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岁男孩写成十万字小说 |
◎潍坊育才学校初二学生孙冠东写成《乱史演义》◎文中人物有三四百人,标题均采用文言对偶句 |
|
近年来“少年作家”频频出现,最近我市就出现这么一名少年。14岁的男孩孙冠东写成了一部10万字的历史小说《乱史演义》。孙冠东目前在潍坊育才学校读初二,三年前他读小学五年级时便已开始创作,经过三次修改,这部《乱史演义》现在已成形,并打算在网上发表。 小说主题 描写多国混战迷局 “《乱史演义》一共有三十回,十万字。每回的标题也用的都是文言对偶句。”孙冠东介绍说,他的小说写的是某一年,一群在武馆习武的学生,在二十八星宿连成一线时,穿越到一个多国混战的历史迷局之中,后来主人公邓宪东率领众兄弟们平定了战乱,建立天玄国,最终邓宪东功成隐退的故事。 孙冠东皮肤略黑,一笑露出俩酒窝。回答记者的问题前,他会先沉思片刻,让记者感到,眼前这个14岁男孩,比同龄孩子沉稳了许多。 说起自己的小说,孙冠东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的小说中写的是一个虚拟的朝代,地名也是虚拟的,这样的处理是有缘由的。“写历史小说,必须要对那一段历史特别精通,时代背景必须是真实的。主要怕自己才疏学浅亵渎了历史。”他羞涩地笑着说,“我现在的水平只能写幻想小说。” 写作缘起 男子汉的英雄情结 “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我看了二十八遍,文言版看了两遍,《水浒传》文言版看了四五遍。”孙冠东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学时就喜欢看历史书,喜欢钻研历史小说。“小学三四年级时,同学们在一起谈论《三国演义》,当时自己知道得比较少,觉得很自卑,就回家看小说,结果一看就上瘾了。” 孙冠东说:“看历史小说的时候,里面那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在脑海里,之后突然冒出一些灵感,经过反复构思然后又形成了自己的故事。” 孙冠东告诉记者,自己从11岁时萌发出写小说的想法。“小说里的人物习武、当将领特威风,心里特别羡慕。而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小时候又没练过武功,所以就用小说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怀着一种小小男子汉本能的英雄主义情结,他开始动手创作小说。 小说写完后,又经过断断续续的修改,最终完成书稿。他将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部虚幻文言小说。 创作心得 偷学名著有苦有乐 “刚写时,穿越剧还没兴起。所以第一稿开始有些神话色彩,比如里面有太白金星等神话人物。后来随着自己慢慢长大,觉得这样写不真实。那部分神话内容后来删掉了,采用了穿越剧的风格。”孙冠东说,小说在三年间修改了两次,才形成了现在的小说。 孙冠东告诉记者,他的小说中有一些历史人物的化身。虽然并不叫原名,但是熟悉历史的人能通过性格和故事揣摩出来。比如曹操在小说里叫曹文,字延章,也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而赵云在小说里叫赵飞。还有的人物性格不是很鲜明,不是很出名的历史人物,读者不一定能看出来,比如夏侯惇。 说起自己的写作过程,孙冠东说,最难处理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很多,书里出现姓名的有三四百人,出现不止一次的有一二百人,重要角色有十人。”如何划分主次,让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思考。 孙冠东说,写作时有苦也有乐。“有时睡着觉来了灵感,摸着黑,就拿着铅笔划拉开了。早上起来开始看不明白,后来想想还能想起来。当时要不记下来就忘了。有时候上厕所的时候也会想起好的场景。”孙冠东说道。 记者看到,在孙冠东的小说中,主人公出口成章,在文中夹杂有不少诗句,可见他的古文功底。