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儿童意外伤害多在家中 |
暑假,千万别让“小鬼”独自“当家” |
|
|
在暑期里,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仿佛脱了笼的小鸟。当孩子嬉戏玩耍时,安全隐患常常“潜伏”在周围,在中国,每年有8万余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而暑假是高发期。专家提醒,暑假期间家长要留意孩子的安全,培养他们预防伤害的意识,最好别让“小鬼”独自“当家”。 □意外伤害1 跌倒 危险指数:★★★★★ 惊险一幕:蹦蹦床貌似安全但易摔伤 在儿童游乐场,有弹力的水床和蹦蹦床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水床离地有40厘米,四周没有防护围栏,任由孩子们跳来跳去。蹦蹦床离地1.5米,虽设有防护围栏,但是从1岁多的小孩子到五六岁的大孩子都在里面跳着,往往是小个子的孩子还没有站稳,就被大个孩子跳起的力量弹倒在地了。 专家表示,水床、蹦蹦床,一般看上去柔软又有弹性,看似安全,但很容易导致跌倒伤害。玩蹦蹦床时应保证每次只有一个孩子在上面,如果多人玩耍,每个人的振幅不一样,会有危险。当很多人在蹦蹦床上一起玩时,就有被撞倒或压倒的危险。如果被撞在胸口上,有可能胸口软组织受伤,重者会肋骨断裂。一张蹦蹦床上,孩子越多,危险系数就越高,碰撞及踩踏意外就会更多。 专家支招:跌倒后密切关注反应 跌倒或坠落是导致儿童伤害发生和残疾的首要原因。近5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伤害门急诊病例中,跌倒坠落排在第一位。10岁以下的儿童是因跌落或摔倒而受伤甚至死亡的高发人群,其中1-4岁幼儿的跌落或摔倒大多发生在家里。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发生跌倒或坠落,应密切关注跌倒后孩子的反应。如果某一部位疼痛或有困倦表现,应赶快就医。如果孩子头部受伤,导致意识不清,要立即叫救护车;同时,将意识不清的孩子侧卧,手放在头下,保持呼吸畅通,等待救护。万一发生了骨折和关节脱位,千万不要随意地移动或搬动孩子,这可能会引起受伤处进一步的错位,以及血管破裂出血。
□意外伤害2 交通事故 危险指数:★★★★★ 惊险一幕:半大孩子马路“飙车” 暑期,不少孩子都会在小区道路上骑自行车或驾驶小型电动车玩耍。郑女士家有一个5岁大的男孩小峰,她说,以前孩子小,骑车速度慢,自己能跟上孩子的速度保护他,现在孩子大了,骑车的速度也很快,就算跑也跟不上他骑车的速度,已经出现过几次较危险的情况,让人心惊胆战。“我现在尽量让他少骑车,怕他被汽车撞上,也怕他撞了别的小孩。” 专家表示,骑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家长应该提前告知他们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要求他们佩戴护具。如果孩子不能理解交通规则的话,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相关的儿歌,以便他们能记住、理解。 专家支招:不同年龄配不同安全座椅 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儿童伤害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超速、酒后驾驶、没有使用合适的约束装置、骑/乘自行车或摩托车没有佩戴头盔等,都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 有私家车的家庭,应正确安装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同年龄(月龄)要配置不同的安全座椅。安全座椅放置的最佳位置是后排两个位置中间,也可以放在副驾后面的位置上。10岁以上或身高150厘米以上儿童,应使用普通安全带。 另外,道路交通伤害和其他意外情况不一样,不是受害人单方面注意就可以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减速、不酒驾、不超载,都可以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下发生碰撞时,步行者和骑车者的生存率能大大提高。 □意外伤害3 烫伤 危险指数:★★★★ 惊险一幕:热粥热汤烫伤孩子 已经退休的市民史阿姨平时主要负责看护自己两岁半的孙子。一天,史阿姨在家为孙子煮饺子,煮好后,小孙子趁史阿姨上厕所的时候,拉扯了桌子上的桌布,刚出锅的饺子扣在了孙子的上衣内,导致胸口烧伤。 医生表示,来烧伤科就诊的患者中四分之一是10岁以下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烧烫伤更易高发。 家长应注意餐桌、茶几上最好不要放热的东西。同时,不要放桌布。 专家支招:烧烫后用冷水冲洗 暑假期间,儿童中烫伤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热水。如孩子不小心碰倒热水瓶、热水杯;孩子在洗澡时误入未降温的热水浴盆;刚烧好的热菜汤、热粥放在桌子上,孩子用手扒翻;小孩误碰饮水机热出水口等等。 家长应懂得烫伤基本的早期家庭急救。发生烧烫伤后,千万不要给创面涂酱油、醋、碱、牙膏、油性药膏、紫药水、红药水等。 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有效。首先要保持镇定,如果孩子烧烫伤后患处立即起水泡并明显感觉疼痛,立即用自来水冲洗伤处30分钟至1小时,感觉不太痛了,再把衣物慢慢脱掉,或用剪刀将衣服剪开轻轻脱掉,然后用干净的布覆盖受伤处,送往医院。如果面积大、烧烫伤深,不宜用冷水处理,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面、头、会阴部,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给孩子口服淡盐水。
□意外伤害4 溺水 危险指数:★★★★ 惊险一幕:浅水区安全状况也堪忧 暑假,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到海边戏水,虽然基本都将孩子放在浅水区游玩,但不少家长却没有注意到,这里虽是浅水区,但水底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水底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十分湿滑,加之石块和杂物,稍有不慎很容易跌倒在水中。很多不会游泳的小孩,在没有佩戴任何救生器械的情况下,光脚站在浅水区打水枪玩耍、嬉戏是很危险的。 专家表示,城市的各种条件相对较好,直接发生溺水死亡的事件并不常见,但城市有城市的特点,游泳池里的一些安全措施不到位,常常会导致与水相关的其他伤害发生。 专家支招:5岁以下儿童勿单独洗澡 暑期,在农村,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发生溺水的高危场所,在城市,家中浴缸等蓄水容器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加强对儿童的监管是预防儿童溺水的主要措施,孩子在很少的水中就可能发生溺水,溺水不到2分钟就会使孩子死亡或大脑受损。 专家表示,对城市儿童而言,低龄儿童在水中或水边玩耍时,如小区喷水池,看护人应持续看管,孩子保持伸手可及的距离内,不要聊天、接听电话等。不能把正洗澡的低龄儿童(5岁以下)单独留在盆中,即使一秒钟都不行。孩子要在成人的陪同下,到有救生人员的泳池或可游泳的水域游泳,绝不能在无成人监管下游泳。此外,浴缸、水盆中使用过的水要倾倒干净;成人使用卫生间后应及时关好房门,盖好坐便器盖子。 据《京华时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