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镇政府食堂,百姓吃不得?
低分考生更需要社会多看一眼
硬币兑换纸币,岂能一拒了之
水费改革的目的不该是涨价
一语惊人
2012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费改革的目的不该是涨价
王传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近日表示,一户或一人每月水费支出不应超过其总收入的1%-2%,目前我国的水费还远低于这个水平。他表示,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实现水价到位。
        (6月30日《京华时报》)
  “逢调必涨”的故事,已经听了无数遍。涨价的原因不过就是那几个,成本高、亏损严重……可是,有原因就说原因,没有原因不能硬找个原因作为涨价的理由。“水费支出达到总收入的1%-2%”,就是这样一个硬找来的理由。试问,水费价格,为什么要一定要涨到那个水平?如果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年年上涨,那么,水价是不是也得年年上调?这样的逻辑令公众无语。
  对于同样一个数据,官方的理解,时常和坊间大相径庭。笔者怎么读也没读出“水费支出不应超过其总收入的1%-2%”中关于水价一定要上调的深刻内涵。对“不应超过”,笔者的理解是,可以在1%以下,不是一定要在1%-2%之间,更不是必须要涨到1%-2%之间。如果低于1%,民生的压力会有所减轻,也能让老百姓获得一点点幸福感。那么,水价为什么一定要涨到那个一般水平?
  亏损也许是事实,但自来水成本的不透明也是事实。30%的自来水厂正在亏损,这一数据,我们或许无可证伪,可前段时间,“一立方水多报0.248元”的新闻,却让我们看到了亏损背后的猫腻。成本多少是他们说了算,至于里面的细节,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透明。
  再者,自来水供给不能只提涨价,不提水的质量。我国自来水供应的标准远远未达到“可直接饮用”的标准,虽说新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在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了,可是,5年期间内我们也没听说哪个城市的自来水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也有媒体报道,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曾做了一次全国普查,却一直没有对外正式公布调查数据。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透露,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
  水的成本不透明,水的质量无保证,水的价格又何以不停地上涨?说到底,无非以下两个原因:其一,我国自来水供应和电力供应如出一辙,都是垄断经营,垄断之下必有傲慢,以至于水的价格想涨便涨;其二,当下的听证制度以及物价决定机制,并没有赋予公众以足够的话语权。
  自来水作为资源类产品,其价格改革的方向不能只是涨价,而是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化竞争,剔除垄断利润,让成本更加透明,为民生减轻负担。除此之外,还有电价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等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