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天气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专家提醒市民多加注意 |
当心,别让你的心理中了暑 |
|
|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一直持续高温炎热天气,记者从城区各大医院急诊科了解到,急性胃肠炎患者明显增多,仅市立医院两天就收治了30多位此类患者。另外,随着气温的升高,“心理中暑”患者日益增加。市立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刘树森说,高温天气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广大市民要多加注意。 7月29日,记者在市立医院急诊科见到一位正在打吊瓶的小伙子,据其女朋友孙小姐介绍,28日晚,她和男朋友及一帮朋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回到家时男朋友已经醉醺醺的,凌晨四五点钟便开始上吐下泻,送往医院诊断后确定是急性胃肠炎。 市立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刘树森介绍说,最近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明显增多,急诊室两天来已收治了30多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大部分为成年人,还有一部分体质较弱的小孩子,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大部分患者是由于食用烧烤、大量冷饮引发,食用生虾、生蟹子以及没炒熟的芸豆、土豆也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 刘树森提醒说,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注意均衡营养;冰箱中冷藏菜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食用前一定要热透;不要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一些生吃食物一定要洗干净,如蔬菜、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另外,天气炎热,“心理中暑”患者也增加了不少。“的哥”毛先生痛苦地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5时出车,半天下来便头昏脑涨、毫无食欲,火气也随着天气同时“升温”,一个月来,他已连续两次遭乘客投诉,前几天还因抢道撞上道路隔离带。他怀疑自己的精神出了问题,请假前去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是典型的“心理中暑”现象,因天气炎热引发心理烦躁,只要改善车厢环境、注意休息,并适当运动,便能恢复。 市中医院心理大夫颜勇介绍说,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当遭遇持续高温时,人体处于“易激惹状态”,主要症状为心情烦躁、容易发火、思维紊乱、对事物缺少兴趣等;不少人会因微不足道的事与人发生矛盾,且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而容易“心理中暑”的主要有五种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天气炎热易引发心理变化,导致旧病复发;其次是坐办公室的“白领”、室外工作者、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人和性格争强好胜者。 他建议司机开车时最好戴上遮阳镜和遮阳帽,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心情不佳、身体不适时不要开车。此外,调整生活起居也可预防“心理中暑”: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休,晚上10时至11时入寝;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保持居室、办公室和车厢整洁通风。 (记者 曾庆建 实习生 谭书冲)
|
|