孙冠东介绍,这些诗句都是自己写的,是向一些名著学着写的。“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自己学着用古文写,还给自己写了自传。描写战争场面时,我就跟《三国》学,描写人物时,跟(水浒》学,描写环境跟《西游记》学,描写女性跟《红楼梦》学。” 对于自己三年来写成的这篇小说,孙冠东说,他准备先在网络上发表。暑假里把后面的故事再充实一下。目前是三十二回,他准备扩充到八十回,三十万字左右。“这只是一个框架,有的地方一笔带过了。小说还可以再充实。” 语言风格 文言之中透出诙谐 记者看到,孙冠东将书稿工工整整抄写在32开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五个这样的笔记本。“一页400多字,175页,全文加起来十万字左右。”为了熟悉地理讲解,他还将小说中涉及的地名画了地图。 他用诗句描写人物,例如写大将出马:“凤羽银盔密护颈,龙鳞金甲紧掩心。降龙擒虎真罗汉,岳平帐中点张瑾。”“身穿绣金锁子甲,手执破玉狼牙棒。疆场之中功名多,天玄大将尹云方!” 故事中还穿插有不少有趣的环节。他翻到小说的第五回《宪东比武救云川 文征出阵搠雷平》:却说宪东一醒,只见一片树林,叫起天麒,又叫起其他的人。天策问:“这是何处?”赵康龙道:“不知。”梦唯拽拽宪东的袖子,问:“这是何处?”宪东摇头。孙胜指向前方:“一座城!”郑天策一听,大喊:“胡莱三国!”众人瞪他一眼,孙宗道:“唉,劈你耍!”天麒问:“我把你陈宫废了,你信否?”天策忙道:“罢罢罢。”子峡深叹口气,道:“唉,号被盗走!”秦玉兰道:“大宝,能否再申一个?”十昊大叫:“SOD蜜!”结果招来暴揍。 宪东道:“去那个关!”天策大叫:“出兵讨伐!”吕文月给了他一脚,大吼:“闭嘴!”天策小声道:“你欺负人……”宪东大喊一声:“快走!”二人闭嘴,走出二十余步,天策猛地道:“我枪忘记拿了!”又折回去拿枪,康龙再在地上画个圈,道:“画个圈圈诅咒你!”子峡道:“活宝——”十昊大喊:“SOD蜜!”结果又被子峡臭揍了一顿。姜冉多了一句:“峡哥威武!”结果,被狠狠地揍了一顿。宪东喊:“你们能不能成熟点儿?”天策边往这边跑边唱:“天线宝宝,天线宝宝,说‘你好’,啊哦——”结果,被五十七个人一人一下,打了个半死。 …… 小说反响 周围同学争着传阅 因为写小说,14岁的孙冠东在同学中间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小作家”。孙冠东告诉记者,小说中主人公身上有他自己的影子,“邓宪东是初中时候的我,另孙文全是小学时候的自己。而前者比后者的武功、思想都要成熟。” 孙冠东说,很多身边的同学都看过自己的小说,他还将好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写进了小说里,比如“赵国远”是一个同学的名字。 当记者问,同学们知道自己出现在小说中什么反应,孙冠东笑着说,“他们纷纷要求增加出场次数。因为很多同学也有出征沙场的梦想,他们会嫌出场次数太少。”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臧岳
妈妈眼中的“小作家“儿子 “起初,我并不支持儿子写作,”孙冠东的妈妈张燕凌说,“可是后来看孩子写小说的时间都是别人用来玩的时候自己关在家里写,并没有耽误学习。她觉得冠东能有这么一个爱好也不错,便转变了态度。 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对历史和文学特别感兴趣。现在因为这部小说,冠东在学校也算是“小名人”了。“而且他平时学习还不错,性格也开朗,在班里一直担任班干部,还得过演讲二等奖。”张女士自豪地说,如今,儿子的小说写完后经常念给她听,她再帮着改。 张女士说,自己年轻时也特别喜欢写作,高考落榜参加工作后也往报上投过稿,发表过一些散文。那时写的都是一些诗歌散文,自己对古文并不很精通,只能凭感觉说出哪里好哪里不好,现在很想给儿子找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他的写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