然而,王某经营这家门头仅仅是个幌子,他在虞河路附近还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用来制作生产海洛因针剂。 “犯罪嫌疑人是从南方买来的成品海洛因,然后通过程序稀释分装成针剂,制毒全部过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滕东宁告诉记者,针剂中不光含有海洛因,还有一些西药,一共8种原料,按照制毒配方,按比例合成。 警方通过侦查,发现王某有专门销售毒品的网络,制成的海洛因针剂全部通过于某销往东北地区。警方通过布控,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王某、于某抓获。经查,王某已对外销售的海洛因针剂8万余支,加上缴获的16240支,共计海洛因针剂10万支左右。最终,王某因制毒贩毒被判处无期徒刑,落得终生监禁的下场。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实习生 张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